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土耳其为什么在阿富汗进军没受伤

土耳其为什么在阿富汗进军没受伤

发布时间: 2023-01-18 09:15:56

① 伊朗土耳其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伊朗—土耳其战争指奥斯曼帝国与伊朗萨非王朝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阿拉伯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权以及欧亚两洲间最重要的战略和贸易交通线的控制权。

这场战争自1514年起,断断续续进行到1746年,是打着伊斯兰教的两大流派——什叶派与逊尼派捍卫者之间的斗争的幌子进行的。

得到逊尼派封建贵族上层人物支持的土耳其占领者,遭到了15世纪末产生的以萨非王朝为首的伊朗国家的反抗,萨非王朝宣布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残酷地镇压了1513年安纳托利亚的什叶派教徒起义,杀死什叶派教徒4万人。从此,开始了对什叶派的伊朗的战争。

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拥有封建民军,还拥有常备军——土耳其近卫兵和强大的炮兵。

伊朗军队由骑兵弓箭手近卫军、负责保护本部族领导机构并时常携带家小驱赶牲畜远出的游牧民族的骑兵民军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军组成。库尔奇伊和民军战士的武器是马刀和长矛。在恰尔德兰平原双方首次大战,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的军队在军事上各方面都占优势,打败了沙赫伊思迈尔一世的萨非王朝军队并占领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于给养不足,加之近卫兵内部发生骚乱,谢里姆一世被迫放弃了阿塞拜疆。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在科奇希萨尔附近的交战中,伊恩迈尔一世的军队再次大败。土耳其炮兵在这次交战中又一次起了决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谢里姆一世已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1516~1517年,土耳其在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贾兹建立了自己的统治,1519年又统治了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

1533年,苏丹苏里曼一世与奥地利签订了和约。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后,于同年重新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1536年,土耳其侵占了格鲁吉亚西南部的一部分,该地区成为伊土两国争夺外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统治地位的主要战场。由于伊朗军队也有了炮兵,所以战争进行到1555年时,双方已不分胜负。1555年5月29日,伊土两国在阿马西亚城缔结和约。

按照和约规定,伊朗保有所占领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领土。奥斯曼帝国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划入自己的版图。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则由两国瓜分。伊朗得到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卡尔特里和卡赫齐亚。土耳其获得了阿布哈兹、古里亚、伊美列丁以及拉济人的领土。两国承认卡尔斯城地区为中立区,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为废墟。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就这样以1555年双方缔结和约而结束。

伊土战争的第二个时期,始于1578年,时断时续地持续了约半个世纪。土耳其利用萨非王朝国内封建内讧的机会,再次进攻伊朗。

这期间,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拥有强大军队的克里木诸可汗。1578年,土军违反1555年和约,修复了卡尔斯城堡,继而进入外高加索境内,占领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军队在奇尔德尔附近被击溃,土军侵入东格鲁吉亚和东亚美尼亚,后又侵入北阿塞拜疆并在这里占领了希尔凡。

自1579年起,土军和克里木汗的10万军队共同夺取了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伊朗恢复了昔日的强盛,不仅夺回了被土耳其侵占的西部领土,而且还吞并了一些新的领土。

然而,由于对乌兹别克封建主进行战争和镇压反封建的起义,阿拔斯一世不得不于1590年3月21日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对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尔和约。按照这项和约,几乎整个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库尔德斯坦的颇大部分都划归奥斯曼帝国统治。

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阿拔斯一世进行了军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备部队,其中包括一个1.2万人的火枪兵军团和一个1万人的骑兵军团;还建立了火炮工厂和由炮手组成的炮兵部队。火枪兵和炮手只从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时,伊朗军队的兵力达12万人,计有常备军4.4万人、封建民军7.5万人,封建民军中有3万克济尔巴希人和由土库曼人、库尔德人、卢尔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组成的4.5万民军。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很快增至30万人。伊朗为准备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进行战争,还与土耳其的敌对国——俄国和欧洲诸国建立了政治与外交关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对土耳其开战。

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伊朗国第一次成为进攻的一方,而军事组织未作根本改变的奥斯曼帝国却成为防御的一方。1603~1604年,在苏菲安附近的数次交战中,伊军打败了土军,攻占并洗劫了大不里士、纳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余万亚美尼亚人从被征服的亚美尼亚被赶往伊朗内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战争中,伊朗获得全胜。1613年11月20日,交战双方在伊斯坦布尔签订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战果的和约。

由于对1613年伊斯坦布尔和约的条款不满,土耳其于1616年开始对伊朗采取报复行动。

在1616~1618年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新战争中,土耳其又遭失败,于1618年在谢拉布签订和约,条约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尔和约的各项条款。在最后两次战争中,伊朗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土范围,接着就开始了进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战争起因于沙赫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对苏丹穆斯塔法一世统治的起义之机,攻占了巴格达市,随后占领了整个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于17世纪的前25年里,对东格鲁吉亚的几次远征,破坏性特别大。外高加索人民对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格鲁吉亚,萨阿卡则领导的广泛的反伊朗起义,动摇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统治。

与此同时,土耳其在欧洲的战事中遭数次挫折后,在苏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间,便重新致力于征服东方。

1625年,土耳其占领了阿哈耳齐赫,夺取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将其变为土耳其的一个省。穆拉德四世还进犯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同时,他的部队还占领了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可是他未能占领巴格达,对该城长达9个月的围攻毫无成效。

1630年,土军转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毁掉了哈马丹城,屠杀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签订了卡斯列—席林条约。

按照这项条约,伊土两国间的疆界没有变动,但阿拉伯的伊拉克归属土耳其。

伊土战争的第三个时期开始于18世纪初,土耳其苏丹艾罕默德三世对伊朗重起战端。

1723年春,土军乘萨非王朝国家崩溃之机侵入外高加索,占领了第比利斯、整个东格鲁吉亚、东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与此同时,土军还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胜利直接威胁着俄国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远征波斯和土耳其的军事胜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马斯普二世同俄国签订了1723年彼得堡条约。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条约在伊斯坦布尔签订。

根据这项条约,1723年俄伊彼得堡条约列举的里海沿岸所有地区转归俄国,而外高加索的其余地区和包括克尔曼沙赫、哈马丹两市在内的伊朗西部则转归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条约的条款有利于土耳其,这是由于法国对它支持的结果,因为法国害怕俄国势力加强。土耳其不满足于已占领的大片领土,其军队又向伊朗东部推进并攻占了加兹温。对土耳其侵略者进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阿塞拜疆的人民群众。

18世纪30年代初,统帅纳迪尔成为伊朗的实际统治者。

1730年,他击败了土军并将其逐出哈马丹、克尔曼沙赫和南阿塞拜疆。

然而,当纳迪尔忙于镇压阿富汗阿布达尔部族的霍腊散起义时,唯恐纳迪尔的声望增高的塔赫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个人威望。塔赫马斯普二世的军队在哈马丹城下遭到失败。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与土耳其签订和约。和约使土耳其侵占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领土合法化。

1732年底,纳迪尔推翻了塔赫马斯普二世,事先与俄国签订腊什特条约后,便亲自出征土耳其。

按该条约规定,吉兰省立即归还伊朗,而库拉河以北的领土待将土军从外高加索境内驱逐后归还。

1735年6月14日,纳迪尔的7万军队在卡尔斯城下打败了苏丹的8万大军。

1736年,纳迪尔加冕为伊朗沙赫,着手改组军队,以期增加兵员和装备,尤其是炮兵。在这方面他得到英法两国军事专家的帮助。纳迪尔—沙赫在巩固了萨非王朝国家的统一之后,为了从土耳其手中夺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于1743年对土耳其重新开战。3年战争双方未分胜负而结束。

16至18世纪的伊士战争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死亡,交战的任何一方都未获胜。战争阻碍了伊土两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一些由许多民族和部落松散地拼凑而成的封建国家的崩溃。

伊土战争的非正义性,在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中间——特别是在17至18世纪——不断激起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封建运动,这些运动都为交战国的某一方所利用,以建立自己的统治。伊土战争对外高加索人民来说是他们自古以来的历史上苦难最深重的时期。在血腥的伊土战争中遭到削弱的伊朗和土耳其,日益沦为在近东和中东建立霸权的英法两国的殖民地。

在伊朗和土耳其,武装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封建民军,武装力量的主要兵种是用矛、盾、马刀、弓箭、短剑和火枪武装起来的正规骑兵和非正规骑兵。伊朗的正规骑兵和土耳其的正规骑兵是军队中灵活机动的部队。常备步兵与骑兵相比则处于从属地位。

② 巴基斯坦恐袭数量增至四年最高,与邻国阿富汗的战争有关吗

肯定有关,主要因素有:
1、阿富汗长期战乱
2、土耳其和中亚一些问题
3、巴基斯坦本身伊斯兰政权的弊端
4、印度在背后的操控

③ 一战奥斯曼土耳其为何要加入同盟国阵营 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欧洲历史上几个大国为了争夺利益和底盘而爆发的一场战争,主要战场在欧洲。不过亚洲国家想要独善其身肯定是不可能的,很快也被卷入到了其中。紧邻欧洲战场的波斯恺加王朝却倒了大霉。那时候波斯已经发现了大片油田,黑乎乎的石油让人眼红。因此俄国兵从北边南下,土耳其和德国兵从西边过来,英国兵从东边经过阿富汗过来,几家在波斯大打出手。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不过如此。经过几次大战,同盟国的军队被轰了出去。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被卷入程度最深的,还要数亚欧交界处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近一个世纪,同盟、协约两大阵营中的国家都欺负过土耳其,但欺负得最狠的莫过于协约国的沙皇俄国。相反,同盟国的老大德国本身统一很晚,倒是没怎么欺负过土耳其。德皇威廉二世还口口声声德国是奥斯曼的好朋友,甚至专门给七百年前的阿拉伯英雄萨拉丁送了大理石棺材,对土耳其也很够意思,把两艘新式军舰也送给了土耳其。这么一来,奥斯曼土耳其决定跟德国做好朋友。

1914年10月,土耳其派出了德国赠送的军舰,揍掉了老对头俄国海军的几颗大牙。日薄西山的奥斯曼帝国正式加入了同盟国一方。协约国想不到这个“欧亚病夫”竟敢和自己作对,当即调兵遣将前往土耳其想教训教训。土耳其此时已经换上了青年党执政,心想俺们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腐朽落后、任人宰割的封建国家了,何惧你们这些帝国主义!

他们调兵遣将跟协约国对着干。奥斯曼土耳其当时的领土已经不太多了,欧洲的伊斯坦布尔等一点地盘和小亚细亚算是土耳其人的基本地盘,另外还占据着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沙特西部等阿拉伯地区。土耳其的边境四面烽烟不绝。比如前面说的,在东边跟英国、俄国争夺波斯,在北边的高加索、黑海一带和俄军进行拉锯战。

西边也打起来了。英国、法国在1915年派出一支强大的舰队,掩护着大批陆军,向欧亚交界处的达达尼尔海峡进攻,企图把土耳其切成两段。土耳其军队在德国顾问的指点下,坚守海峡。英法海军逼近陆地,万炮齐轰,土耳其就布下水雷,炸沉炸伤不少敌舰;英法军派出扫雷舰开路,土耳其就趁敌军扫雷舰过去后,抓紧再布下一批;英法陆军在岸边登陆,土耳其就在山顶布阵,居高临下,迎头痛击。曾经被欧洲强国藐视的土耳其陆军,如今坚守阵地,使协约国军队寸步难行。经过半年的激战,双方各自损失10多万人,协约国军队被迫撤退。这一战,土耳其军队以胜利赢回了荣誉,负责指挥的将军凯末尔(1881—1938年)成为民族英雄。而协约国方面则受到很大震荡,海军第一次官费希尔辞职,力主此次战役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下台,前线指挥官汉密尔顿将军从此退役。

真正打得厉害的还是南边。协约国没法直接攻入土耳其核心领土,就分兵进攻阿拉伯地区。英国派了一支兵马,从波斯湾北上,企图攻克巴格达。这支军队在伊拉克沙漠里傻乎乎一路狂奔,最后被土耳其军队包围在库特伊马拉,弹尽粮绝,水也喝光了,只好在1916年4月投降。1917年,英军在波斯湾方向投入12万大军,进攻由3万5千人防守的巴格达,虽然最终得胜,却伤亡了4万人,还有大批人病死、渴死、热死,连司令官莫德将军都死了。

土耳其和英国还在亚非交界的西奈沙漠拉锯着。先是土耳其军队从巴勒斯坦向埃及进攻,被英军打退。接着英国军队从埃及向巴勒斯坦反攻,又被土军打退。双方你来我往,反复争夺了几个回合,都没占到便宜。1917年3月,英国4万大军向加沙发动进攻,却两次被数千人的土耳其军队打退,损失上万人。眼看这么下去,英军在西亚还不知道要被磕掉多少颗大牙。幸亏这时,英国在中东方面的总司令换成一个叫艾伦比的厉害人物。艾伦比到达埃及后,亲临前线观察地形,得出结论:要从埃及进攻西亚,必须先占领水源地比尔谢巴,这样才能让大军有水可以喝,也足够支撑穿越沙漠的需求。于是,艾伦比先做出要继续猛攻加沙的架势,误导土军把主力都调去防守,然后在1917年10月以8万大军的力量向比尔谢巴发动突袭,仅用一天就拿下了这一水源地。占领水源地之后,在沙漠里打仗就有了保障。艾伦比随后分兵进击,占领交通枢纽,切断了土军退路。到12月9日,攻占了圣地耶路撒冷。同时,艾伦比还充分利用了阿拉伯人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起义。
阿拉伯的劳伦斯
20世纪初,在整个阿拉伯地区,反对土耳其的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一战”爆发后,英国更是出钱出枪支持阿拉伯人造反。1916年,阿拉伯领袖侯赛因·伊本·阿里(1854—1931年)发动大起义,在1916年10月宣布建立“阿拉伯王国”,阿里自称国王。英国军官劳伦斯(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奉命去给阿里当军事顾问,指挥阿拉伯人大打游击战,四处煽风点火,抢占城市,切断铁路,把土耳其的西亚防区搅成了一摊烂泥,搞得土军焦头烂额,有力地配合了艾伦比的进攻。虽然英军、阿拉伯联军在1917年底取得了中东地区的胜利,但在整个战局上,由于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协约国失去了一个大块头盟友。

这样一来,土耳其在高加索方向的压力顿时没了,不但把不少军队调到中东,还趁势抢占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高加索地区。德军也得以把大批军队从东线调到西线,协约国在战争西线的压力大大增加,中东的英军也被抽调不少去支援法国。这么此消彼长,接下来的几个月,艾伦比停止进攻,土耳其也得以暂时固守防线。协约国的困难是暂时的。等到1918年,美军大举登陆欧洲,协约国立刻恢复了进攻。中东局势也随之转好。

1918年9月,艾伦比一面佯攻约旦河谷,一面令劳伦斯和阿拉伯游击队在敌后到处奇袭,分散土耳其和德国人的注意力。随后,艾伦比在地中海岸边发动突袭,一举突破土军防线,然后切断了土军的退路。短短几天,土耳其的主力便被摧毁了。英军在阿拉伯起义军配合下,38天推进560多公里,夺取了整个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歼灭了在西亚的土军,光俘虏就抓了7万多人,自己伤亡却不到5000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阿拉伯地区的几百年统治也宣告结束。

④ 土耳其在阿富汗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我是在土耳其的华人.土耳其国内一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民族问题,亚美尼亚族,库尔德族等等.其中主要居住在东部地区的库尔德人以库尔德工人武装为旗帜,公开与土耳其政府分庭抗礼,力图建立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目前在土国内已被视为恐怖主义,被称之为"PKK".而库尔德工人武装主要的活动范围便是在土东部边境,于伊朗,阿富汗,叙利亚等国接壤的地区.土耳其主要的意图是借阿富汗将PKK势力竭力肃清.再者,作为北约的成员国之一,土耳其与美国关系一向紧密.再加上近年来土耳其一直在努力加入欧盟,其欲借助美国向欧盟施压,达成彻底脱亚入欧的目的.所以响应美国号召,出兵阿富汗,协助美军作战.

⑤ 英、美、苏三国当年为什么会轮番入侵阿富汗这三次阿富汗战争在打什么呢

在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曾三次入侵阿富汗,但都以失败告终,经过长期英勇的斗争,阿富汗最终摆脱英国的控制而获得完全独立。英国当年入侵阿富汗,是为了建立一个从北非到印度的势力带,为了防止阿富汗被沙俄占领,英国必须要提前出手了。当然了,其背后还是殖民主义在作祟。

苏联在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争执中支持了阿富汗,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到了苏联的怀抱。然而,到了70年代,两国关系便差了,而且越来越差。同时呢,阿富汗的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联人一看,这还了得,所以决定除掉阿明,由此引发了战争。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

⑥ 迪斯累利为何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俄国从土耳其退出后,开始向阿富汗扩张。迪斯累利知道,一旦俄国人占领阿富汗,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就岌岌可危。他横下心,于1878年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虽然迅速地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但没有多久,阿富汗人民就发动反英起义,夺回首都并杀死了英国驻喀布尔殖民当局的官员。

⑦ 打击叙利亚库尔德,为什么土耳其军队表现如此糟

土耳其军队的表现并不糟糕,只是媒体误导了受众。
1、土耳其在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打击库尔德武装,总计出动兵力6400人,而库尔德武装将近3万人。以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却能发动主动进攻并将库尔德武装击退,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表现了。
2、土耳其军队以空军和炮兵为主,辅以坦克部队,相对来说,步兵数量较少。对于这样的兵力构成,拔除库尔德武装的阵地和据点比较容易,但在平民区执行城镇清缴任务却显不足,是故土耳其军队虽然轻易的突入了库尔德控制区,但却无力发动对平民区里库尔德武装的清缴作战。在这一点上土耳其军队的表现和美军并无太大区别,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索马里这些国家,也是打进城市很容易,但在城市清缴残匪步兵就死伤惨重。
3、由于土耳其的作战目标只是为了阻止库尔德武装壮大并控制叙利亚北部,并不是为了消灭库尔德武装然后自己侵占叙利亚,所以土耳其的军事战斗并不是消灭库尔德武装的有生力量,而只是为了打散库尔德武装的建制,所以在实际战斗中土耳其军队表现得相对克制,因此给外界的感觉就是其并没有取得摧枯拉朽般的胜利。
4、媒体的误导在其中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土耳其实质上是入侵邻国作战,世界各国的主流媒体在道义上对其行为持负面态度,故在报道时,着重报道了土耳其军队的损失,而对库尔德军队的损失闭口不谈。比如土耳其坦克被击中、特种部队被击退、单日战死几个人就成了媒体大写特写的热点,而库尔德武装在土耳其空袭和炮火打击下死伤数百上千人各国媒体却不予报道,这就让很多观众以为土耳其军队打得很惨。

⑧ 阿富汗战争的 起因是什么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2014年12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

(8)土耳其为什么在阿富汗进军没受伤扩展阅读

战争影响

周边国家

由于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指称有基地组织成员越过边境逃往巴基斯坦,一度引起邻近国家的紧张。另外,位于阿富汗北部的前苏联中亚国家由于为美军提供协助,一度惹来其他伊斯兰教国家例如黎巴嫩及苏丹等的敌视。

美国

由于阿富汗政府本身的问题,使西方的巨大投入付诸东流,不仅未能把阿社会引向正轨,而且在恐怖势力面前节节败退,控制的国土不断缩小,总统被戏称为喀布尔市长。相反,塔利班势力则从最初的打击中恢复,控制了大部分国土,并转入巴基斯坦北部,大有东山再起之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阿富汗战争

⑨ 为什么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常发生战争

这是地缘政治导致的最后结果。
1、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战略位置无需赘言。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掌握了这道海峡谁就管控了俄罗斯在黑海的出海口,黑海舰队沦为废铁一堆;
2、阿富汗虽然土地贫瘠,但是长期以来的宗教冲突不断,阿富汗是高原地区,地缘上雄视巴基斯坦。并且长期以来的战争当地一直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3、伊朗则是老牌的反美斗士,石油资源世界排名靠前。而且与伊拉克一直存有矛盾。
总结,这一地区长期就是陷入分裂状态,并同为伊斯兰国家,与他国的冲突往往是意识形态的差异,深层的则是追逐资源抢占战略高地。表现在形式上就是常常为其他大国所利用,作为在当地制衡另一方势力的棋子。这不是单单的地理原因就能解释的。

⑩ 利比亚战争原因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着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裏。 报道认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作为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招牌的体现,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部民营企业实行国有化。
而路透社的评论认为,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相反的,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据利比亚知情者说,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着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过去。
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日前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领曾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
事实上,持续的冲突和内战的可能性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外电分析称,利比亚动乱将影响整个地中海经济,而作为其前殖民统治者的意大利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目前,利比亚内务部长奥贝迪、司法部长亚利等已宣布辞职退出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奥贝迪并号召军队支持反对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义务”。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亚驻外大使以辞职来抗议国内的杀害事件,一些高级外交官则呼吁卡扎菲下台。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1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6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5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3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86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4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6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5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1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