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作为战败国之后怎么样了
❶ 巴尔干战争的战争结果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即黑山)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控制和压迫所进行的战争。盟国由于向土耳其提出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在沙皇俄罗斯帝国(1547~1917)支持下于1912年10月9日对土耳其宣战。盟军为民族解放而战,士气旺盛。经过激战,塞、门两军进占马其顿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军控制伊斯坦布尔以西地区;希军进占爱琴海诸岛;土耳其军队败退到埃迪尔内、约阿尼纳和斯库台等地。11月3日土耳其被迫请求欧洲列强进行和平调处。由于盟国得到俄罗斯(1547~1917)支持,土耳其得到德国(1871~1918)和奥地利(1867~1918)支持,在大国影响下,直到1913年5月30日签订《伦敦条约》,战争宣告结束。战败国土耳其丧失了在欧洲的大部领土。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半岛各国人民摆脱了土耳其的长期统治,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各国重新分化,罗马尼亚与英、法、俄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国。战争中,由于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飞机、装甲车、无线电)的使用,作战方法也有新的变化:战斗队形更加疏开;军队行动更注意隐蔽;进攻多采取机动作战和迂回包围;防御多采取阵地作战。巴尔干战争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❷ “一战”时土耳其由参战国变为中立国
一战土耳其应该是由中立国变为参战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奥斯曼帝国在名义上保持中立,但暗中亲近德国。1914年11月2日,奥斯曼帝国与俄、英、法断交,次日向协约国方面宣战。随着奥斯曼军队的节节败退,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与英国签署停战协议。作为战败国,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土崩瓦解。
❸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怎么回事
一楼的兄弟,你在搞笑,匈牙利、捷克都是从奥匈帝国分出来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没有半毛钱关系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一战时站错了队,站到德国一方,成了战败国
1920年8月10日,在法国的色佛尔与协约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内容如下:
恰塔尔加线以西割予希腊,另外绥克至布哈尼耶以西主权暂归土耳其,五年后(1925年)以公投决定是否并入希腊;
黑海海岸基雷松之东、艾尔新疆、木施以西、比特利斯及凡湖以南归亚美尼亚;
包括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两旁的“海峡地区”成为非军事区,但协约国拥有对该地区的军事行动权。美、英、法、意、日、俄六国组成“海峡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内航运、灯塔管理及领航等事宜;
原属奥斯曼之阿拉伯及伊拉克地区领土割予英、法两国,成立新的保护地。其中卡拉塔施及马尔丁以南归叙利亚,摩苏尔以南归伊拉克
黄色部分为允许保留的,其他的全部割让了
此后,1920年凯末尔推翻了皇帝,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帝国灰飞烟灭
❹ 着名的亚欧间的海峡是什么
着名的亚欧间的海峡是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又称黑海海峡,作为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咽喉之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欧洲大国历史上曾围绕此地展开数百年争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作为战败国一度丧失对黑海海峡的主权,整个海峡地区实行非军事化,不得设防和派驻武装力量。
黑海海峡的位置优势
土耳其海峡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沟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唯一的出海口。峡区属地中海气候,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海流缓慢,滩礁亦少,航运条件优越,故海上航运十分繁忙,年通过船舶约4万艘、军舰几百艘,总吨位达4亿吨左右(不包括军舰)。
❺ 二战末期,苏联为什么没在巅峰时期拿下土耳其
看这篇文章
说到俄国和土耳其的关系,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当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和沙俄死磕了很久,双方一直围绕着黑海地区的控制权反复较量。从沙俄到苏联,这个国家始终未能彻底获得黑海地区的出海口。在二战结束时,苏联拥有1300多万军队,可苏联并没有趁机拿下土耳其。政治高于军事,不是什么事情都是依靠军队解决的,这是愤青们需要明白的事情。
一、土耳其是标准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在一战时,土耳其一念之差加入了同盟国阵营。结果在战争结束以后成了战败国,1919年,各国召开了凡尔赛会议,会议对德国、土耳其等战败国都进行了制裁。土耳其几乎所有的欧洲领土都被瓜分,土耳其从一个准一流的大国降为了二流国家,彻底丧失了在欧洲的话语权。在二战爆发以后,土耳其学精明了。这回它同时两面下注,一方面为德国提供资源,另一方面为英军提供驻泊港口。就这样,双方都不想动这个国家。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土耳其似乎看到了机会。战争初期,苏联真是大败亏输。土耳其厉兵秣马,开始积极准备。一旦德军攻入莫斯科,那它就趁机占领高加索地区。这一点苏联方面也是清楚的,有一部分军队始终不敢调动,这些部队就是警戒土耳其的。
谁知在美英的支援下,苏联越打越壮,后来直接开始了反攻。这回土耳其可真的无奈了,它立刻撤回军队,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可是两国之间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要知道苏联是很记仇的。截止1945年年初,德国已经是败局已定。英美联军从西部进攻德国本土,苏联军队也即将从东面攻入德国。这年5月,苏联军队最终占领了德国首都柏林,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此之后,就轮到日本了。一个多月以后,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在德国的波茨坦举行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划分各国的势力范围。斯大林在会议中直接提出了黑海问题,苏联的要求是彻底控制黑海。
二、在美英的压力下,苏联做出了让步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土耳其占据着黑海地区的出海口,只要土耳其愿意,它随时可以封死苏联黑海舰队。对于苏联来说,黑海出海口就是自己的“苏伊士运河。”只要控制了出海口,苏联舰队就可以随意进入地中海,那可是欧洲大陆的腹地。苏联人知道这个道理,美英两国也不傻。两国坚决反对苏联这么做,斯大林和丘吉尔甚至发生了争吵。就在这个时候,英国大选的结果传来,丘吉尔落选,艾德礼成为了新的当家人。艾德礼到达波茨坦以后,斯大林曾试图与其谈判,可这位新首相明显业务不熟练。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总统杜鲁门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真是巧的很,美国的原子弹刚刚试爆成功。
杜鲁门非常傲娇的告诉斯大林:“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惊人的炸弹。”苏联的原子弹也在研究之中,斯大林当然知道他说的就是原子弹。美国率先拥有原子弹,这等于直接占据了先机。对此,斯大林只能脸色煞白的回答:“那就用给日本人吧。”美国拥有原子弹做后盾,苏联方面当然要矮上一截。当时苏联的原子弹研究还出去前期研发阶段,距离实际运用差得远。美国出来为英国撑腰,苏联不得不做出让步,黑海的出海口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事情远没有结束,1946年年初,美国向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苏军在5月1日之前撤离伊朗,否则300枚原子弹炸平苏联。最终苏联选择了让步,从伊朗撤出了军队
❻ 战败后不但没割地赔款,还收回了土地的国家是哪个
说起战败国,我们一般都知道都要接受战胜国提的好多苛刻的条件,因为毕竟自己战败了。即使你不想接受,想非常有底气的说自己不接受也没有办法,因为实力在那,不接受都没办法。除非你本身实力很强大因为失误才失败的,比如日本和沙俄的日俄战争,沙俄就是败了还很嚣张的。不过近代史上有一个比他们还嚣张的,失败了,不仅不割地赔款还收复了好多土地,可以说非常的厉害。这个国家就是奥斯曼土耳其,而做到这个的就是当时的土耳其领袖凯末尔。
这个时候协约国发现这个新来的凯末尔挺厉害的,非常能打,于是就开始坐下来商量了。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会议签订了《洛桑条约》,承认了新生的土耳其的主权。此条约确立了现代土耳其的疆域。土耳其虽然放弃了其在阿拉伯地区的领土和塞浦路斯,但保留了东色雷斯,同时取消了亚美尼亚的独立和库尔德的自治。其实本来放弃的那些地方在奥斯曼土耳其末期都已经开始自治了,而且他们在议会里面还拥有很多的席位。所以这个时候放弃与不放弃都差不多。但是自己保留了东色雷斯,同时取消了亚美尼亚的独立和库尔德的自治这个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胜利。协约国当时确实被打的筋疲力尽了,虽然胜利了,但是也没有力气了。所以就同意了。可以说土耳其也是一战战败国里面下场最好的一个了。
❼ 领土广袤的奥斯曼土耳其怎么衰落的,是怎么一步步被肢解的
辉煌的奥斯曼帝国在19-20世纪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当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意味着它作为砧板上的肉的命运以无法改变。
5、海峡被其他国家管理。黑海海岸基雷松之东、艾尔新疆、木施以西、比特利斯及凡湖以南归亚美尼亚;包括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两旁的“海峡地区”成为非军事区,但协约国拥有对该地区的军事行动权。美、英、法、意、日、俄六国组成“海峡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内航运、灯塔管理及领航等事宜;原属奥斯曼之阿拉伯及伊拉克地区领土割予英、法两国,成立新的保护地。其中卡拉塔施及马尔丁以南归叙利亚,摩苏尔以南归伊拉克。
❽ 咸鱼翻身的“西亚病夫”土耳其
1920年6月22日,希腊军队从其占领的土耳其良港伊兹密尔地区发起进攻,一路向北直指巴勒克西尔和布尔萨地区,另一路则向东开往乌沙克和阿菲永地区。同时,从小亚细亚方面派出1个师,进攻马尔马拉海北岸的特基尔达。7月,希腊所属的西色雷斯境内希腊军队,也越过马里查河向东进攻,以对色雷斯地区的土耳其军队暂编第1军构成夹击之势。
由于土耳其是一战战败国,战争初期大部分土军已被协约国缴械复员,大国民议会又两面受敌,有9万兵力的希腊占领军占据着强大优势,仅用半个月就向前推进了250公里,7月20日,希土双方在埃迪尔发生激战,土军腹背受敌,而且由于得不到后方援助,形势日见危急。就在此时,暂编第一军司令扎法尔·泰亚尔将军被希军俘虏。失去领导的土军迅速土崩瓦解,纷纷逃散, 色雷斯也被希军完全占领,协约国占领军出兵土南部穆达尼亚和班德尔马,与希军遥相呼应。而亚美尼亚也在东线攻入土耳其。土耳其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凶险境地。
在此危急情况下,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决定西防东攻,先打最弱小的亚美尼亚,先找软柿子捏,以便对其他围攻之敌形成震撼之势。国民议会即刻任命第十五军军长卡塞姆·卡拉拜基尔为东线司令,立即下令进行反攻。卡塞姆·卡拉拜基尔将军早在1919年初就被凯末尔调至埃尔祖鲁姆任15军军长,同时他还受命在此间扩充军队,收集武器,宣传抗敌思想,因此当大国民议会政府决定对亚美尼亚开战的时候,土军在东线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而且卡塞姆·卡拉拜基尔将军也是做为东线反攻最合适的将领人选。
1920年9月28日清晨,卡塞姆·卡拉拜基尔将军的指挥下,土军开始反攻,很快便占领了萨勒卡默什,之后趁胜进攻,又突破亚美尼亚人在萨勒卡默什到拉拉奥卢之间构筑的防线。10月28日,土军再次发起强攻挫败了亚美尼亚人的抵抗,2天之后土军占领了卡尔斯城,不久之后又收复了居鲁姆城。
与此同时,俄军也来助攻。1920年11月28日,艾纳特里·海克将军率领红军进入亚美尼亚,仅用一个星期就打得亚美尼亚军队俯首称臣,至此,亚美尼亚已不再对土耳其构成威胁。
俄国居中协调,让土耳其通过与格鲁吉亚交涉,收回了阿尔达汉、阿尔特温,并占领了巴统。东线获得重大胜利后,使得土政府可以抽调出一大部分军队增援吃紧的西线和南线。
一向贪婪的俄国为什么愿意出手帮助土耳其呢?其时的土耳其基本没有本土的军事工业,所以土耳其政府想到得到俄国的帮助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于是土耳其国民军总司令凯末尔与苏俄代表谢苗·布琼尼会面求援。恰好苏俄意图吞并包括亚美尼亚在内的高加索部分地区,于是顺水推舟与土耳其达成援助意向。凯末尔通过承诺割让纳希切万及巴统,来换取苏俄的资金及武器支持。 意向达成后,苏俄政府向土耳其援助包括60门克虏伯大炮、3万发炮弹、70万发手榴弹、1万发地雷、6万柄罗马利亚刺刀、150万支鄂图曼步枪、100万支俄国步枪、100万支曼里夏步枪,甚至还有一些旧式的马蒂尼-亨利步枪以及25000柄刺刀等在内的大量军事武器援助。
由于苏俄的大量援助,凯末尔开始武装土耳其军队,形成强大的反攻力量。
拥有大量苏俄武器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开始组建新的土耳其国民军。大批青年纷纷应征入伍,一战后被迫复员的军人也纷纷归队。并撤换指挥不利的原西线司令阿里·福阿德,任命伊斯迈特上校为新的西线司令。
土耳其西线司令伊斯迈特,因为两次伊诺努战斗的胜利,后来以伊诺努为家族姓氏
1921年1月10日,伊斯迈特率部6000人在厄斯基色希尔西面伊诺努村附近山谷中与2.2万希军遭遇。在军队人数上土耳其国民军明显处于劣势。但刚组建起来的土军士气高涨,并且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与希军展开激战。希军虽人数众多,但在狭谷地带难以展开军团作战,最后只能在入夜以后悄悄撤退。在这场遭遇战中希军死亡51人,伤130人;土军死亡95人,伤183人,土军的损失略高于希军。
此次遭遇战又被称为“第一次伊诺努之战”,它规模虽小,却是希腊人在土耳其遭受的首次军事失利,同时又是希土战争的转折点,大大增强了土耳其人民打败外国侵略者的信心。
1921年3月23日,装备有4万支步枪、3700挺机枪、114门火炮及配备1200名骑兵的希腊军队分南、北两路向土军防线发起进攻,北路依然是攻击重点。伊斯迈特采取防守反击战术,预设战场依然在伊诺努村。
西线的土军在经过短时间的补充之后,已经拥有2.4万支步枪,214挺机枪和107门火炮,只有1.5万人的土军在数量上输于对手,但骑兵数量却比希军多3倍。土军稳住阵脚后不断组织反冲击,将希军左翼击溃。希军遂于31日夜里匆忙撤退。土军死追不放,又给希军造成重大伤亡。在这场战役中,希军死亡707人,失踪503人,伤3075人;土军死亡681人,伤1822人,失踪1369人。西线司令伊斯迈特指挥军队迅速向南推进,与南路土军夹击希军,将其击败。至此,第二次伊诺努之战又以希军失败告终。
虽遭两次失利,但根本没有锉动希军锐气。1921年7月,希军改变主攻方向,以1个军攻击北路,2个军在南路发动猛攻。土军在南线只驻防有1个师,在希军冲击之下根本措手不及。凯末尔见此情形毅然下令西线土军全线撤退。这一决定挽救了西线部队,否则继续固守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希土战争形势图,蓝色为希军进攻线路
希军很快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而土军则再次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危险。危急之中,总司令凯末尔向全军发出号召:“阵地的防线是没有的,有的是肉体的防线,这种肉体的防线是由全体人民组成的。人民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我们都不能抛弃。”激战中,凯末尔的一条肋骨被流弹打断,但他依然带伤指挥作战。
凯末尔的实际行动大大鼓舞了土军全体官兵的士气。他们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希军进攻,至9月10日,希军终于被击溃,损失2.3万人,土军损失3.8万人。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授予凯末尔“胜利者”荣誉称号,并晋升他为元帅。
萨卡里亚战役是希土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它的胜利不仅使安卡拉政府转危为安,还使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朝有利于土耳其新政权的方向转变。法国和意大利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也开始从土耳其境内撤军。1922年8月26日,土耳其军队向希腊侵略军发起最后大反攻,9月2日俘获希军总司令特雷库皮斯,9日收复伊兹密特。9月18日将希腊军队彻底赶出小亚细亚。
1922年10月11日,以英国哈林顿将军为首的协约国代表团与土耳其国民政府签订《穆达尼亚停战协定》:希腊完全归还东色雷斯;土耳其国民政府恢复对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海峡的控制权;废除奥斯曼土耳其苏丹与协约国签订的卖国条约《色弗尔条约》,重新开始和平谈判。“西亚病夫”土耳其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从而避免了一场严重的亡国危机。11月1日,土耳其大国民会议废黜土耳其苏丹。次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现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开始了伊斯兰国家的首次世俗化改革,将政教分离入宪;废除阿拉伯字母,采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实施各项西式世俗化改革措施。凯末尔主义成为现代土耳其国家的着名 历史 文化遗产。
❾ 希腊入侵“西亚病夫”土耳其为何以失败告终呢
在鼎盛时期,土耳其被称为奥斯曼帝国。其领土横跨欧洲、亚洲和非洲三大洲。北非和中东等地区都在其控制之下,甚至整个欧洲都在其控制之下。然而,后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兴衰,它遭到英、法、俄等西方列强的入侵,被称为“西亚病夫”。即便如此,土耳其依然与西方国家硬碰硬,在中东和东欧的地位也是无人能比的。
萨卡里亚战役是希腊-土耳其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它的胜利不仅使安卡拉政府从危机走向安全,而且使国际局势发生了一系列有利于土耳其新政权的变化。出于地缘政治考虑,法国和意大利也开始从土耳其撤军。1922年8月26日,土耳其军队对希腊侵略军发动了最后一次反击。9月2日,希腊陆军总司令特雷库皮斯被俘,伊兹米特于9月9日被收复。9月18日,希腊军队被完全赶出小亚细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