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文哈扎尔是什么意思
Ⅰ 《小王子》中天文学家的故事揭露了什么
土耳其天文学家的两次不同待遇揭露了无知人们的恐外症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危害。
Ⅱ 请讲下面的土耳其文,翻译成中文,谢谢。
带着他们在中国转转,他们知道我们想些什么。我可不喜欢被人搞过的女人!
晕,我也是正儿八经学过土耳其语的,咋您这话我半天愣是没看太明白呢!算我学艺不精,您看是这意思吗?但愿能帮上您。分我可不敢要。
没能帮上忙,抱歉抱歉.
匿名的同学,您翻译的和我有点差别,不过小可我就不明白了,istemek有yapmak的意思吗?yonlendirmek不光有引导、指示的意思,还有英语里guide的意思,建议您用谷歌搜一下,凡是yonlendirmek连着加着向格的地名,都是指向导、导游的意思。我学艺不精,可觉得您还不如我。您的翻译我接受不了,估计您是刚学土语也没多久,十分诚挚地恳请您把您的老师找来,再好好看看,有正确答案了,再贴上来,小可我也跟着一块进步了。谢谢您了!
还有请您以后要适当的谦虚一点,您这种做人态度进入社会以后一定会吃亏的。都是出来混的,谁跟谁差多少啊?您说是吧?
至小猪85123 同学,
如果我和匿名同学的争论该您带来了疑惑,我真的感到很遗憾。我劝您还是找个翻译公司咨询一下吧,土人的口语很随意,可千万别是MSN、SKYPY上的留言。要是您上过土人的论坛,您就彻底疯了,这帮鸟人都他妈不知语法、拼写、和标点为何物了。可话又说回来,中国人自己在自己的网络上,汉语也是这么不规范的。我估计除了写这话的当事人以外,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就真的很难看的十分明白了,您再试着跟老土沟通一下吧。
给您带来的不便,致意诚挚地歉意。
Ⅲ 包装上写有szcak cikolata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
szcak cikolata是土耳其文
szcak=hot=热 cikolata=chocolate=巧克力
所者首以肢塌是热巧克力首饥数
Ⅳ 牙签土耳其文怎么写的
牙签土耳其文是kürdan。和告穗土耳其文属于欧洲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土耳其的官方文字,土耳其语通行于土耳其、塞浦路斯、苏联和东南欧及近东某些地区,与阿塞拜疆语及加告兹语共同组成唤卜欧友含洲突厥语西南语支或乌古思语支。
Ⅳ 哈扎尔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哈扎尔人(中国史籍称之为“可萨人”)是中世纪南俄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最初信奉萨满教,过着游牧生活。大约在550年至630年间,哈扎尔人仍处在西突厥帝国的统治之下。7世纪中期以后,他们逐渐摆脱西突厥帝国的统治,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国家。8世纪初期,哈扎尔人在继承西突厥帝国故地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对外扩张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最终在南俄草原上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 哈扎尔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国家。中世纪诸多民族都曾处在其宗主统治之下,如:西比尔人、撒拉古尔人、乌提格尔人、保加利亚人、莫尔多瓦人、格乌兹人、马扎尔人、哥特人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希腊人,以及西北部森林地区的斯拉夫部落等等。此外,哈扎尔帝国还采取宗教宽容政策,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他的宗教信仰都在帝国内部长期并存。在其鼎盛时期,哈扎尔帝国的统治阶级皈依犹太教,使其成为中世纪唯一一个信奉犹太教的国家。 哈扎尔帝国在中世纪欧洲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政治结构主要承袭自西突厥帝国的“双王制”,故又被称为“哈扎尔汗国”。
在7世纪初期,俄罗斯草原西南部和达吉斯坦目睹了可萨帝国的崛起。
可萨人是一支信奉腾格里、由可汗或达干统治的突厥民族。巴托尔德认为他们代表西突厥的一支,或者,也许更准确些,是西匈奴的一支。当他们的可汗札比尔于626年应希拉克略的邀请在梯弗里斯会面时,他们已经是一支强大的民族,他们借4万兵给拜占庭皇帝与波斯交战,希拉克略用这支援军将萨珊波斯的阿塞拜疆省夷为平地。拜占庭人与可萨人之间的这一联盟又因多次的王室联姻而加强。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在流亡期间(695-705年)逃到可萨人中避难,与可汗的一位姊妹结婚,她就是后来的塞俄多拉皇后。到君士坦丁五世时,他于732年娶可萨可汗的女儿为妻,她成为伊拉尼皇后。他们的儿子利奥四世皇帝,以其浑名可萨人利奥(775-780年在位)而为人所知。这种联姻方式在拜占庭反对阿拉伯人的战争中是很有用的,当拜占庭军队在小亚细亚对阿拉伯人发动进攻时,可萨人在外高加索从后方攻他们(例如在764年的战争中)。
拜占庭宫廷对可萨人的亲密态度可以从其他方面得到说明。在欧洲的突厥各族人中可萨人是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正如回鹘是中亚突厥人中最文明的民族一样。尽管可萨人从未采取过定居或农耕的生活方式,然而,正像上面有时候所谈到的那样,他们已经建立起一个有秩序的国家,明塌备因贸易而致富,由于与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的接触,他们具有相当高的文化。可萨国家最初似乎是以捷列克草原地区为中心。第一个可萨"都城"巴伦加尔,马迦特把它确定在捷列克河南部支流苏拉克河河源处。阿拉伯人在722至723年摧毁它后,王室驻地迁往阿拉伯人称呼为拜达(意为白城)的城市,马迦特企图将该名修正为沙里格沙尔(即突厥语黄城),或者更合适些,像米诺尔斯基认为的那样,是沙利格.欣(即沙克新)。马迦特将它的位置确定在以后建在伏尔加河口上的伊提尔都城的所在地。顺便提一下,伊提尔只是可萨可汗们的冬驻地。在夏季,他们像其祖先匈奴人一样在草原上来回漫游,很可能是在库班方向。833年,由于希望有一个不十分暴露给那些漫游部落的司令部,他们请求拜占庭皇帝狄奥菲勒斯派工程人员帮助他们建造一座设防的都城。狄奥菲勒斯派总工程师帕特罗纳斯帮助他们建起了第三个都激毁城沙克尔,它可能位于顿河入海处,或者更有可能是在顿河大拐弯处。可萨人在克里米亚对面、塔曼半岛的原法纳戈里亚的废墟上又建起了马他喀贸易据点。
可萨帝国是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拜占庭、阿拉伯和犹太商人们成群结队地到伊提尔和沙克尔收购从北方来的毛皮。随着商人们的到来,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可萨国内找到了落脚处。在851至863年年间,拜占庭派基督教教士圣西利尔到可萨人中,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西利尔传记上记有他与犹太教教士在可汗宴会上的论战。在利奥六世统治期间,马他喀成了拜占庭的一个主教区的所在地,它的建立是为了在可萨境衫州内传播新约。以大批阿拉伯居民为代表的伊斯兰教从690年起也有许多皈依者,从868年起,特别是在965年以后,伊斯兰教成为该地区的一大宗教。犹太教更受欢迎。767年,伊沙克.圣格里开始在可萨人中任牧师。马苏第宣称,在哈仑.阿尔.拉施德哈里发朝的统治下(786-809年),可萨可汗和贵族都拥护犹太教。拜占庭皇帝罗马努斯.尼卡彭努斯(919-944年)发起的对犹太人的迫害,使大批以色列难民进入可萨境内。
据说一位使用圣经中约瑟之名的可汗于948年写信给犹太教士希斯达伊,描述了可萨境内犹太教盛行的状况,但是,马迦特怀疑这封着名信件的真实性,该信的时间似乎不会早于11世纪。据伊本.法德罕的记载(Risala),萨曼塔尔(在达吉斯坦内)的可汗、总督、王公和其他高级官员们都信奉犹太教。为报复伊斯兰境内对犹太教教堂的破坏,一位可萨可汗曾拆除了一座伊斯兰教寺院的塔尖。然而,在可萨人民中间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似乎超过了犹太教徒。据说大约在965年一位可汗因政治上的原因而信奉伊斯兰教,而在1016年,塔曼半岛的可汗是一位名叫"乔治.佐勒斯"的基督教徒。
可萨人9世纪在政治上走向衰落。这些信仰犹太教的文明的突厥人被他们的同族、还处于野蛮状态的异教部落清除掉了。草原又一次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从咸海草原来的乌古思突厥人(拜占庭作者们称奥佐伊人)把恩巴河地区和乌拉尔河地区的佩切涅格突厥人赶向西方。大约在850至860年间,佩切涅格人穿过属于可萨帝国的领地,把可萨属民马扎尔人从亚速海北岸赶走。如我们在上文所看到的,当时马扎尔人退到第聂伯河和多瑙河下游之间的阿特尔库祖。不久,在889至893年间,佩切涅格人重新追逐马格尔人,把他们从新住地赶走,他们最终在该地区内定居下来,因此,佩切涅格人占据了位于顿河河口和摩尔达维亚之间的俄罗斯草原。可萨人只保留了顿河下游、伏尔加河下游和高加索山脉之间的地区。
基辅的罗斯王公斯维雅托斯拉于965年进攻可萨人,占领了他们建在顿河河曲上的沙克尔都城。然而,正像巴托尔德所观察到的那样,可萨汗国在这次灾难中幸存下来,或者说,至少它仍然保住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库班河地区和达吉斯坦草原。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一世于1016年派出舰队,在罗斯军队的支持下,攻击最后一批可萨人。这支联军夺取了塔曼半岛和可萨人在克里米亚的属地。到1030年,可萨人作为一股政治势力已经消失。然而,拜占庭人最大的失算是帮助罗斯人消灭了这些已经开化的突厥人,他们是拜占庭帝国最忠实的老同盟者。野蛮的游牧部落取代了可萨人,夺得了黑海草原的控制权。
Ⅵ 哈扎尔辞典:捕梦、声空
关于迷路,去了个奇怪的地方,童年时期的姥姥家,可是地形不一样,没有山丘了,全是很高的楼梯 嵌在钢筋旁边的那种。有时迷路只是拐入了自己的道,只是过于陌生,没有他人,也就是缺乏所谓他人的评价系统,觉得惶惑和恐惧。有句古诗说,“无为在歧路”,这个无为,有无不为的意思,而歧路,却不是你想要就有的,所谓“妙手偶得之”。
假设宇宙时间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人类的定义,或者说我们居住在一个比时空更快或者更慢的时空。你所在的这个时空,都是过去已经发生过的,正像《哈扎尔辞典》中提到的慢镜。整个宇宙飞快地运动,你经历的一切都不是现在发生的事,也都不是新鲜事。根据以上定义,所以,你要经常走在生与死体验的欢乐和痛苦的边缘。
构成这本《哈扎尔辞典》的主要是三本书:基于基督教史料的红书、基于伊斯兰教的绿书以及基于古犹太教的黄书。结尾千差万别,拨开离奇的故事、缭乱的词语会逐渐发现作者构建的虚拟世界的真实面貌。表面上看,红书记载基督教关于哈尔扎问题史料,【墓地里满是碎罐片及已经结有钙质壳的七连灯台的残片】---7-11世纪殉葬品习俗。绿书记载伊斯兰教有关哈尔扎问题史料,那些垢工用盐块砌起一堵墙,阵风吹来,每年春暖花开之际,阿拉伯垢工出门远行去听盐石之歌。黄书介绍古犹太教眼中哈尔扎民族情况。除了各种字母乱序排列的人名,以及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前后互文的意象和物什,三本书均埋下几条线:作为金字塔结构顶端的哈扎尔国的可汗、阿捷赫公主以及她的捕梦者团队、以及着名的哈扎尔大辩论;在三个宗教中都存在各自版本的、延续世代轮回的《哈扎尔辞典》的着书者和魔鬼。其实,在这些线背后隐藏的主线是代表着人类智慧与文明最凝练精华的人类的始祖亚当,为拼凑出亚当庞大躯体的人(捕梦者、着书者、和近代研究者),以及百般阻挠这一行为的魔鬼。
遵循梦的指引,勃朗科维奇、马苏迪和合罕三人奔向君士坦丁堡,最后在1689年奥土战场中会面,合罕一见到托梦人勃朗科维奇便倒地,一睡不起,而勃朗科维奇和马苏迪先后被土耳其士兵杀死。小说结尾,帕维奇没有忘记 谢瓦斯特说过的293年之后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见。 293年前的君士坦丁堡 , 1982年的伊斯坦布尔 ,确实蚂液是同一地点。最后,调查人发现,范登·斯巴克一家坐的餐桌上有一份侦查材料,材料上贴着一张宾馆专用公文纸,公文纸的背面有几个数字,这几个数字是 1689+293 =1982 。至此,小说全篇终。
我每次走楼梯都不好好走,抓在楼梯扶手外侧,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会摔死。可我并不害怕。从很高很高的楼梯上下来后,到地面了,全是残渣 、灰尘。突然看到一张画,画的是我,正面,站着 。穿着我平时都不会穿的衣服和裤子,作品名虚乎乎的,怎么看也看不清,好像眼镜在名字那部分失效了,只能用肉眼看。这时,门外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样子。道路、草坪、行人、蓝天。
通过虚构梦境来写实并表现人性,所谓以实写虚。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人性的显现,或者人性的隐含,都是写作者和阅读者相互领会的交集。习惯阅读线性叙闷敬物事,以投降的姿态进入主人公的戏份,又有种人云亦云的感觉。
《哈扎尔辞典》这本书讲述的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平铺直叙的故事,而是打造了一个立体的架构。在金字塔底端的三个顶点分别是在当时三足鼎立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占据金字塔顶端的则是哈扎尔王国。连接各个顶点之间的线则构成了这本辞典中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
捕梦者。和着书者肩负拼凑汇集亚当之躯的职责,他们把启示的刹那、灵光乍现的瞬间、顿悟、隽言秀语、甚至是奇特的体验收集起来,直至精疲力尽才完成使命。他们相互牵连交涉、吸引或排斥、一代代地穿越和轮回。【在人的生活中,行为就像菜肴,思维和感情则像作料。谁要是在甜樱桃上撒盐或者在奶油蛋糕上浇醋,那么这人就要倒霉了……】最后一任可汗的名字无人记得,但是哈扎尔文化的捍卫者阿捷赫公主却能影响深远。
“谁懂得整体阅读,就会得到全部,就会拥有(亚当客德蒙)肉身的一部分……”
“读者是一匹表演马戏的马,得教会它稿咐等待,每做好一个动作,给它一块糖作为犒赏,要是缺少糖块,赏罚便毫无内容。至于那些对一本书作出评判的文学评论家,他们都像被戴上了绿帽子的丈夫,别人都比他们熟悉奸情,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
“谁若打开此书便会立刻全身瘫痪,胸口像被针刺中一半。读者会在看至第九页上的这个几个字时死去,这几个字是:词句已成血肉。”
“我扮成我的母亲,日复一日,延续数年。情欲炽热之时,我自己已不复存在,我就是她。因我深知她的欢愉也被她的母亲用同样的方法掠夺一空。假如现在有人问我这种游戏于我何益,我会这样回答:我欲再生一次,且求活得更好……”
“ 你们那个捕梦者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他曾进入这一神奇秘密的最深邃之处,他曾成功地在别人的梦里驯养过游鱼,并打开一扇扇门,终于到达天主那儿——每个梦的深处都有一个天主。后来,他突然再也无法释梦了。要是他毫无过失,按说他是可以在他释读的梦的尽头见到天主的。既然他下降到了现世,他一定犯有过失。归途须小心,阿捷赫公主最后告诫道:一次糟糕的下降可能废掉一次到达山顶的胜利攀登。 ”
“倘若你已苏醒却未觉痛苦,须知你已不在活人世界。”
你吃饱了就休想爬出筐子。你只能和进入时一样挨饥受饿。食梦者也一样,他饿着肚子轻松地穿过缝隙进入梦和现实当中,当他捕获了大量猎物,采食了多种水果后,饱餐了梦的他再也无法返回,这是因为他既然饿着肚子进去后捕食了大量猎物,就没法再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他要么放弃猎物,要么永远留在梦里的原因。无论发生哪种情形,他对我们毫无用处......
没有什么能拉近精神的陌路,不论空间或时间,也没有什么能阻断它。
没有人能够完整地理解帕维奇和他的作品,正如他本人把《哈扎尔辞典》分成了阴本和阳本。捕梦者是精神的捕手,灵魂的猎人,但他的领域是受限的,他只能在自己族人的梦中游弋,不是说他无法进入异族人的梦境,只是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他将不知如何脱险。
2021.6.17
Ⅶ 哈扎尔辞典的内容简介
《哈扎尔辞典》是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Pavic,M.)在1984年出版的一部着名小说。哈扎尔是一个存在于拜占庭时代的王国,《哈扎尔辞典》一直记录这个曾经存在后又没落的王国的历史。这部《哈扎尔辞典》分为红书(基督教)、绿书(伊斯兰教)和黄书(犹太教)三部分,综合了这三宗教各自记录下来的史实,并是以辞典的形式记录的。这部小说的内容纷繁复杂,古代与现代,幻想与实现,梦与非梦盘根错节地缠绕在一起。时空倒溯,人鬼转换,似真非真,似假非假,扑朔迷离地描述了哈扎尔这个民族在中世纪突然从世界上消失的谜,被公认为一部奇书。现已译成世界上二十四种文字。
公元9世纪,阿捷赫公主坚守哈扎尔人独有的捕梦者宗教:相信梦中人能在不同人的梦里穿越,捕梦者通过采集人的梦,从而整理出关于“第三天神阿丹·鲁阿尼”的知识,从而获得宇宙的秘密,并无限接近上帝。公主和她的爱人萨费尔各自写了一本书,书中讲述捕梦法以及如何获得第三天神的神性的方法。这两本书即是《哈扎尔辞典》的源头,由于是两个人所写,就有了阴阳本的区别。此书过于强大,令魔鬼们感到害怕,他们让公主爱人死去,公主也裂磨被剥夺了说话能力,书散失了。那些无意中悟出了盗梦真谛的人们曾两次试图将书还原,他们根据梦境和零星线索,分别在1691年和1982年出版了《哈扎尔辞典》,但他们的尝试都被魔鬼阻断了。到了1982年,第三天神的神性正处于高峰期,三个魔鬼担心三个盗梦人获得成功,就杀死了其中两位,让另一人坐了牢,使这个知识再次成为了片断。
《哈扎尔辞典》自问世以来,就有阴阳本之分,但阴阳本究竟有何不同,作者并没有说明。据参考,阴本和阳本(中文版)只有11行字不同,但又从来没有谁能说清楚这11行不同究竟在书的哪个位置。对于这个谜,本书中文译者之一南山的解读是,“帕维奇这样做,第一是对流传下来的哈扎尔文化或者历史传奇的传承和尊重;另外,帕维奇创作上有一个观点,他永远认为读者比作者更聪明,他留下这些东西,每一个读者读的时候,你的知识结构、个人感觉不一样,学术观点不一样,你读到的观点不一样,从而开放阅读套路给读者,供读者自己解读”。
以1998年上海译文版本为例,仅供叁考。
中译本编者的话与卷首导语之间的那张1691年版《哈扎尔辞典》封面阴本在左下角比阳本多一行不明文字。
第39页阴本开头空了一行,阳本不空行。
第48页第7行阳本:主要史料来源:……阴本:参考书目:……
第128页第一段。
第173页阴本在正文后比阳本多一行,多出的这行和中译本编者的话与卷首导语之间的那张1691年版《哈扎尔辞典》封面上阴本多出的那行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是数字4变成了10。
第193页倒数三行,阳本:书籍不多,全装在一只白布袋里。他俩在其中找到了犹太·哈列维的一本书,是1660年在巴塞尔出版的,书中附有该书由阿拉伯文译为古希伯来文的译文。
阴本:书不多,全装在一只白布袋里。他俩在其中找到了犹太·哈列维的一部着作,是1660年在巴塞尔出版的,书中附有该书古希伯来文译本,系从阿拉伯文译出。
第208页第2行:阳本:史料来源:……阴本:参考书目:…渗蔽…本页词条名:阳本:撒母耳·合罕和莉迪茜娅·萨鲁克的婚约(十七世纪)阴本:撒母耳·合罕和莉迪茜娅·萨鲁克缔结的婚约(十七世纪)。
第219页倒数第2行阳本:史料来源:……阴本:参考书目:……
第226页第8、第9行
阳本:一次又一次地折叠,这是她们在丛源州做祈祷。哈扎尔人还崇拜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丢失了盐,那他便休想入睡。
阴本:一次又一次折叠,她们这是在祈祷。哈扎尔人还崇拜梦。不管什么人,只要丢失了盐,便休想入睡。
第227页
阳本P228页第1行=阴本P227页最后一行(这是因为P226页的不同导致阳本在那一页多了一行之后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