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法国和土耳其怎么回事

法国和土耳其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3-04-13 21:22:48

① 土耳其,叙利亚之间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

土耳其与叙利亚的恩怨:

1.叙利亚被奥斯曼统治、剥削四百年:

早在16世纪,叙利亚就被纳入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帝国一直对叙利亚实施专横的压迫和无情的经济掠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变本加厉地进行掠夺,并打击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仅在1915年,土耳其人就从叙利亚强征了当年9成的粮食产量,加上发生罕见蝗灾,疾病流行,战争后三年,45万叙利亚和黎巴嫩人死于非命。

1916年6月5日,希贾兹的阿拉伯军队发动起义,10月,民族运动领导人谢里夫·侯赛因宣布建立阿拉伯王国,自任国王。值得一提的是,在叙利亚人看来,他们的起义是正义的,但在土耳其人看来,和英国人“勾结”在一起是背叛行为,是从奥斯曼帝国的背后插了一刀。

2.因领土问题再添仇怨:

亚历山大勒塔是所谓天然的叙利亚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宗教、文化方面与叙利亚有着密切关系,但该地区也生活着大量土耳其人。1936年,土耳其政府提出对亚历山大勒塔的主权要求,法国很快做出让步。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山雨欲来,为了拉拢土耳其,法国、英国已经决定以这块土地为诱饵。

1939年7月,法国和土耳其签订正式协定,亚历山大勒塔并入土耳其。一个多月后,二战爆发,土耳其信守承诺,在1945年前一直保持中立。但这一交易严重伤害了叙利亚人,亚历山大勒塔问题因此成为此后叙土关系摆不脱的阴霾。

3.冷战时期的离合:

1957年10月,叙利亚在联合国控告土耳其,叙利亚问题一下成了国际危机,美苏两强则分别支持自己的盟友。不过,这场危机最终没有发展成公开的军事对抗。

1957年危机只是叙土紧张关系的一个缩影,由于两国结怨已久,之后的近半个世纪,叙土关系经历了紧张与缓和、冲突与合作的艰难历程,除了历史恩怨、领土问题,叙土关系还受到库尔德工人党、水资源分配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都是两国交往过程中难以摆脱的羁绊。

(1)法国和土耳其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叙利亚

阿拉伯时期

1516年,叙利亚被纳入曾一度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政府对叙利亚人民政治上专横压迫,经济上无情掠夺,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18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外国资本大量侵入叙利亚。18世纪末叶,法国资本在叙利亚各大城市占绝对优势。外国资本的侵入,促使叙利亚在19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下半叶,叙利亚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复兴运动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蓬勃发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文化复兴运动激发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识,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运动铺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义组织相继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协会”和“盟约社”。大马士革成为阿拉伯民族运动的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灾难。奥斯曼帝国军事当局强迫叙利亚人民充当炮灰,残酷镇压爱国分子。1916年6月,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举行反土起义,侯赛因的第三子费萨尔率军由阿拉伯半岛北上,与英军协同作战,大批叙利亚人参加了战斗。

1918年10月费萨尔攻占叙利亚,在大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叙利亚长达300多年的封建军事统治。此后,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带由法国控制,从亚喀巴到阿勒颇的叙利亚内地由费萨尔的军队控制。

② 亚美尼亚大屠杀是怎么回事

亚美尼亚位于外高加索南部,与土耳其东部接壤,在历史上曾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据亚美尼亚方面的史料记载,1915至1923年期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政策,导致150万人死亡。

亚美尼亚人提出“大屠杀”的根据是由两位着名的历史学家撰写的人称“蓝皮书”的一份报告,题目是“奥斯曼帝国时期亚美尼亚人受到的遭遇1915-1916年”。“蓝皮书”有150处引用了“大屠杀”证人的表述,称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镇压始于1877年的俄罗斯-奥斯曼战争之后。报告中有如下的描述:

大屠杀之前,亚美尼亚男子和他们的家庭往往会接到被驱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们被驱逐的目的地和时间。如果有人不到规定地点的话,奥斯曼政府的安全部队就会搜查他的家,然后把他投入监狱,最后在不通知他们家属的情况下就把这名“犯人”转移到摩苏尔或者巴格达的一家监狱。被关押的这些亚美尼亚人的结局通常是几百个人一组地被用链条绑在一起,然后带到空旷地带执行大屠杀……

奥斯曼士兵在搜查亚美尼亚村庄时,还会告诉亚美尼亚妇女,如果她们和穆斯林男子结婚、改信伊斯兰教的话,就可以免遭被驱逐的命运。尽管如此,还是有数万名亚美尼亚妇女被迫踏上了迁徙之路,成千名亚美尼亚妇女在途中因饥饿、缺水和传染病而丧生。

作为“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的证据之一,当时奥斯曼帝国内政部长帕夏给迪亚巴克尔省长发的一份电报经常被引用。电报说,得知最近一段时间来,你省不加区分地对亚美尼亚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实施大屠杀计划。情报表明,在马尔丁已经有700名亚美尼亚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间被带出城外后,像羊一样遭到割喉杀害,估计目前已经有2000人死于这场屠杀。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会扩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马上停止这种可能对公众舆论产生坏影响、并可能威胁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为!
联合国、欧洲议会、比利时、法国、希腊和俄罗斯均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称这宗屠杀为“违反人性的罪行”。

联合国于1978年将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欧洲议会20年来也一直在提“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在去年10月6日公布的“土耳其进展报告”中谈到了这一问题,希望土耳其政府就此问题与亚美尼亚达成协议,这为在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谈判中提出这项要求埋下伏笔。

去年12月15日,就在决定正式启动与土耳其的入盟谈判前两天,欧洲议会通过了一个谴责土耳其实施大屠杀的报告。英国、法国等国家纷纷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对亚美尼亚人犯下的“大屠杀”史实。

其中,法国巴黎市议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巴黎市竖立一尊高6米的青铜雕像,纪念1915年“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死难者。这项决议是在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一项关于“法国公开承认奥斯曼帝国在1915年屠杀了生活在帝国境内的150万亚美尼亚人”的决议后作出的。

国内看法 两派观点不一

塞利姆是土耳其海峡大学的老师,近15年来一直在研究奥斯曼帝国档案。他表示,当时亚美尼亚人有组织的武装反抗是事实,也没有人否认他们和俄罗斯人的合作。但另一方面,不管法律上怎么定义,“有计划的灭绝”是存在的。研究发现,那些亚美尼亚人被从这片土地上赶走,并踏上没有希望的旅途。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塞利姆认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是一个道德责任。

对于政府提出的由土耳其、亚美尼亚两国历史学家来共同调查研究的说法,塞利姆和其他一些学者认为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档案馆不是实验室,两国历史学家本来就是有倾向性的,让一方来说服另一方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相反,双方受到的伤害可能更深。

塞利姆同时建议开放与亚美尼亚之间的边界,边界打开了,两国关系自然而然地就会正常化。

另有一派认为奥斯曼帝国历史上不存在种族屠杀一说,其代表人物是土耳其历史学会会长尤素夫教授。

尤素夫表示,亚美尼亚人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不和与冲突早在1881年就开始了,期间受到了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干涉。翻开这个时期的档案就可以发现,在阿纳托利亚东部的亚美尼亚人在俄罗斯人的支持下,对穆斯林村庄发动了袭击,其后又开始了大规模的起义。

面对这种情况,奥期曼帝国决定把亚美尼亚人驱逐到其他地方。尤素夫教授称,开始时,新教徒、天主教徒、寡妇和儿童不在被驱逐之列。南部阿达纳市的2.5万名亚美尼亚人只有1.7万人被驱逐,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历史上并不存在“亚美尼亚大屠杀”。至于迁徙过程中的死亡现象,尤素夫把它归咎于疾病,称有20万人死于疾病。

主动出击 强硬策略进行“全球斗争”

1923年推翻奥斯曼帝国后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一直坚决否认“大屠杀”一词,指称当时处于种族动乱时期,双方互有伤亡。土耳其方面还表示奥斯曼帝国也留有官方文献,证明在1916—1917年间,土耳其人也遭到亚美尼亚人屠杀,死亡人数在50万人左右,因此拒绝向亚美尼亚政府及人民道歉。

当来自美国、欧盟等方面的压力加大时,土耳其决定主动出击,采取强硬的新策略。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4月13日发表声明认为,一些外国议会怀着政治目的对有关奥斯曼帝国亚美尼亚族人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作出决定(通过“亚美尼亚大屠杀”法案),是对一个事实尚未弄清的历史问题作出决定,这是不公正的。

土耳其议会在即将递交给英国议会的信中,要求英国议会宣布“蓝皮书”只是一个宣传材料,不能作为历史资料。这封信将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所有550名议员签名后递交给英国议会。

土耳其总参谋部也宣布,将向公众公开所拥有的近1000个文件。这些文件有奥斯曼语、土耳其语和英语3种语言,主要包括1914―1918年期间奥斯曼帝国政府部门之间的一些文书往来。

另外,土耳其副总理兼外长居尔也在4月13日举行的议会会议上发表讲话称,土耳其将采取新策略进行“全球斗争”,还历史以真相。“历史不会原谅那些在‘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上毫无根据地谴责土耳其的人。”

而就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举行会议的当天,亚美尼亚外长奥斯卡尼扬发表讲话指出,在“种族灭绝日”90周年之际,土耳其本应该更加慎重的,但它却采取了反击态度。他说,土耳其不仅想单独篡改历史,还想把它灌输给其他国家。

与两国政府针锋相对的态度所不同,土耳其和亚美尼亚两国人民却希望尽早解决问题,发展两国关系。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0.9%的土耳其人和62.7%的亚美尼亚人都希望两国开放边境。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③ 奥土战争是怎么回事

到18世纪间,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而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18世纪土耳其军队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13世纪末叶,奥斯曼突厥部落酋长的儿子奥斯曼袭封后,宣布成立独立公国,遂不断进行扩张,于1326年建立奥斯曼帝国。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乘拜占庭帝国内讧,开始插足欧洲。到14世纪末,巴尔干的绝大部分土地都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15世纪,土耳其开始对拜占庭帝国展开新的攻势。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占领。奥斯曼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尔。1461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到15世纪末叶,奥斯曼帝国已经占有几乎整个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和东部地中海后,直接威胁巴尔干邻近的波兰、捷克、匈牙利、奥地利等国。这些国家不断与奥斯曼土耳其发生争斗,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多民族的奥地利国家也在长期争斗中形成。从此,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奥斯曼帝国在1453年占领君士坦丁堡后,继续对外扩张。塞里姆一世在位期间(1512—1520年),开始对伊朗的战争,占领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一部和库尔德斯坦。苏里曼一世在位期间(1520—1566年),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时期。苏里曼进行多次扩张,1521年,进占贝尔格莱德和罗德斯岛。1526年8月,土耳其军队在摩哈奇附近打败匈牙利和捷克联军。土耳其在匈牙利东部有了立足之地,也就有了向西进一步扩张的跳板。匈牙利王国其余领土归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管辖。匈牙利内部呈现两派,一部分贵族选立斐迪南为王,借以与土耳其对抗。土耳其苏里曼王支持另一部分贵族选立查帕尔亚为王,反对斐迪南,与哈布斯堡王朝发生直接冲突。1529年,土耳其苏里曼向匈牙利中部发起进攻,9月,占领布达,入侵奥地利,并开始围攻维也纳。但是,土耳其屡攻不克,最后由于粮秣匮乏和疾病流行被迫撤退。1530年,奥地利与土耳其进行和谈,但未达成任何协议。1532年夏,双方重又开战,奥军在查理五世统率下,在匈牙利中部地区,阻止了土军的进攻。1533年7月,奥土双方在伊斯坦布尔签订和约。根据条约规定,匈牙利西部和西北部仍归奥地利管辖;奥地利每年向土耳其苏丹纳贡3万杜卡特(古威尼斯金币);匈牙利其余部分归苏里曼控制,奥军保证不对驻军进攻。

1540—1547年,土耳其与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联盟,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土军趁奥地利大部兵力被牵制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东部边境之际,对匈牙利西部发起攻势,于1541年和1543年先后占领布达和埃斯特格。1544年,奥地利与法国媾和,奥军得以抽出与法作战的兵力阻止土军的前进。1547年,奥土双方签订《亚得利亚那堡和约》,奥地利把匈牙利中部地区割让给土耳其,匈中部地区的政权落入土耳其代理人之手。哈布斯堡王朝承认土耳其对匈牙利大部地区的统治。1551—1562年,奥土双方为争夺特兰西瓦尼亚而展开争斗。土耳其军队获得局部胜利:1552年,攻占特梅什瓦尔(今蒂米什瓦拉);1553年,攻占埃格尔。但是,根据1562年的双方和约,土耳其寸土未得,双方呈胶着状态。在1566—1568年的战争中,土耳其仍无建树。

1592—1606年的战争是由土耳其挑起的,双方各有胜负。根据1606年双方缔结的《席特瓦托罗克和约》,奥地利首次被承认为平等的缔约一方,它无须每年向土耳其苏丹纳贡,但需一次付清20万杜卡特。1660—1664年的战争,是因土耳其大举进犯匈牙利西部地区而爆发的。双方于1664年8月,在拉布河畔的圣戈特哈特附近进行了决战,土军遭奥军迎头痛击失利。根据1664年双方缔结的《瓦什瓦尔和约》,土耳其从特兰西瓦尼亚撤军,但该地区仍属奥斯曼帝国所有。

双方经过16—17世纪的角逐,奥斯曼帝国已经渡过它的强盛时代。从16世纪后期开始,奥斯曼帝国对西方的威胁的势头逐渐减弱。由于广大农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地方贵族的离心倾向和宫廷贵族争夺政权的内讧,以及因侵略扩张政策而引起的与邻国的不断战争,土耳其的实力开始走向衰落。到17世纪中期,土耳其矛盾重重,内外交困,越来越走向衰落。

在1683—1699年的战争中,土耳其企图联合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不满的匈牙利封建主的军队进行对奥的战争。1683年7月,土耳其军队围困维也纳。奥军得到波兰军队的支持,9月,土军被击溃,损失惨重:亡2万余人,损失火炮300门。维也纳一战的败北,迫使奥斯曼帝国转入防御,并逐步撤离中欧。1684年,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之间建立反土耳其的“神圣同盟”,1686年,俄国加盟。此后,战局发生变化。1686年,奥军攻占被土耳其占领的布达,1687—1688年,先后占领匈牙利东部、斯拉沃尼亚、贝尔格莱德等地。1689年,土耳其海军在多瑙河上的维丁城附近败北。同年,土耳其曾一度扭转败局,迫使奥军放弃原先占领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特兰西瓦尼亚等地。由于俄国的参战,使奥地利得以恢复原来的态势。1697年9月,奥军在蒂萨河畔泽特一战获胜,土军亡3万余人,损失全部火炮和辎重。根据1699年奥地利、波兰、威尼斯与土耳其签订的《卡尔洛维茨和约》,以及次年俄国、土耳其签订的《伊斯坦布尔和约》,奥地利获得了匈牙利、斯拉沃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和克罗地亚大片领土;波兰获得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南部和波多里亚;威尼斯获得摩里亚和爱琴海中的土属各岛;俄国获得亚速夫要塞。这是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分割。

进入18世纪,土耳其利用俄国与瑞典战争的机会,伺机报复俄国,土耳其取得了胜利。1716年,土耳其乘胜向奥地利开战,但告失败。1716年10月,奥军攻占特梅什瓦尔;1717年8月,在贝尔格莱德附近击溃土军,贝尔格莱德守军投降。根据1718年《波日阿雷瓦茨和约》,土耳其又失去包括贝尔格莱德在内的塞尔维亚北部。1735—1739年期间,奥斯曼帝国连战失利,奥军开始取得部分胜利,占领了波斯尼亚、塞尔维亚等地。军事失败加深了奥斯曼帝国的危机。1788—1790年期间。根据1781年奥俄同盟条约,奥军发起进攻,1788年9月,在洛多什城附近被土军击溃。俄军在俄土战争中的获胜使奥军得以整顿兵力,重新转入进攻。1789年10月,奥军经过三个星期的围攻,攻占了贝尔格莱德,接着又攻陷谢苗德利亚、波日阿雷瓦茨等要塞。欧洲形势,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后形势的变化促使奥地利退出战争。1790年之后,奥地利和土耳其在解决双方冲突时不再诉诸武力,并且转而相互合作。总之,奥土战争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促进了多民族的奥匈帝国的形成。

奥土战争持续近三个世纪。奥斯曼帝国曾盛行一时,在其鼎盛时期,幅员跨欧、亚、非三大洲。早在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就开始远征欧洲,之后,土耳其与东南欧和中欧各邻国之间一直存在领土纠纷,各国统治者经常进行武力争夺。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政策激起了各邻国之间的不满,促使各邻国结成反土耳其的“神圣同盟”,在战略上把自己摆在东南欧和中欧国家的对立面,“失道寡助”,长期的征战使国库空虚,激起了广大农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人民愤懑情绪增长。1730年9月,伊斯坦布尔爆发人民起义。到18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也掀起争取独立的斗争。这一切都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的日趋衰落,给欧洲各国瓜分土耳其的欧洲领土创造了契机,昔日的奥斯曼帝国已无往日的威风。

④ 近代法国和土耳其为何能结成跨越信仰的默契联盟

如何看待16世纪法国与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缔结的这个合约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量这个问题。其一是缔结“合约”的历史背景,也就是为什么要结盟,这解释了为什么当时在宗教氛围如此浓厚,并且将“新月”政权视为仇敌的欧洲,法国仍然要冒险缔结合约。

对于法国来讲,能够在经济、贸易上与奥斯曼帝国缔结协定,对于法国的商业和经济发展无疑是有利的。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实际上并不是很感冒,对于来自欧洲的外交和贸易协定一直都有怀疑的态度。不过,最终显然在欧洲扩张中寻找一个盟友让苏丹松了口,因此最终出现了这个被当时欧洲人称作为“百合花与新月渎神组合”。

⑤ 卡洛斯一世的与法国和土耳其的战争

查理五世把法国和奥斯曼帝国视为在欧洲仅有的需要认真对待的对手。为争夺意大利和有争议的勃艮第领地,他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进行多次战争(1521年-1525年,1527年-1528年,1536年-1538年,1542年-1544年)。1525年查理五世在帕维亚之战中俘虏了弗朗索瓦一世,并迫使他签署了1526年马德里条约,在这份文件中法国承诺放弃对意大利北部的要求。然而弗朗索瓦一世被释放之后立刻让巴黎议会宣布马德里条约非法,因为它是强迫签署的。之后查理五世为了打击法国,几次和英王亨利八世结成同盟,让英军从西面骚扰法国。他甚至在1554年安排儿子腓力二世与英国玛丽女王结婚,促使英西联军合攻法国,却导致英国失去欧陆最后的据点加来(被法军的优秀统帅刀疤的吉斯攻取)。
1526年弗朗索瓦一世与教皇克莱芒七世缔结科涅克同盟,联手发动反查理的科涅克同盟战争,当弗朗索瓦一世撕毁与查理五世的马德里条约时,教皇以上帝的名义认可条约无效,给予弗朗索瓦一世神圣的加持。作为报复,查理五世1527年再度派军侵入意大利,包围罗马。因为主帅意外死亡,西班牙军队在暴乱中焚掠了罗马并掠走了教皇,是为罗马之劫。此后一百年内,教宗常常受到西班牙国王的压力和巨大影响(西班牙正式在意大利称霸),使其无法批准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离弃查理的姨母阿拉贡的凯瑟琳,逼使亨利八世在1533年发动宗教改革。
1529年法国在兰德里亚诺战役被西班牙再次击败,正式放弃米兰予西班牙;教宗更与查理签署巴塞隆那和约,结束科涅克同盟战争并建立更和谐关系。西班牙正式成为天主教的保护者,而查理被教宗加冕为意大利国王(伦巴第)。 奥斯曼帝国是另一个甚至更令人畏惧的敌人。土耳其的军事机器极为强大,其海军控制着地中海。从1526年开始,查理五世与苏丹苏莱曼一世(立法者)进行激烈的争斗,争夺的目标是1526年国王战死后的匈牙利王国,造成匈牙利的三分。为了对抗奥斯曼帝国,查理五世在1529年维也纳之围以后,尝试建立哈布斯堡-波斯同盟,获得一定的成效。1535年查理五世在突尼斯取得了一次关键的胜利,然而1536年弗朗索瓦一世与苏莱曼一世结成反查理五世的同盟,并占领萨伏依公国。尽管弗朗索瓦一世于1538年被说服签署一项和约,他并没有放弃和土耳其人结盟的想法,也没有归还萨伏依(法国一直到1559年才归还萨伏依公国)。
1542年弗朗索瓦一世再次与奥斯曼帝国联合。查理五世则与亨利八世联盟(1543年),并且迫使弗朗索瓦一世在隔年(1544年)签署了克雷皮昂莱奥诺瓦和约。查理后来与奥斯曼帝国达成妥协(1547年),双方都想从庞大的战争开支中脱身,但是势弱的查理必须每年向苏丹缴纳三万杜卡特金币,以换取和平(条约并规定查理只能在苏莱曼一世面前自称西班牙国王,不能使用有“凯萨”意涵的皇帝,以表示苏莱曼才是至高无上的凯萨)。
但是,西班牙仍然未得和平。1547年,对查理深怀怨恨的法王亨利二世登位,不久就再与西班牙发生冲突,法军占领了西北方的三个主教区。为了夺回梅兹主教区,1552年查理亲率六万大军围攻梅兹,但他却被守城主将刀疤的吉斯羞辱,补给困难与疲病交加,迫使查理于1553年1月惭愤撤军,死伤兵数将近四万人。这一次战役的失利,对晚年不堪病痛的查理更是雪上加霜,促成他在两年后的退位。

⑥ 怎么看,土耳其军舰公然拦截法国军舰的行为

在当今世界中,土耳其无疑是一个精于算计,非常霸道的国家。就在美欧因为疫情危机无法顾及中东之际,埃尔多安竟然出动大批战机和地面部队猛烈攻击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导致后者损失惨重。尽管伊拉克对土耳其越境攻击行为进行了强烈抗议,但无力阻止土耳其的行动。究其原因就在于伊拉克实力太弱了,不敢碰触土耳其的锋芒。


但这根本阻止不了土耳其开疆拓土的决心,土耳其出兵叙利亚,伊拉克,攻击库尔德武装,插手利比亚事务的行为,足以表明埃尔多安政府的野心。毕竟,对于占据世界地缘政治要冲的土耳其来说,只有稳固了土耳其的国家安全,扩大了土耳其对中东的影响力,才能恢复曾经奥斯曼帝国的荣光。总之,埃尔多安正在制霸中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论遇到多少阻拦和威胁,都无法改变这种决心。

⑦ 法国和土耳其接壤吗

法国和土耳其不接壤
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语:Türkiye Cumhuriyeti;英语:The Republic of Türkiye),简称土悄弯搭耳其,是一个横跨亚欧大陆两洲的国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闹慧西临爱琴海,启拿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首都安卡拉,国土面积78.36万平方公里。

⑧ 土耳其,叙利亚之间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

1.被奥斯曼统治、剥削四百年:

早在16世纪,叙利亚就被纳入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帝国一直对叙利亚实施专横的压迫和无情的经济掠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变本加厉地进行掠夺,并打击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仅在1915年,从叙利亚强征了当年9成的粮食产量,战争后三年,45万叙利亚和黎巴嫩人死于非命。

2.因领土问题再添仇怨:

亚历山大勒塔是所谓天然的叙利亚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宗教、文化方面与叙利亚有着密切关系,但该地区也生活着大量土耳其人。

1936年,土耳其政府提出对亚历山大勒塔的主权要求,法国很快做出让步。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山雨欲来,为了拉拢土耳其,法国、英国已经决定以这块土地为诱饵。

3.冷战时期的离合:

1957年10月,叙利亚在联合国控告土耳其,叙利亚问题一下成了国际危机,美苏两强则分别支持自己的盟友。不过,这场危机最终没有发展成公开的军事对抗。

1957年危机只是叙土紧张关系的一个缩影,由于两国结怨已久,之后的近半个世纪,叙土关系经历了紧张与缓和、冲突与合作的艰难历程。

(8)法国和土耳其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奥斯曼时期,叙利亚与土耳其矛盾的起因:

1516年,叙利亚被纳入曾一度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政府对叙利亚人民政治上专横压迫,经济上无情掠夺,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

18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外国资本大量侵入叙利亚。18世纪末叶,法国资本在叙利亚各大城市占绝对优势。外国资本的侵入,促使叙利亚在19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831至1840年,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藩属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占领叙利亚长达10年之久。

19世纪下半叶,叙利亚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复兴运动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蓬勃发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

文化复兴运动激发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识,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运动铺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义组织相继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协会”和“盟约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灾难。奥斯曼帝国军事当局强迫叙利亚人民充当炮灰,残酷镇压爱国分子。

1916年6月,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举行反土起义,侯赛因的第三子费萨尔率军由阿拉伯半岛北上,与英军协同作战,大批叙利亚人参加了战斗。

1918年10月费萨尔攻占叙利亚,在大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叙利亚长达300多年的封建军事统治。

此后,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带由法国控制,从亚喀巴到阿勒颇的叙利亚内地由费萨尔的军队控制。

参考资料

叙利亚-网络

⑨ 当年法国为什么要将叙利亚一部分领土划给土耳其

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这个中东小国就沦为各方势力的角力场。在这场利益之争中,历史上素来和叙利亚冲突不断的北方邻国土耳其,自然不会甘于落后。

从最初的不请自来,公然出兵叙利亚境内,到如今派遣装甲部队强势介入伊德利卜省局势,阻止叙利亚政府军对叙利亚的统一进程,土耳其确实做得很过分。

(巴沙尔旧照)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土叙两国关系开始缓和。叙利亚放弃对库尔德工人党的支持,取缔该组织在叙利亚的一切活动基地,禁止其领袖奥贾兰进入叙利亚。

巴沙尔上台后,土叙关系进入了蜜月期,两国间不仅建立了自贸区,还实行了旅游免签。土耳其一跃成为叙利亚第三大贸易合作国。埃尔多安和巴沙尔也仿佛成了亲密无间的兄弟,双方互访,成了家常便饭。

叙利亚危机爆发后,认为巴沙尔政权难以持久的土耳其,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不仅公开表示反对巴沙尔政权,还紧跟西方势力向叙极限施压,成为制裁叙利亚最严厉的国家。同时,土耳其还在幕后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之友”,允许他们在土耳其成立“叙利亚国家委员会”。

对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来说,重振昔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辉煌,一直是他的雄心壮志。在他眼里,不要说哈代伊省,就是整个叙利亚乃至中东大部地区,原本都属于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

面对战乱四起的叙利亚,埃尔多安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控制和吞并他国领土的机会。

最初以打击库尔德名义出兵的土耳其,在占领叙利亚阿芙林后,立刻宣布其为土耳其新设的阿芙林州。并把叙利亚北部和土耳其接壤的约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入了土耳其,美其名曰“安全区”。

如今,土叙双方军队终于在伊德利卜正面交锋。对于叙利亚来说,收复伊德利卜天经地义;而对土耳其而言,吃进肚的肉,实在不愿吐出来。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7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2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3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9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4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0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5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4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7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