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是怎么变黑暗的
‘壹’ 为什么说俄罗斯与土耳其是百年世仇俄土之间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经常能够听到一种说法,说俄罗斯和土耳其是百年世仇,那么两国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的,这需要根据他们几百年的历史。来细细说道。
早期的历史
几百年前的土耳其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当时的土耳其是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且急剧扩张和侵略性,把周围的国家,比如说俄罗斯大公国,这样的零散小国呀,打压得很厉害,而且双方的宗教信仰完全不同,土耳其是信仰穆斯林,俄罗斯信仰的是东正教,当时的人为了信仰是可以献出生命的。那么30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大概发生了有12次的战争,双方死伤的人数,那是无法计算的了。而且双方互有胜负,好像俄方的胜面相对来说还大一点。
俄罗斯现在会成为战斗民族,他们的领袖普京也是睚眦必报的性格,而土耳其也是不甘示弱,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个国家可能会有更多的冲突。搞不好会爆发第13次俄土战争。
‘贰’ 土耳其为什么发生军事政变
主要是世俗社会和伊斯兰主义之间的争斗。
1960年至2016年间,土耳其军队发动了5次军事政变,平均每十年一次。1960年4月27日,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杰马勒·古尔塞勒将军发动政变,推翻时任曼德列斯政权,并出任临时总统、总理兼国防部长。1961年10月大选后,军人政权还政于民。1971年3月12日,因不满土耳其各种激进组织出现,土耳其军方向苏奈总统和国民议会提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建立“一个强大的可信赖的政府”。当天,1965年开始执政的德米雷尔正义党政府被迫辞职,史称“备忘录政变”。1980年4月,土耳其选举期间,由于左右势力势均力敌,选举旷日持久,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同年9月12日,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科南·埃夫伦发动武装政变,宣布解散议会和内阁,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接管国家权力。埃夫伦将军自任国家元首,建立军政府。后来的1997年6月18日,在军方的强大压力下,宗教色彩浓厚的总理埃尔巴坎辞去职务。2016年7月16日,土耳其爆发了第六次军事政变。
根据土耳其政变军方发表的声明,他们此次政变是为了恢复民主与自由。当然这只是对外宣传的说辞,或者说表面原因。究其根本,土军方发动政变恐怕还是要归根到世俗力量与伊斯兰之间的交锋上来。
现代土耳其脱胎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时期,伊斯兰教被奉为国教,其采取政教合一的政体,民众接受的是伊斯兰化的教育。伊斯兰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土耳其有着深厚的伊斯兰文化传统。
一战后,凯末尔领导的革命获得了胜利,土耳其共和国诞生。革命胜利后凯末尔采取了一系列世俗化的措施。取消了政教合一制度,实行政教分离;以资产阶级世俗法律代替伊斯兰教法,撤销伊斯兰法庭;撤销伊斯兰长老委员会,设立宗教事务委员会,由政府管理宗教活动;改革伊斯兰化的教育制度,改以西式教育等。凯末尔的世俗化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土耳其也成为伊斯兰世界中,世俗化最彻底的一个国家。
凯末尔的世俗化改革势必要触及伊斯兰势力的利益,伊斯兰势力一直没有放弃重拾影响。伊斯兰势力与世俗化力量一直都在交锋,但总体而言,世俗力量一直占据优势。作为世俗化力量象征的土耳其军队一直都是世俗化成果的坚定捍卫者。1960年、1971年和1997年,土耳其军方曾多次发动政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打击伊斯兰主义的抬头。
1961年,土耳其通过了《土耳其军队内部服务法》,其后1982年又修改了宪法。两者都赋予了土耳其军队在国家危难之际极大的权限。
土耳其军方此次政变,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满埃尔多安的伊斯兰主义倾向。埃尔多安在还未当任国家领导人时,就曾表露出强烈的伊斯兰主义倾向。1998年,他还因朗诵鼓吹原教旨主义的禁诗被判处四个月的监禁。2003年上台执政后,他采取了一些不利于世俗化的措施,导致土耳其国内日益伊斯兰化。埃尔多安上台后,大肆建造清真寺,从2002年至今大约建造了17000座。在教育改革方面,他采取了偏向于宗教学校的政策,10年间,宗教学校的学生翻了10倍。
除此以外,埃尔多安失败的周边外交政策也有可能是此次政变的原因之一。2002年,埃尔多安上台后,积极推动“零问题”外交。土耳其通过这一政策改善了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地区影响力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力的周边环境。土耳其经济在此期间高速发展,跻身为“新钻国家”,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实力的增强,土耳其燃起了重做大国的雄心壮志。不断插手周边事务,导致与周边国家交恶。土耳其的“零问题”外交也变成“零朋友”外交。此外,在打击伊斯兰国方面先是放任不管,后又惹火烧身,导致土耳其国内安全恶化。一系列政策的失误,引发了民众的不满。
最后,埃尔多安加速集权进程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埃尔多安于2003年11月受命组阁,正式执掌政权。作为一个强势的政治人物,此后的土耳其政坛打上了深刻的埃尔多安个人色彩。显然,埃尔多安也是一个迷恋权力的人。2007年埃尔多安获得连任。当年,土耳其通过全民公决修改了宪法,将议会选举总统制改为直选。此事也被看作是埃尔多安在为自己的政治前途作安排。2014年,埃尔多安在卸任总理后,成功当选土耳其第一任直选总统。土耳其实行的议会制,总统本是虚位的,没有实权。但是埃尔多安,不甘于做一个没有实权的总统,他试图想推动土耳其成为一个总统制国家,但是这涉及到修改宪法。从目前正发党在议会所占席位来看,通过议会修宪显然是不可能的,埃尔多安也只能另谋他法。
‘叁’ 土耳其政变,为什么突然发生,又突然失败
说道土耳其这次政变,就不得不提一下土耳其这个国家的近代史。众所周知,近代中国号称“东亚病夫”,是个列强就能欺负两把。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西亚病夫”,那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这个曾经的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到了近代比大清国还要腐败愚昧落后。在列强的瓜分下,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帝国只剩下了几十万平方公里。就这些国土还因为其在一战中的失败被分割。
这时候,出现一个牛人,他就是凯末尔,作为一战时期的国家英雄,一手策划了一场改变国家命运的政变,号称凯末尔革命。废除了苏丹,变帝国为共和国。不尽挡住了协约国的侵略,保住了国家主权,还开始可这个国家最深刻的变革——世俗化。在之前的帝国时期,土耳其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苏丹就是哈里发,是伊斯兰世界的领袖。而凯末尔改革,废除了哈里发,实现了政教分离,完全像西方靠拢,用他的话说,世界上除了西方文明就没有别的文明了。同时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使得土耳其成为了世界上世俗化最成功的国家。
但这只是一个表象而已,大家看到的更多是土耳其的世俗化精英群体,但是在其国内还有大量的穆斯林民众。保不齐什么时候选举上台的政府,就是反世俗化的,这时候军队就会走出来“拨乱反正”,因此土耳其国内才会政变不断,几乎每十年政变一次。因为军队自认为继承了国父的遗志,虽然政变是对国家正常民主的极大破坏。
这次政变也是如此。现任总统埃尔多安,穆斯林兄弟会出身,上台之后,通过成功的经济政策获得民心之后,开始了近乎独裁的统治。随着中东牛人萨达姆、卡扎菲等人的覆灭,埃尔多安一心要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领袖。不但摸了北极熊的屁股,打下了老毛子的飞机。还在国内大肆推行伊斯兰教法,开倒车。这下军队不满意了,于是就有了这一次的军事政变。不过,很可惜,埃尔多安执政多年,其势力早就已经渗透进军队内部。这次政变的军队只占一小部分,很快就被终于埃尔多安的军队镇压了,所以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了。
政变虽然结束,但土耳其国内社会阶层的对立,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世俗主义与宗教主义的冲突,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恶化、中东地区极端势力的发展、地缘政治各方势力的博弈,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强人埃尔多安,能否带着国家走出这一关,看来还是未知数。
‘肆’ 为什么说土耳其是西亚病夫
第一次听说!
曾经强大的帝国虽已衰落但还不至于得此称谓……无聊之人茶余饭后闲谈而已!
这要是一国有影响的重要人物随口说的,这又会成为一场外交风波(大嘴川普,推特,每天烦恼未断)!
小民过好自己日子,不敢妄议!
2003年,埃尔多安率领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成为了土耳其政府的总理 。此后,他又接连在2007年和2011年两次大选中获胜,长期把持土耳其政权直到现在。
在埃尔多安的领导下,土耳其愈发的豪横,甚至是无理。它不仅在周边地区动作频繁,而且还多次硬怼俄罗斯和美国,对于中国也是颇有微词,屡屡在军售和石油问题上作妖。
作为中东地区的第一大经济体,土耳其拥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而且,它的战略位置极其关键,位于连接欧洲和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缘和政治战略意义都非常重要。
土耳其历来就非常重视军事,除了陆军以外,空军和海军的纸面实力也比较可观。1952年2月加入北约后,土耳其虽然与美国、法国等成员国龌龊不断,但毕竟也算是北约的正式成员,混成了中东一带的区域强国。
那么问题来了,就是这样一个豪横到无理的国家,为何会被称为“西亚病夫”呢?
欧洲的 历史 和文明,最早可以追溯于古希腊时期和古罗马时期。后来,罗马帝国内部发生了分裂,变成了东罗马和西罗马。其中,西罗马存续时间很短,但东罗马却一直存在了一千多年,直到奥斯曼帝国的出现。
1453年,曾经不可一世的东罗马被奥斯曼所消灭,接着它还进一步的扩张,成为地中海一带的区域霸主,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中国自汉武帝开拓了丝绸之路后,所有的货物比如茶叶、瓷器、丝绸、药材等,必须途径土耳其才能进入到欧洲市场。之前,罗马人统治期间较为开明和通融,但野蛮无理的土耳其人却极不讲理。他们征收了高额“过路费”,就像《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那样 “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搞得中国和欧洲都很气愤。
所谓的 “西亚病夫” ,是和 “东亚病夫” 相对应的。提起“东亚病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为这是资本主义列强对我们国家的蔑称和侮辱,最早出现于1896年10月上海的 《字林西报》。
而在“东亚病夫”得名的同时,彼时的土耳其还非常强大,谁都没想到它会在短短数十年后成为“西亚病夫”。一战爆发前,奥斯曼帝国绝对无人敢轻视,仅陆地面积就630万平方公里,凭借自己的国力和地理位置左右通吃,非常滋润。
奥斯曼帝国的蛮横不讲理,既体现在经济上,又体现在文化和宗教上,终于激怒了欧洲人。可是,数次较量后欧洲人发现自己打不过这帮游骑兵,只能是 “打不过,躲得过” ,开辟了海上航线以绕开奥斯曼帝国。
就这样,原先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被替代,越来越多的贸易改走海上航线。而奥斯曼帝国也失去了自己的经济来源,自身发展的步伐明显迟滞。伴随着经济的衰落,麻烦也就开始了,一个无赖被一个强盗给盯上了,这个强盗就是沙俄。
我们都很清楚,沙俄历来就喜欢蚕食别国领土,而且食量越来越大,胃口越来越好。在它的野蛮 “圈地远动” 中,周边国家纷纷受害,除了中国的满清政府,俄国人开始惦记上了奥斯曼帝国。
在众多诱因下,沙俄联合了英国、法国结盟与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交战,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次豪赌中,奥斯曼帝国战败了,只能接受 《凡尔赛合约》 ,被迫进行割地和赔款。
结果,一场战争下来,奥斯曼帝国被硬生生地割让出了80%以上的领土。原来6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经过分裂分裂再分裂,到现在只剩下了70多万平方公里,因此得名 “西亚病夫”。
于是,曾经的奥斯曼帝国,变成了现今的三流国家土耳其,国际重大事务中已经几乎听不到它的声音。唯一剩下的,或许就只有埃尔多安的 “蛮不讲理” 了, 煮熟的鸭子就嘴硬!
′土耳其是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衰落,也是欧美的一条疯狗,土耳其夜郎自大的本性不改,总想着过去辉煌,鼠目寸光,心胸狭隘民族主义:诚而不信,受人指许,看不到谁友谁敌,就连老邻居的战机也击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这些弱智,导致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走向失败,这就是土耳其西亚病夫称号。
“东亚病夫”这个词,其实就是源于形容奥斯曼土耳其的“西亚病夫”。
在19世纪,奥斯曼土耳其被形容为是 欧洲病夫 (Sick man of Europe)。
当时,奥斯曼帝国陷入经济危机和政治改革困境,故而被其他欧洲国家所嘲讽和揶揄,称其为“病夫”(Sick man),随后这个词也进入到东亚。
例如,在1898年英国的Punch杂志刊登了一篇讽刺漫画,照片上的主角就是奥斯曼苏丹和“满大人”(mandarin)。苏丹对旁边的愁眉苦脸、依靠两根拐杖支撑的满大人说道:
老伙计,你要分崩离析了吗?胡说!你所需要的就是服用一帖‘欧洲协调’解药。为什么?——看看我就知道了!!
但我必须要说的是,病夫最初被指代中国时,用法和奥斯曼帝国是一样的,其实是用于批评清帝国的腐败与无能。
但在晚清民族主义的影响下,对这个词进行了曲解,加入“进化论”与种族歧视的因素,虚构了许多与身体有关的故事,用于指代中国人身体素质低下,以此激励同胞的羞耻心。
所以,以后再看到“病夫”这个词的时候,大家可以多想想它的来历。
总而言之,这就是病夫的 历史 。
奥斯曼帝国最强大的时候国土面积达到了600多万平方公里。欧洲,亚洲,非洲,之全世界霸主。横扫全球的军事强国。不过现在的土耳其就是脱毛的凤凰不如鸡。
可是土耳其人骨子里突厥血脉膨胀,他们不甘心现状,梦想强大的奥斯曼帝国,
与世界最强大的西方说不,他们一生都在战斗,每个男人都是为国而战,我们欣赏他们突厥人不怕死的精神,土耳其是西亚病夫这是西方人一厢情愿称呼,
1915年是谁把西方人打得屁滚尿流。现在的的土耳其不是谁都可以敢欺负的,他们就像洪水猛兽,。
土耳其是奥斯曼帝国统一征战崛起,将黑海里海地中海据为已有,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在冷兵器骑兵征战中是欧洲霸主地位,但近三百多年来的,妄自尊大,不思进取,靠昔日的荣光度日,但在葡西大航海时代,欧洲宗教改革下,崔生了资产阶级的兴起,手工工场广泛的兴起,火器热兵器到来,这个以政教合一逆时代之国,在国运与民族命运竞争中逐渐衰落,在俄罗斯彼得大帝的改革中兴起,在日耳曼民族的兴起中,开始收复失地,而土耳其采取逐渐闭观自守,在几次对奥地利与沙皇俄国对战中均以失败告终,对外奉行割地赔款,对内拒绝改革,镇压民族要求改革浪潮,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中,土耳其仍然拒绝接受资本主义改良,最后被欧洲列强蚕食肢解,仍然想复仇,拒绝改变现实,又参与了德奥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国内爆发了资产阶级的救国运动革命,凯未尔新兴世俗化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党国家,全面向西方学习与开放,想螎入西方经济体系。土耳其被列强戏称为西亚病夫。
强大的奥斯曼帝国一度是欧洲基督教国王的噩梦,然而这一切到了十七世纪出现了转变。欧洲人不再把土耳其看作洪水猛兽,土耳其风格和题材的音乐、饮食以及戏剧成为了 时尚 。到了十八世纪以后,土耳其已经成为了落后野蛮的代名词,昔日的毫不起眼的俄罗斯在一口一口的吞噬帝国领土,甚至于竟然是靠着英法这样的基督徒出兵搭救才使帝国免于沦亡。
究其原因,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所以一人可以兴邦,一人可以亡国。公元1566年苏莱曼大帝去世,这标志奥斯曼帝国由鼎盛开始滑向衰败。大帝之后的奥斯曼帝国先是后宫干政,继而以后历任苏丹昏庸无能,造成国事糜烂军民离心。苏莱曼大帝之后的奥斯曼帝国历任苏丹懦弱无能,基本上是由后宫、权臣、太监、近卫军轮流当政。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苏莱曼时代强大的国力带来的惯性,使得奥斯曼帝国在十七世纪对于欧洲人仍然占有优势。然而这种优势因为两次战役而彻底消失,直接造成了奥斯曼帝国与欧洲人的攻守易势。请记住这两场战役,很重要:
1571年的勒班陀海战,奥斯曼人丧失了在东地中海的海上霸权。
1683年奥斯曼大军兵败维也纳城下,从此奥斯曼帝国再无力入侵欧洲。
横跨欧亚,钳制黑海和地中海、里海的土耳其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现在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称雄西亚数百年。不过,进入近代后,土耳其一落千丈故被西方嘲笑为“西亚病夫”。
话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无比辉煌过,巅峰时期势力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根本没有把欧洲放在眼里,甚至比同时期的明清还要厉害。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混得还不如清朝。特别是在欧洲殖民扩张开始后,奥斯曼越来越衰落。再后来就成为了“西亚病夫”,谁都可以欺负一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亚病夫“土耳其”又跟着德国混成了战败国变成了砧板之肉。更要命的是英国撺掇“土耳其世仇”希腊出面追击土耳其残兵,这群残兵里就有土耳其国父
凯末尔。就是在凯末尔的带领下拦住希腊,保住了现在的土耳其。
现在的土耳其有重新崛起的梦想,可惜这国家除了地理位置重要以外,经济实力撑不起一个大国 。
‘伍’ 土耳其的前世,曾震慑欧洲几百年 强大的奥斯曼帝国,为何最终彻底衰落了
在16世纪,欧洲有个很强大的国家,奥斯曼帝国,就是土耳其的最前身。它以非常快的速度把小亚细亚、拜占庭帝国还有伊朗、埃及等国家都划在自己疆域范围。用武力镇压了欧洲好几百年。为何最后衰落了呢?
传统和守旧让奥斯曼停滞不前。没过多久,后果就出现了。奥斯曼帝国被埃及战败。要知道埃及最开始只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小国。奥斯曼帝国的衰退由此可见。它就是一块待宰的肥肉。无力反抗。
这个曾经有过多么辉煌过去的帝国,终于自己束缚住了自己的脚步,把自己作死。
‘陆’ 1国惨变40国,土耳其帝国究竟是如何惨被肢解的
土耳其帝国,作为15到19世纪唯一一个能够挑战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国家,为何在建国后期,惨遭分裂,从一个大国被分裂成四十个国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们曾经所拥有的辉煌,终会让后人为之骄傲。
‘柒’ 土耳其和希腊的矛盾
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纠葛由来已久。11世纪时,塞尔柱突厥人进攻希腊所属的拜占庭帝国,希腊人和突厥人开始交恶。14-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冲突达到高潮。1453年,拜占庭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庭帝国灭亡。希腊大部分领土被突厥人统治。
希腊人具有悠久的古代文明,而突厥人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因此,突厥人统治时期被希腊人视作黑暗时代。希腊人的反抗也从未停止。在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人、俄罗斯人作战时,希腊人总是暗中支持突厥人的对手。
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希腊人的独立诉求得到英国、法国、俄国的支持。1827年,希腊人在在纳瓦里诺(Navarino)海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1830年,土耳其接受英法俄签署的《伦敦议定书》,承认希腊独立。
彼时,众多希腊语地区如塞浦路斯等仍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而希腊人的理想是恢复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因此,在后来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土战争、历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希腊都站在奥斯曼帝国的对立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希腊参战目标是获得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等地。英法则承诺将希腊族为主体的塞浦路斯归还希腊。1918年奥斯曼帝国崩溃,希腊军队占领了伊兹密尔等地,但是很快被土耳其共和国军队驱逐出去。
1930年,希腊和土耳其签署协议,希腊放弃对土耳其的领土诉求。1934年,希腊和土耳其与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签署《巴尔干协定》,承诺相互提供援助,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1941年,希腊遭遇灾荒,土耳其是第一个提供援助的国家。
二战结束后,希腊和土耳其均成为美国盟国。1952年,两国同时加入北约。1954年,希腊、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签署新的《巴尔干协议》,相互支持共同防御苏联。但是好景不长,从20世纪50年代起,希土关系就因为塞浦路斯问题显着恶化。
当时,塞浦路斯的希腊人强烈要求和希腊合并,这引发塞浦路斯土耳其族的不满。两国针对对方族裔的攻击开始出现,双边关系恶化。最终,希腊停止了和土耳其的所有合作,《巴尔干协定》也名存实亡。1960年,英国允许塞浦路斯独立,希腊和土耳其均在岛上驻军,保护各自族裔居民。同年,塞浦路斯共和国成立,希土两族组成联合政府。但是1963年,两族发生武装冲突,联合政府崩溃。1974年,土族的北塞浦路斯宣布独立建国,由此造成塞浦路斯的南北分立局面。时至今日,塞浦路斯问题一直是希腊和土耳其关系的“痛点”。
‘捌’ 昔日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是如何沦落成为欧洲病夫的
公元1681年,奥斯曼土耳其获得了右岸乌克兰的宗主权。此时的奥斯曼土耳其的疆土面积已到达最大。1683年奥斯曼土耳其与欧洲数个基督教国家开战,围攻奥地利维也纳失败。这是奥斯曼帝国第二次围攻维也纳,上一次围攻维也纳是1529年。不同的是,上一次是围攻无果主动撤退,这一次却是奥斯曼帝国大败。之后奥斯曼军队遭遇了一系列失败,一直到1699年,参战各方均无力再战,奥斯曼帝国与奥地利极其盟邦签署了《卡尔洛维茨条约》,这场战争才结束。
《卡尔洛维茨条约》不仅意味着奥斯曼帝国扩张的终结,还意味着奥斯曼帝国开始走向衰落。条约规定,匈牙利不再属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因此丧失了大片领土。
这只是开始,之后的两百多年,奥斯曼帝国屡战屡败,领土不断萎缩,直至最终崩溃。19世纪初期,拿破仑就称其为“欧洲病夫”。
之前奥斯曼帝国几乎是吊打欧洲各国,就在第二次维也纳战败前,哈布斯堡还需要向奥斯曼帝国纳贡。黑海是奥斯曼帝国的内湖,大半个地中海也归奥斯曼帝国所有。就连东南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也承认奥斯曼帝国的宗主权。
为什么仅仅过了两年,奥斯曼帝国就从巅峰走向了丧师失地的境地?为什么在之后的两百多年时间,奥斯曼帝国没能再续辉煌,而是苟延残喘直至崩溃?
单纯了解一次战争,或者某一段历史,显然无法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只有了解奥斯曼帝国的整个历史,才有可能理解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而在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下,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充斥着各种刻板印象。卡罗琳·芬克尔教授试图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尽量以一种更加中立的角度叙述这段历史,她推出了自己的着作《奥斯曼帝国:1299-1923》。这是英语世界第一本大量运用奥斯曼土耳其语原始材料写成的奥斯曼通史,在土耳其大受欢迎。
卡罗琳·芬克尔是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奥斯曼史博士,奥斯曼研究专家。她在伊斯坦布尔生活了15年之久,对土耳其有着深刻了解。
《奥斯曼帝国:1299-1923》讲述了奥斯曼帝国自13世纪末建国起,至1927年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发表伟大演说之间的悠久历史。为我们展现了奥斯曼帝国登上霸主之位,到一步步沦为欧洲病夫,直至最终崩溃的历史脉络。
纵观奥斯曼帝国六百余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军制、税制以及认同感,这三样东西与奥斯曼帝国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联,几乎左右着帝国的兴衰。
一、从帝国支柱到叛乱之源的禁卫军
禁卫军是奥斯曼帝国的一支特色军种,在帝国不断崛起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初,奥斯曼军队只是一支掠夺联盟,其成员很杂,宗教色彩很淡,其中有大量的基督徒。
随着征服疆域的扩大,奥斯曼开始采用少年征兵制度,建立了禁卫军。
奥斯曼人征发十几岁的少年,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以及文化教育,灌输效忠苏丹的信念。这些少年大多来自基督教家庭,主要是巴尔干地区。进入禁卫军的少年会被强制改宗。
禁卫军被视为“苏丹的奴仆”,成了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在帝国扩张的事业中功不可没。治理帝国的官员,也基本上来自禁卫军。
然而禁卫军是一把双刃剑。一代苏丹去世后,他的继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就必须讨好禁卫军。通常的做法就是给予赏赐,比如出征前发钱,征服新区域后分战利品。
于是,禁卫军的势力越来越膨胀,甚至能够废立苏丹。
18世纪的时候,禁卫军势力很大,但战斗力却已经很弱了,完全沦为乌合之众。大量闲杂人员混进了禁卫军,领着薪水,但训练几乎没有。而兵变却愈发频繁,只要不合意就发动兵变,禁卫军已成为帝国的痈疽。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面对北方新兴强敌俄罗斯,毫无抵抗力。苏丹塞利姆三世试图改革,结果却命丧禁卫军之手。
19世纪上半叶,马哈茂德二世终于废除了禁卫军,成立了新军,展开改革,然而为时已晚。
长期以来,为了维持禁卫军的忠诚,帝国的财政已经耗尽,而禁卫军的频繁兵变引发的混乱,更是破坏了经济和国家的统一。
17世纪末,为了应对国内外的危机,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奥斯曼帝国不得不饮鸩止渴,进行了税制改革,结果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不完善的税制与地方豪强的出现
1683年,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开战。维也纳围城战败后,奥斯曼遭遇了一系列失败。
此时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已经枯竭,财政枯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战争开支、用于皇室的奢靡开支、全球商路变化导致贸易垄断收入剧降等等。
为了应对危机,帝国进行了税制改革。所谓的改革就是将包税制的三年期限改为终身制。
所谓的包税,就是将一个地区的税收权拍卖给个人,这个人先掏钱给帝国政府,然后他再向地区征税,以获得差价来为自己谋利。
这种税制本身就很落后,原本的三年期限,还可以稍微防止地方势力坐大。但是为了应对危机,包税变成了终身制后,一些地方势力迅速膨胀,成为地方豪强,拥有了跟中央叫板的实力。
时间一久,地方豪强就可以截留税收,奥斯曼帝国不得不派兵镇压豪强。而用兵就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财政收入,也就不得不将更多地区的包税期限变成终身制,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地方豪强实力的膨胀,不仅消耗了帝国的实力,而且导致了分离主义。
19世纪,一些地区独立,跟地方豪强的实力膨胀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埃及、叙利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等地。
财政收入不足以及对外战争的失败,还导致了另一个严重后果。帝国不得不向西方列强借外债,也就给了列强干涉内政的理由。
19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其实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帝国政府欠着大量外债,国内大量产业也都掌控在西方列强手里。地方豪强更是成为列强用来对付帝国政府的工具。比如巴尔干半岛诸多国家的独立背后,就有西方列强的操纵。
奥斯曼帝国之所以还能存续,完全是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他们需要在这里维持势力平衡。
三、认同危机
卡罗琳·芬克尔在叙述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时,强调了认同危机。事实上,从整个叙述来看,认同危机从奥斯曼帝国建立时就存在。
奥斯曼帝国的起始时间被定在1299年,这个时间是奥斯曼人自己定的。这年并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有意义的事情,纯粹是因为吉利。按照伊斯兰历法,这一年是700年,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将建国时间设在这一年,就是为了增强认同感。
事实上,奥斯曼人第一次现身史书,是在1301年,奥斯曼军队在一次战役中击败了拜占庭军队。
为了证明建国的合法,奥斯曼帝国史学家在15世纪编造了一个梦:第一任苏丹在圣人家中留宿时,梦见肚脐上长出一棵大树,树荫笼罩了全世界。圣人解释说,这意味着真主将皇帝的宝座赐予你和你的子孙。
14世纪,奥斯曼只是西亚地区诸多土库曼部落中的一支。他们不断吞并周边的其他小国,到了14世纪末,成为最具威胁的力量。为了提高自身血统的高贵,奥斯曼人自称祖先来自土库曼的乌古斯部落,实际上这无法考证。
攻占君士坦丁堡后,奥斯曼帝国以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暂时得到其治下的基督徒的认同,但是西方国家是完全拒绝的。
1478年,克里米亚汗国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带来了一项政治资产,就是克里米亚汗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但是在伊斯兰世界,奥斯曼帝国依然有很多竞争者,比如伊朗的萨法维王朝,埃及的马穆鲁克。
16世纪,奥斯曼帝国消灭了马穆鲁克王朝后,获得了圣地保护者的称号,算是得到了一半穆斯林的认同。而另一半穆斯林,萨法维王朝依然不认同奥斯曼的领导地位,双方打了几百年。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封建王权逐渐不再被认同。
19世纪,民族主义泛滥,奥斯曼帝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并没有一个主体民族。由于帝国之前实行宗教宽容政策,虽然伊斯兰教被奉为国教,但穆斯林并不占主体地位。在西方列强的操纵下,地方豪强的怂恿下,奥斯曼帝国境内分离主义愈演愈烈。
为了应对认同危机,奥斯曼帝国先后提出奥斯曼、伊斯兰、泛土库曼等等身份,希望获得民众广泛认同,但全都失败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的领土所剩无几,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时凯末尔提出的土耳其人身份获得了普遍认同,也铸就了现代土耳其国家。
不过,曾经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四、奥斯曼帝国到底因为什么而衰落?
卡罗琳·芬克尔在《奥斯曼帝国:1299-1923》的叙述中,军制、税制以及认同感是驱动奥斯曼帝国扩张的三驾马车,当帝国扩张结束时,这三架马车却没能维持帝国的持续发展。
当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时,历代苏丹都力图改革,想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维持帝国的荣耀,这三架马车已经成了阻碍。
但是,军制、税制和认同感的落后并不是导致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原因,这三者的落后其实是奥斯曼帝国衰落的表现。帝国的衰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对比一下东方的中国,奥斯曼帝国一直在跟西方接触,而且很早就开始向西方学习,但最终依然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而东方的中国,在19世纪后期才开始学习西方,最终也沦为了半殖民地,结局非常相似。
两国有相似性,经济结构上都是以农业为主体,政治体制上都是专制王朝。无论是早改革,还是晚改革,两国都没有及时触及最根本的经济层面,也就是没有跟上工业化的脚步。这是两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改革仅仅局限于军事技术层面,后期则是全盘照搬了西方政治体制。但是落后的农业经济根本无法支撑这种改革,最终导致了两国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
只是中国相对幸运一些,在认同感上没有太大问题,也就避免了奥斯曼帝国分裂为40余国的下场。
‘玖’ 土耳其政变的原因
实际上土耳其政变很复杂,但是简单归纳是:政变双方为总统代表的宗教势力,军队代表的政党势力,政变的根本原因是外部势力干涉土耳其内政,土耳其是一个宗教国家,总统代表的民主是宗教民主,而外部势力认为无法以民意操控土耳其政府,外部势力认为只有以正当的媒体宣传可以干预民意的老百姓是文明人,只有民意能干预的政府是民主的政府,这样他们就能操纵媒体来干预民意,间接干预该国家政治倾向,和他们保持一致,如果干预不了就要发动政变来达到这个目的。政变失败的主要原因土耳其宗教势力根深蒂固,并且宗教势力和政治结合较为紧密,外部势力和土耳其军方不得人心。
总结,宗教政治有其一定的摇摆性,今天跟这个国家结盟,明天跟那个国家有利益就是好朋友,主要是因为他们除了真主不信政治和民主,在外部势力眼里这些国家的人应该都是恐怖分支。
‘拾’ 土耳其与美国关系为什么这么恶劣
土耳其与美国关系恶劣的原因:
第一,政变因素。实际上,美国和土耳其两国的矛盾在2016年就露出了苗头。那一年的7月,土耳其发生一起针对总统埃尔多安的军事政变,造成250人丧生。埃尔多安靠俄罗斯透露的情报,才逃过一劫。因此政变后,土耳其和俄罗斯的关系迅速升温。
此后土耳其政府开始指责美国包庇政变主使者居伦,并且要美国引渡元兇,美国对埃尔多安的要求不予理会,两国的关系由此跌入低谷。
第二,土耳其的奥斯曼梦想与美国的中东战略冲突。众所周知,伊朗喜欢在中东地区输出革命,以扩大自己的地区影响力。
可鲜为人知的是,埃尔多安一直有个恢复奥斯曼帝国的梦想,要知道奥斯曼帝国,可是横跨亚非欧的巨大帝国,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梦想埃尔多安这些年建立了一条横跨中东、北非建军事基地。
土耳其对此如何回应:
2015年,土耳其在卡塔尔建立了塔里克伊本兹亚德军事基地,2020年建立了哈立德伊本阿尔瓦利德基地,这是土耳其在中东的最大军事基地,甚至比陪森核美国人在卡塔尔的基地规模还大!
所以不管沙特还是美国都强烈要求土耳其关闭其在卡塔尔的军事基地,但埃尔多安一直充耳不闻。由于土耳其横跨欧亚的地缘优势,因此长久以来,美国一直非常看重土耳其这个春帆中东盟友,希望土耳其充当遏制苏联(俄罗斯)、以及伊朗在中东扩张的急先锋。
谁知,土耳其和俄罗斯眉来目去,2019年土耳其不顾美国多次警告,依然购买俄罗斯的S400防控系统,更是让美国人下了惩罚土耳其的决心。
F35作为世界上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在售的五代机,也是美国人手里的军售王牌,对一向和自己离心离德的土芦掘耳其,美国人自然要借机扣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