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一战二战土耳其死了多少人

一战二战土耳其死了多少人

发布时间: 2023-05-30 22:57:54

A. 20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包括国内国外的,不论大小),死伤多少人,二战有多少伤亡。

二战总计造成了约7千2百多万人死亡,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3.71%。估计在二战期间,经济损失有,13850亿美元.
中国,(只算一些影响巨大的战争9)
1900年多国联合维和战争
1905年东北日俄争霸战
1911年武昌战争
1914年日本德国山东战争
1916护国运动
1917护法运动
1924国民军反陈炯明
1926年北伐战争
1928年二次北伐战争
1930年中原大战
1931,918_128中日冲突
1931-1935反苏维埃战争
1937-1945中日战争
1946-1949内战
1950-1953朝鲜战争
1960-61中印边界战争
1979-1989中越边界战争
美国
1900来华维和剿灭拳匪
1900菲律宾治安战
1917-1918一战
1920-1926古巴战争
1941-1945二战
1950-1953朝鲜
1960猪湾登录
1963-1973越南柬埔寨战争
1990格林纳达事件
1990海湾战争
1992索马里事件
1990-1999斯拉夫内战干涉
2001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动
2003年二次海湾战争
2011年利比亚战争
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三战
中东
以色列一共五战.
两伊战争
英法对埃及干涉
欧洲
1900来华维和,
1902布尔战争英对荷兰移民
1907-1926土耳其崩溃战乱
1914-1918一战
1939-1945二战
1956年英法干涉埃及
1960-1980英法持续干涉非洲独立!
1979俄国征服阿富汗
1982英阿马岛战争
1990年参与海湾战争
1990-1999年参与南斯拉夫战争
以后参加了北约的多个战争行动!
非洲
打的太多,没法数了,比如塞拉里奥内战,刚果民主内战,利比里亚内战,卢旺达内战苏丹内战!拉丁美洲也有多场内战!

B. 关于一战二战的资料

1、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

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

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和意大利王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大德意志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2)一战二战土耳其死了多少人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宽恕,并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条件。

当欧洲国家决心翻过60年前那一页黑暗历史时,历史问题却仍然深深困扰着亚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对待历史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德国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对战争进行了彻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却百般抵赖,自战争结束以来竭力否认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质,歪曲给被侵略国及其人民造成的惨重灾难的历史事实。

C. 一战 二战有那些国家参战伤亡有多少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盟国军队死亡人数 澳大利亚: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国族做: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国和“自由法国”的武装力量: 210,000 希腊: 88,300 印度: 36,000 荷兰: 7,900 新西兰: 11,625 挪威: 2,000 波兰: 123,000 南非: 6,840 苏联: 8,668,000 英国: 264,000 美国: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意大利(从1943年起) 17,500 受袭击国家军队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20,000 比利时: 12,000 保加利亚(从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麦: 1,800 芬兰: 8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希腊: 88,300 印度: 24,300 卢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兰: 7,900 挪威:3,000 菲律宾: 27,000 波兰:123,000 罗马尼亚(从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轴心国军队死亡人数 保加利亚(到1944年至): 9,000 德国: 3,500,000 (包括德国军队中的奥地利人和苏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意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罗胡银马尼亚(到1944年至): 290,000 维希法国(Vichy France): 1,200 平民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100,000 奥地利: 125,000 比利时: 76,000 保加利亚: 10,000 中国: 18,00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麦: 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芬兰: 2,000 法国: 350,000 德国: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驱除出东欧国家的德国人: 2,000,000 希腊: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意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兰: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宾: 91,000 波兰: 5,680,000 罗马尼亚: 200,000 苏联: 18,000,000 英国: 92,700 美国: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其中,约有六百万为兆做衡犹太人。 总计平民死亡:约7589万人 总计人员死亡:约1亿3百万人

D. 两次世界大战共牵扯多少民众死伤多少人多少个国家战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Great War)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
战争的简介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
结果:协约国获胜
直接原因/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大约15亿人卷进战争
死亡(约数):1669万人=将士:900万+平民:700万
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英国
俄国
法国
塞尔维亚王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意大利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又称奥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轴心国阵营:
德国、日本、意大利。
仆从国: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克罗地亚、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维希法国、泰国、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同盟国阵营:
苏联、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缅甸、菲律宾、阿比西尼亚(即今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1940年6月法国沦亡后称自由法国)、厄瓜多爾尔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

E.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着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编辑本段]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熄灭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编辑本段]战争的过程
【西面战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惜,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君士坦丁堡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着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同盟国。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大事记(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美国崛起;中欧出现第二帝国;远东日本帝国的兴起;英法德三个海外帝国的扩张(从一八七〇年到这个世纪末,英国获得了土地四百七十五万四千平方英里,法国三百五十八万三千五百八十平方英里,德国一百零二万六千二百二十平方英里,比利时四十四万七千平方英里、而美国则吞食了残余的旧西班牙帝国)和南非黄金的大量涌出(从一八五〇到一八五三,世界黄金年产量从一百八十一万九千六百盎司,增到六百三十五万零一百零八盎司,以后一直稳定到一八九二年,然后在一九〇八年又迅速增加到二千一百五十二万九千三百盎司),使世界进入了战乱时代。德法英俄之间的合纵连横使世界性的冲突迫在眉睫了。
和历史惯例一样,冲突的近因通常都可以从上次战争(一八七〇——一八七一年)的结果中去搜寻。从普法战争结束直到俾斯麦被解除首相职务(一八九〇年)为止,他的政策都是稳定和确保德国已经赢得的和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一方面设法孤立法国,另一方面则设法维持德国与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一八七九年十月二日,他与奥匈帝国缔结了防御条约,就是所谓“两国同盟”。两年后法国占领突尼斯,又使俾斯麦获得了耍弄外交手段的机会。这一次的兼并使意大利大感不满,于是加入了两国同盟,而使其变成了“三国同盟”。这样的情形一直保持到一八八八年六月十五日,在这一天,霍亨索伦王室的威廉二世(一八八八——一九一八年)成为德国皇帝。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由于他的父亲腓特烈二世逝世,使他有了继承大统的机会。

F. 世界大战(即“一战”和“二战”)什么时候发生地点在哪人物是谁

一战 爆发时间 1914 8月4日 标志:英国对德奥宣战 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统治者:德皇威廉二世) 奥匈帝国(统治者:国王约瑟夫) 奥斯曼土耳其
vs协约国:英国 法国 沙俄(统治者:尼古拉四世 注:沙俄1916年开始节节败退,国内民众怨声载道,于是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克伦斯基政府上台,俄国继续参战但仍失败。随后十月革命爆发,无产阶级政府上台,列宁执政。随后退出了一战。) 美国(总统威尔逊) 日本(裕仁天皇) 比利时 中国(段祺瑞 注:中国一战前期中立,后期对德奥宣战,派了上万名劳工前往欧洲前线)
1911-1913:两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各国将土耳其的势力赶出了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各国相继独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波斯尼亚,希腊......
1914年:
6月:导火索: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了正在波斯尼亚访问的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
7月:奥匈帝国以此为由向塞尔维亚宣战。并于月底攻陷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8月初:觊觎巴尔干半岛的沙俄向奥匈帝国宣战。
与奥匈帝国结盟的德国向沙俄宣战。
与沙俄作为盟国的法国对德奥宣战。
德国开始进攻比利时,是英国感到威胁。
8月4日:英国对德奥宣战,一战正式爆发。
1917 4月 原本中立的美国因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伤及美国商船而对德宣战并出兵欧洲。

战事主要在欧洲,分东西两线 西线由英国法国联军与德国交战,地点最初由德国攻入法国境内,后期法国与英国军队反攻入德国本土。并且有美国参战。而且随后意大利反戈。东线由沙俄迎战奥匈帝国和德国,地点最初在奥地利与东普鲁士,后来德国攻入俄国东部。战线包括整个东欧。
其他战场:中东:英国对战奥斯曼土耳其。地点:中东各阿拉伯国家。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
亚洲:日本与1914年9月对德宣战,出动4万多人进攻青岛的德军。

二战 爆发时间 1939 9月1日 ,标志:德国入侵波兰 交战双方 轴心国:德国(希特勒) 意大利(墨索里尼) 日本(东条英机) 芬兰 保加利亚 匈牙利 罗马尼亚vs同盟国:美国(罗斯福) 英国(丘吉尔) 法国(戴高乐) 苏联(斯大林) 中国(蒋介石)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荷兰 菲律宾......

以战区划分:分为西欧战区,苏德战区,太平洋战区,北非战区,中国战区

西欧战区:1936年 德国,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将法西斯政党长枪党扶上台,西班牙从此由弗朗哥当政。
1938年 德国武装吞并奥地利
1938-1939 德国先强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的地区,进而占领其全境。
1939年 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波兰军队坚决抵抗,英法对德宣战,二战正式爆发。
1940年 4月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很快消灭这两国军队并占领其全境。
5月德国实行曼施坦因计划闪击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法国战役开始
6月 德国击溃英法联军并占领巴黎,法国over。
7月 德国与英国展开不列颠空战。
1943年 美英联军登陆西西里岛,随后进军意大利本土,意大利投降。
1944年 6月 美英盟军以及加拿大,自由法国军队从诺曼底登陆,很快解放
法国。进 军德国本土,最后与苏联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苏德战区:
1939年 11月 苏联入侵芬兰,苏芬战争爆发(俗称冬季战争)
1941年 5月 德国攻下希腊与南斯拉夫。
1941年 6月 德国向苏联全线进攻
6月-8月 德国 迅速占领斯摩棱斯克,基辅,兵临莫斯科城下。
10月 莫斯科保卫战打响
1942年 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5年 5月苏军与盟军易北河会师,该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北非战区:1936年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军虽顽强抵抗但由于装备落后而最终战败
被占。
1940 7月-8月 意大利进攻肯尼亚与苏丹,但在当地军队的抵抗下没有成功。
1940 12月 英军重创意大利军队。
1941年 3月 隆美尔率德军增援北非意大利军。
1942年 10月 巴顿率美军增援北非英军。
1943年 夏 阿拉曼战役
中国战区(中缅印战区):1931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1937年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入侵中国。
1937 年 8月 日军进攻太原与上海,太原会战与淞沪会战打响。
1938年 1月 日本军队进攻徐州,徐州会战打响。
1938年 6月 日军进攻武汉,武汉会战开始。
1939年 9月 长沙会战打响。
1939年 12月 日军进攻南宁,昆仑关战役开始
1940年 12月 日本进攻法属印度支那。
1942年 初 日军进攻缅甸,中国远征军入缅与英军协防缅甸。
1944年 7月 中国远征军攻克密支那。日军被赶出缅北。
1945年 1月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会师芒友。与此同时美英盟军
攻克仰光缅甸以同盟国战事胜利结束。
1945年 夏 中国军队反攻并收复柳州,与此同时敌后游击队也开反
攻。
太平洋战区:1941年 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与日本开战。
与此同时,日本向菲律宾,马来亚发起进攻。美军英军节节败退。
1942年 2月 日本占领新加坡,同时开始进攻荷属东印度。
1942年 3月开始 日军向盟国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战略岛屿,如关岛、威
克岛、俾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等地进攻,达
了建立空军前进基地的目的。
1942年 5月 日军进攻所罗门群岛,并开始进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珊瑚海战响。
1942年 6月 中途岛战役
1942年 8月 美军登陆瓜达卡纳尔岛,瓜岛战役开始。
1943年11月 美军发起吉尔伯特群岛战役(代号“电流行动”)并最终占领塔拉
瓦等岛屿
1944年1月至2月,美军连续组织“燧发枪”和“法警”作战,夺取了夸贾林、罗
伊岛—那慕尔岛、埃尼威托克诸环礁
..................
1945年 8月6日 9日 两颗原子弹。
1945年 8月15日 日本投降
1945年 9月2日 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二战结束

个人观点 以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凭个人知识逐字打出,如有不足,请多多指教,望支持,谢谢。

G.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各死亡多少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情况:协约国总士兵阵亡: 5497600人,同盟国总士兵阵亡: 3382500人,交战双方受伤总数:约1000万人,平民死亡总数:6493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情况:全世界一共约7000万人死亡,全世界一共约1.3亿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

(7)一战二战土耳其死了多少人扩展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果: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十四条和平宣言》,德、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关于告发及惩处欧洲各轴心国家主要战犯”的伦敦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从1945年开始对法西斯德国主要战犯进行了国际审判。

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由中、苏、美、英等11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从1946年开始在日本东京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进行了审判。《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及其司法实践,对战争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际法院于1946年在海牙设立。

H. 一战、二战的导火线、参战国数、卷入人口、军民伤亡、财产损失、战争费用各是什么

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协约国 英国、法国、俄国(因十月革命退出)、塞尔维亚、美国、比利时、中国北洋政府、日本、意大利(1915年5月,意大利望风使舵,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希腊、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南非、葡萄牙
同盟国阵营四大君主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一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德军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二战从此爆发。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中国 美国和美国海外属地 英国及其海外属地(含自治的南罗德西亚)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南非
印度帝国 加拿大 纽芬兰自治领(二战为独立自治领) 法国及其海外属地和保护国(1940年6月后为自由法国运动) 挪威 比利时和比属刚果 卢森堡 荷兰和荷属领地 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
希腊 波兰 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4月6日后) 苏联 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并入苏联)
韩国临时政府 蒙古人民共和国 巴拿马 菲律宾联邦 哥斯达黎加 多米尼加 萨尔瓦多 海地 洪都拉斯 尼加拉瓜 危地马拉 古巴 墨西哥 巴西 埃塞俄比亚 伊拉克(1943年起) 玻利维亚
哥伦比亚 伊朗(1943年9月起) 意大利王国(1943年十月起) 南斯拉夫民主联邦共和国(43年12月起) 秘鲁 利比里亚 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芬兰(1944年-1945年) 厄瓜多爾尔尔 巴拉圭 乌拉圭 委内瑞拉 土耳其 叙利亚 黎巴嫩 沙特 阿根廷 智利 Bahawalpur公国(印巴分治后加入巴基斯坦)
2、轴心国及其盟友
德国 意大利王国(1943年后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成为同盟国一方)和意大利属地 日本和日本属地(含朝鲜殖民地) 罗马尼亚(1944年8月后为罗马尼亚铁卫军组织的傀儡流亡政府成为同盟国一方) 匈牙利(1944年政变后为箭十字党组织的傀儡政府成为同盟国一方) 保加利亚(44年成为同盟国一方)斯洛伐克 克罗地亚 南斯拉夫(1941年3月25日-4月5日) 芬兰 泰国(1942年起) 伊拉克(1941年5月间) 伊朗(1941年8月间) 维希法国及其海外属地 丹麦(德国控制下的半傀儡国) 西班牙(非交战国,曾派出军队参与东线对苏联作战)
(以下为轴心国建立的傀儡政权)
阿尔巴尼亚(1943年9月前为意大利控制的半傀儡国,之后为德国控制的傀儡国)伪满洲国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及其前身的一系列中国地方傀儡政府 蒙疆自治政府 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缅甸傀儡政府 菲律宾第二共和国 越南帝国(45年3-8月) 老挝王国 柬埔寨王国 黑山王国
塞尔维亚救国政府 品都斯和马其顿公国 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挪威傀儡政府
荷兰纳粹党内阁 希腊傀儡政府 俄罗斯民族解放委员会 白俄罗斯中央拉达 洛科特共和国(Lokot,位于俄罗斯库尔斯克附近的傀儡自治共和国) Banat自治邦(塞尔维亚内部的日耳曼人聚居区自治实体) 立陶宛自治政府 爱沙尼亚自治政府 拉脱维亚自治政府 乌克兰民族解放委员会
一战大约有15亿人口卷入战争,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3千多万人,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800多亿美元。
二战约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2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6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6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3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9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4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7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7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1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