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为什么要杀赛义夫
Ⅰ 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十战之仇是怎样的
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十战之仇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国,罗马鹰旗倒下,国祚长达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彻底灭亡。
1469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与拜占庭帝国末代公主索菲亚结婚。伊凡三世正式宣布莫斯科公国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并以拜占庭双头鹰为国徽。
第一次俄土战争:
为取得黑海的出海口,彼得大帝亲政后发动了对土耳其帝国的远征,在土耳其帝国与克里木汗国的拼死抵抗下,彼得大帝的远征徒劳无功。
第二次俄土战争:
1696年,在吸取第一次远征的教训后,彼得大帝发起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二次远征。本次战争,俄国夺取了亚速要塞及附近地区,为向黑海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次俄土战争:
1711年,彼得一世率兵亲征土耳其,却陷入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国军队的重围,最终战争以俄国放弃亚速要塞而告终。
第四次俄土战争:
1735年,俄国大破土耳其帝国,迅速攻占亚速要塞,但是,在瑞典的威胁下,俄国被迫放弃扩大战果。
第五次俄土战争:
1768年10月6日,土耳其帝国主动对俄国宣战,此时俄国在女皇叶卡捷琳娜统治下国力强盛。俄国名将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大破土军,控制了克里木汗国,夺取了刻赤海峡附近地区。
第六次俄土战争:
1787年,土耳其帝国再度对俄国宣战,依然是俄军所向披靡。俄国正式吞并克里木汗国,俄国国界向土耳其一方大大推进。
第七次俄土战争:
1806年,在拿破仑的支持下,土耳其再次对俄国宣战。此时俄军主力要应对拿破仑,只能派出偏师抵抗土耳其。但在巴格拉季昂和库图佐夫的指挥下,俄军偏师击败了土耳其,俄国从土耳其手里获得比萨拉比亚和西格鲁吉亚。
第八次俄土战争:
1828年4月26日,俄国对土耳其宣战,在俄军的进攻下,土耳其军队依然不堪一击。依然西方列强的干涉,土耳其与俄国求和、避免了亡国的命运。
第九次俄土战争:
为控制黑海、吞并土耳其,俄国挑起战争。1854年,为避免俄国全面吞并土耳其,英法介入战争、全力支持土耳其。在英法的打击下,俄军惨败,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俄国被迫签订城下之盟。
第十次俄土战争:
1877年4月24日,俄国以支持塞尔维亚、黑山为名义,再度向土耳其宣战。腐朽的土耳其军队无力抵抗俄军,只能依靠英国与奥匈帝国的干涉而苟延残喘。在将巴尔干半岛变成势力范围后,俄国见好就收,与土耳其议和。
Ⅱ 谁知道关于“亚美利亚大屠杀”的资料
亚美尼亚大屠杀
1915年4月24日傍晚,在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数百名亚美尼亚社会领导人被政 府围捕并杀害,这一事件是对亚美尼亚种族实施大规模屠杀的前兆。接下来发生的惨剧,是20世纪第一起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据亚美尼亚方面的史料记载,1915年至1923年期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亚美尼亚人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政策,导致150万亚美尼亚人死亡。
19世纪中期,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气数将尽。奥斯曼帝国把国家分裂归咎于亚美尼亚等民族与外部势力勾结,决定“攘外必先安内”。一战时任土耳其内政部长的塔拉特·帕夏说:“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亚美尼亚问题,就必须从肉体上消灭亚美尼亚这个种族。” 1914年,奥斯曼帝国主动与德国结盟,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一员。战争期间,德国向土耳其提供了军事援助。土耳其人在战争中要与基督教国家俄国交战,由于担心国内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会揭竿而起,站在敌人一边,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制定了一项灭绝人性的屠杀亚美尼亚人的残暴计划。
1915年初,奥斯曼土耳其政 府开始逐步清除国家军队里的亚美尼亚人,发配他们去当筑路工或苦力,直到劳累而死,甚至被枪杀。一些亚美尼亚人还被迫在临死前自掘坟墓。 1915年4月24日傍晚,政 府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杀害居住在伊斯坦布尔的亚美尼亚政治、文化精英。因为这些人很可能是反种族灭绝运动的组织者。 截至1915年5月,这一地区亚美尼亚男性人口已经被消灭殆尽。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政 府下令将所有亚美尼亚人驱逐出境。事实上,“驱逐”只是一个相对好听的借口。在这次事件中,成千上万名妇女、儿童和老人被迫离开家园,徒步跋涉数百英里。一路上,很多人由于疾病和饥渴横尸荒野,其他人则被军队组织的“屠宰营”残忍杀害。年轻的亚美尼亚妇女被卖到土耳其人家里做奴役,更多的亚美尼亚人在这场暴行中被吊死、枪杀,甚至烧死。无数婴儿被活活摔死,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则被毒死,连教堂也被夷为平地。少数逃过一劫的亚美尼亚人来到了叙利亚北部,被送进肮脏的难民营,随后又被发配到沙漠,干渴而死。
1915年5月底,土耳其中央下令将全部亚美尼亚族裔“押运”到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地带。流亡者中的妇女或低龄儿童被掠为奴隶,其余的在历经劫掠、屠戮之后,抵达叙利亚时已不足原先数目的20%。而在那里等待他们的依然是无止境的饥饿、疾病和劳碌。两个月后,同样的命运也落在土耳其西部省份的亚美尼亚人头上,他们的遭遇与东部的亚美尼亚人一模一样:精英人物先被斩杀,残余人口又被强掳。而且,在押运过程中,闷罐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大规模使用。沙漠中,土耳其政 府沿幼发拉底河建立了25个集中营,70万人被不断地从一个集中营转运到另一个集中营。直到1916年4月,这些集中营最终被一个个“清扫”干净,最后的幸存者也被斩草除根。
1915到1918年间,大约有100万亚美尼亚人被杀害,这是土耳其当局筹划的种族灭绝政策的一部分。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与会各国代表强烈谴责了屠杀亚美尼亚人的罪行,迫于国际压力,土耳其法院依据其国内法缺席审判了屠杀事件的肇事者,包括前内阁部长和政党领袖,并将肇事者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土耳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民族主义运动,结果,幸存下来的亚美尼亚人又有一大批惨遭杀害。截止到1923年,又有数十万亚美尼亚人被杀戮。 希特勒曾说过:“现在还有谁会谈起亚美尼亚人的灭绝?”
种族大屠杀之后,幸存下来的几万名亚美尼亚人来到世界各地定居,他们的后代今天依然生活得很好。1922年,大屠杀的元兇塔拉特·帕夏在柏林被大屠杀幸存者亚美尼亚人所罗门·特利里扬刺杀。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经过多年努力通过了《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以下简称《防灭公约》)。公约第一条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灭绝种族行为,不论发生于平时或战时,均系国际法上的一种罪行,承允防止并惩治之。”
亚美尼亚位于外高加索南部,与土耳其东部接壤,在历史上曾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据亚美尼亚方面的史料记载,1915至1923年期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政策,导致150万人死亡。
亚美尼亚人提出“大屠杀”的根据是由两位着名的历史学家撰写的人称“蓝皮书”的一份报告,题目是“奥斯曼帝国时期亚美尼亚人受到的遭遇1915-1916年”。“蓝皮书”有150处引用了“大屠杀”证人的表述,称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镇压始于1877年的俄罗斯-奥斯曼战争之后。报告中有如下的描述:大屠杀之前,亚美尼亚男子和他们的家庭往往会接到被驱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们被驱逐的目的地和时间。如果有人不到规定地点的话,奥斯曼政府的安全部队就会搜查他的家,然后把他投入监狱,最后在不通知他们家属的情况下就把这名“犯人”转移到摩苏尔或者巴格达的一家监狱。被关押的这些亚美尼亚人的结局通常是几百个人一组地被用链条绑在一起,然后带到空旷地带执行大屠杀……
奥斯曼士兵在搜查亚美尼亚村庄时,还会告诉亚美尼亚妇女,如果她们和穆斯林男子结婚、改信伊斯兰教的话,就可以免遭被驱逐的命运。尽管如此,还是有数万名亚美尼亚妇女被迫踏上了迁徙之路,成千名亚美尼亚妇女在途中因饥饿、缺水和传染病而丧生。
作为“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的证据之一,当时奥斯曼帝国内政部长帕夏给迪亚巴克尔省长发的一份电报经常被引用。电报说,得知最近一段时间来,你省不加区分地对亚美尼亚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实施大屠杀计划。情报表明,在马尔丁已经有700名亚美尼亚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间被带出城外后,像羊一样遭到割喉杀害,估计目前已经有2000人死于这场屠杀。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会扩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马上停止这种可能对公众舆论产生坏影响、并可能威胁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为!
联合国、欧洲议会、比利时、法国、希腊和俄罗斯均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称这宗屠杀为“违反人性的罪行”。
联合国于1978年将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欧洲议会20年来也一直在提“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在去年10月6日公布的“土耳其进展报告”中谈到了这一问题,希望土耳其政府就此问题与亚美尼亚达成协议,这为在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谈判中提出这项要求埋下伏笔。
去年12月15日,就在决定正式启动与土耳其的入盟谈判前两天,欧洲议会通过了一个谴责土耳其实施大屠杀的报告。英国、法国等国家纷纷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对亚美尼亚人犯下的“大屠杀”史实。
其中,法国巴黎市议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巴黎市竖立一尊高6米的青铜雕像,纪念1915年“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死难者。这项决议是在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一项关于“法国公开承认奥斯曼帝国在1915年屠杀了生活在帝国境内的150万亚美尼亚人”的决议后作出的。
国内看法 两派观点不一
塞利姆是土耳其海峡大学的老师,近15年来一直在研究奥斯曼帝国档案。他表示,当时亚美尼亚人有组织的武装反抗是事实,也没有人否认他们和俄罗斯人的合作。但另一方面,不管法律上怎么定义,“有计划的灭绝”是存在的。研究发现,那些亚美尼亚人被从这片土地上赶走,并踏上没有希望的旅途。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塞利姆认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是一个道德责任。
对于政府提出的由土耳其、亚美尼亚两国历史学家来共同调查研究的说法,塞利姆和其他一些学者认为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档案馆不是实验室,两国历史学家本来就是有倾向性的,让一方来说服另一方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相反,双方受到的伤害可能更深。
塞利姆同时建议开放与亚美尼亚之间的边界,边界打开了,两国关系自然而然地就会正常化。
另有一派认为奥斯曼帝国历史上不存在种族屠杀一说,其代表人物是土耳其历史学会会长尤素夫教授。
尤素夫表示,亚美尼亚人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不和与冲突早在1881年就开始了,期间受到了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干涉。翻开这个时期的档案就可以发现,在阿纳托利亚东部的亚美尼亚人在俄罗斯人的支持下,对穆斯林村庄发动了袭击,其后又开始了大规模的起义。
面对这种情况,奥期曼帝国决定把亚美尼亚人驱逐到其他地方。尤素夫教授称,开始时,新教徒、天主教徒、寡妇和儿童不在被驱逐之列。南部阿达纳市的2.5万名亚美尼亚人只有1.7万人被驱逐,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历史上并不存在“亚美尼亚大屠杀”。至于迁徙过程中的死亡现象,尤素夫把它归咎于疾病,称有20万人死于疾病。
主动出击 强硬策略进行“全球斗争”
1923年推翻奥斯曼帝国后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一直坚决否认“大屠杀”一词,指称当时处于种族动乱时期,双方互有伤亡。土耳其方面还表示奥斯曼帝国也留有官方文献,证明在1916—1917年间,土耳其人也遭到亚美尼亚人屠杀,死亡人数在50万人左右,因此拒绝向亚美尼亚政府及人民道歉。
当来自美国、欧盟等方面的压力加大时,土耳其决定主动出击,采取强硬的新策略。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4月13日发表声明认为,一些外国议会怀着政治目的对有关奥斯曼帝国亚美尼亚族人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作出决定(通过“亚美尼亚大屠杀”法案),是对一个事实尚未弄清的历史问题作出决定,这是不公正的。
土耳其议会在即将递交给英国议会的信中,要求英国议会宣布“蓝皮书”只是一个宣传材料,不能作为历史资料。这封信将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所有550名议员签名后递交给英国议会。
土耳其总参谋部也宣布,将向公众公开所拥有的近1000个文件。这些文件有奥斯曼语、土耳其语和英语3种语言,主要包括1914―1918年期间奥斯曼帝国政府部门之间的一些文书往来。
另外,土耳其副总理兼外长居尔也在4月13日举行的议会会议上发表讲话称,土耳其将采取新策略进行“全球斗争”,还历史以真相。“历史不会原谅那些在‘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上毫无根据地谴责土耳其的人。”
而就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举行会议的当天,亚美尼亚外长奥斯卡尼扬发表讲话指出,在“种族灭绝日”90周年之际,土耳其本应该更加慎重的,但它却采取了反击态度。他说,土耳其不仅想单独篡改历史,还想把它灌输给其他国家。
与两国政府针锋相对的态度所不同,土耳其和亚美尼亚两国人民却希望尽早解决问题,发展两国关系。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0.9%的土耳其人和62.7%的亚美尼亚人都希望两国开放边境。
新华网苏黎世10月10日电(记者 刘国远)亚美尼亚外长纳尔班江和土耳其外长达乌特奥卢10日在苏黎世签署了关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并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协定。
双方签署的协定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和开放封闭多年的共同边界确定了时间表。按照协定,两国还将建立一个共同委员会来调查和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不过,协定还须经过双方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法国外长库什内、欧盟负责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等专程前来参加这次被认为是“历史性的”签字仪式。
亚美尼亚自1991年独立以来一直没有和土耳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双方主要在所谓的“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上存在分歧。“亚美尼亚大屠杀”是指1915年至1917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150万亚美尼亚人死亡的事件。土耳其历届政府均否认这是大屠杀事件。另外,在亚美尼亚同阿塞拜疆的领土争端中,土耳其一直站在阿塞拜疆一边。土耳其还于1993年关闭了与亚美尼亚的边界,以示对阿塞拜疆的支持。
在瑞士调解下,亚土两国于8月31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开始为建立外交关系而进行政治磋商。
同题报道: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段秀杰):土耳其外长达乌特奥卢和亚美尼亚外长纳尔班江10日晚在瑞士经济中心苏黎世签署有关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和平协议,这意味着两国间将结束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敌对关系。
当晚签署的和平协议包括两个协议,根据第一个协议两国将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在协议经本国议会批准生效后两个月内开放共同边境;根据第二个协议两国将成立由历史学家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共同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发生的所谓“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
协议签字仪式由瑞士外交部长卡尔米-雷伊(女)主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法国外长库什内以及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事务高级代表索拉纳均出席了仪式。
由于在所谓“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上存在分歧,土亚两国一直没有建立正常外交关系。2008年7月以来,两国就改善关系问题在瑞士举行多轮秘密谈判。今年下半年,这一谈判取得突破,两国最终决定于本月10日在瑞士签署和平协议。
Ⅲ 151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萨菲王朝为什么发生战争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萨菲王朝的伊朗都信奉伊斯兰教,是中世纪西亚地区的两个大帝国,但由于派别不同,争夺宗教统治权和争夺两河流域领土的斗争十分激烈。萨菲王朝奉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则信奉逊尼派。在土耳其帝国内部有许多什叶派教徒,萨菲王朝利用自己的代理人在安纳托利亚四处活动,鼓动叛乱反对逊尼派奥斯曼人的统治,对土耳其构成威胁。1513年,土耳其苏旦塞利姆一世残酷镇压了什叶派教徒的叛乱,屠杀5万之众,并乘机对伊朗的萨菲王朝发动了战争。
Ⅳ 卡扎菲的次子赛义夫活了下来,为何土耳其又发出对他的追杀令
赛义夫是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的次子,跟土耳其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什么会遭到土耳其的追杀?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利比亚内战开始说起。
2011年,利比亚反对派在西方煽动下,发生了颜色革命,推翻了卡扎菲政权,利比亚从此陷入动乱之中。
民族团结政府见状喜出望外,紧紧抓住土耳其这个救命稻草,并且许诺只要自己渡过难关、一统天下;作为回报,利比亚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双方可以让土耳其主导开发。
土耳其是中东军事强国,介入后形势急转直下,胜利天平向民族团结政府倾斜,胜利在望的国民军被打得落花流水。
虽然民族团结政府在土耳其支持下收复大片失地,但国民军不甘心失败,在俄罗斯支持下进行反击,取得了一定胜利,利比亚局势又进入胶着状态。
在此情况下,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的次子赛义夫给普京写信,表示愿意加入哈夫塔夫的国民军,向国民政府开火。
卡扎菲虽然臭名昭着,但他在利比亚经营几十年,还有很多死党,赛义夫对于他们还有很大号召力;一旦赛义夫加入国民军,对穆兄会主导的民族团结政府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所以一向想侵吞利比亚油气资源的埃尔多安,就对他发布追杀令。
土耳其的追杀令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因为赛义夫不是逃犯,虽然在2015年7月28日一审被判死刑,但当天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又通过大赦法案对他进行了赦免;因此土耳其没有理由剥夺人家的生命。
不过赛义夫目前处于俄军保护之下,土耳其的阴谋想要达逞也绝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