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土耳其和希腊哪个军舰厉害

土耳其和希腊哪个军舰厉害

发布时间: 2023-07-02 10:43:25

⑴ 希腊打得过土耳其吗

希腊的国力和军力都比土耳其差很多,领土面积和人囗更是无法与土耳其相提并论,如果不是北约罩着,希腊早被土耳其灭了。

⑵ 黑海海峡为什么完全被土耳其所控制,而不是被希腊掌控

因为土耳其以前很强,就把黑海海峡给占了。虽然希腊也想占,但是终究还是打不过土耳其,所以只能干看着。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强大起来,一举占领了黑海海峡。当时的土耳其是真的猛,把中东和非洲打了个遍,把很多国家都打服了,连以战力着称的欧洲各国,都被占了不少国家,就算是俄罗斯毛子,也只能和奥斯曼帝国打一个平手。自然,黑海海峡也落入了奥斯曼帝国的手中。虽然后面起了不少波折,黑海海峡也易主过,但是最后兜兜转转黑海海峡还是回到了土耳其手中,然后一直控制到今天。

⑶ 二战土耳其海军有哪些军舰

土耳其有首发大中锋--战列巡洋舰(原德国戈本号)塞利姆苏丹号(后改名严厉号,直到71年才拆解),还有替补大中锋图尔吉特雷斯号战列舰(原德国勃兰登堡级前无畏舰魏森堡号),1910年出售给奥斯曼土耳其海军,但是于1938年解体。

巡洋舰:阿布杜拉哈米德二世号,1908年改名哈米迪耶号,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1903年建造的防护巡洋舰,1918年改为训练舰,48年破烂的哈米迪耶号被解体。
阿布杜拉马吉德号,1903年改为梅奇蒂埃号,美国威廉克朗普船厂1901年建造,一战中被沙俄缴获,后又被德国夺回归还土耳其,27年进行现代化改进,饱经风霜后于47年退役解体。

驱逐舰:阿达特佩级2艘(阿达特佩号、科察特佩号),意大利1931年为土耳其建造,1800吨,32节,4门120MM炮,6具533MM鱼雷,2舰于50年退役
提那兹特佩级2艘(提那兹特佩号、扎菲尔号),意大利1931年为土耳其建造,阿达特佩级的微小改进型,2舰于57年退役
德米尔黑萨尔级2艘(德米尔黑萨尔号、苏尔坦黑萨尔号),英国41年建造的I级驱逐舰,土耳其原定购4艘,英国扣下2艘自用,无常号战沉,天使号45年归还土耳其

鱼雷艇:海鸥级3艘(海鸥、隼、海雕),31年意大利建造

鱼雷艇海鸥号

⑷ 奥斯曼帝国的海军是怎样组建起来的其战斗力如何为何不是俄军对手

俄土战争(Russo-Turkish Wars)是指17-19世纪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此外双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通常也被认为是第11次俄土战争。俄土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
[编辑本段]战争背景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上半叶所进行的战争,旨在结束奥斯曼帝国和克里木汗国对俄国的侵略,合并十三世纪被蒙古入侵占的黑海北部沿岸地区,取得黑海出海口。这是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十八世纪下半叶起,俄土战争的起因是:围绕东方问题的国际矛盾尖锐化;土耳其企图对乌克兰和黑海沿岸国进行报复,俄国依靠受奴役、信奉基督教的各族人民日益蓬勃开展的反对奥斯曼帝国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力图在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巩固自己的势力。
[编辑本段]战争年代列表
第一次俄土战争 (1676年-1681年)
第二次俄土战争 (1686年-1700年)
第三次俄土战争 (1710年-1713年)参见大北方战争
第四次俄土战争 (1735年-1739年)
第五次俄土战争 (1768年-1774年)
第六次俄土战争 (1787年-1792年)
第七次俄土战争 (1806年-1812年)
第八次俄土战争 (1828年-1829年)
第九次俄土战争 (1853年-1856年)参见克里米亚战争
第十次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
第十一次俄土战争 (1914年-1918年)参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详细介绍
17~19世纪俄国为向黑海和巴尔干地区扩张而同土耳其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初期战争主要限于俄土两国之间,战区集中在巴尔干、克里木、高加索等地、当时中国的土尔扈特部也曾加入战争。19世纪后,引起欧洲一些国家干预。俄土战争多次发生,其中重要的有10次:
第一次俄土战争(1676~1681)
1676—1681年的俄土战争是在乌克兰同俄国重新合并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入侵乌克兰而引起的。土耳其反对重新合并。它在1672—1676年的波土战争中占领了波多利亚,尔后又依靠右岸乌克兰的盖特曼多罗申科的支持,企图统治整个右岸乌克兰。1674年,左岸乌克兰的盖特曼萨莫伊洛维奇被选为乌克兰的总盖特曼。1676年,多罗申科率部1.2万人占领了盖特曼都城奇吉林,企图借助于土军恢复自己的统治。为防止这一事态,俄国—乌克兰联军在萨莫伊洛维奇和罗莫达诺夫斯基的指挥下,于1676年春渡过第聂伯河,包围了奇吉林,并于8月2日攻克该城,俘获多罗申科。在奇吉林远征(1677、1678)期间,俄国—乌克兰联军与土耳其鞑靼军争夺奇吉林的斗争仍在继续进行。
1679—1680年,萨莫伊洛维奇和罗莫达诺夫斯基率领的俄国—乌克兰联军依靠新筑起的伊久姆鹿砦防线,击退了克里木鞑靼人的多次袭击。土耳其由于未能达到目的,被迫于1681年1月23日签订了巴赫奇萨赖和约(1681),承认左岸乌克兰与俄国的重新合并。俄军和乌克兰军联合作战,是战胜土耳其鞑靼军的重要原因。
根据1667年1月俄国、波兰签订的《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俄国攫取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包括基辅)。1672年土耳其为争夺乌克兰,进攻波属乌克兰夺取了波多利耶。1676年,土耳其利用乌克兰统领P.D.多罗申科进攻俄属乌克兰。土耳其战败。根据1681年1月俄土《巴赫奇萨赖和约》,确定第聂伯河为两国边界。
第二次俄土战争(1686~1700)
1686—1700年的俄土战争是俄国反对奥斯曼帝国侵略的斗争的继续。这次战争是在俄国加入反土“神圣同盟”之后爆发的。战争过程中俄军进行了对克里木的远征(1687、1689)和对亚速的远征(1695—1696)。
1686年俄国加入由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组成的反土同盟。1687、1689年,俄军在V.V.戈利岑公爵统帅下,对克里木进行了两次远征。1695、1696年彼得一世两次远征亚速。由于俄瑞战争迫近,以及其它盟国与土耳其缔结了和约,俄国政府也同土耳其缔结了君士坦丁堡和约(1700)。这次战争的结局是: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属俄国。根据1700年7月俄土《君士坦丁堡和约》,亚速划归俄国。战争证明俄军必须进行改革。
]第三次俄土战争(1710~1711)
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后,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逃入土耳其境内(见北方战争)。1710年俄土战争爆发。1711年,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鞑靼军队的重围。最终以俄国的失败告终。俄国被迫放弃亚速,拆毁亚速海沿岸的工事。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
第四次俄土战争(1735~1739)
俄国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取胜后,于1735年向土耳其宣战,目的是夺取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1735—1739年的俄土战争是在1733—1735年的俄波战争之后由于俄土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引起的。1736年5月31日,米尼赫元帅的第聂伯河集团军攻占彼列科普,然后又占领克里木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赖,但由于瘟疫流行,粮秣和饮水不足,俄军被迫撤回乌克兰。俄军拉西将军指挥的顿河集团军,在布列达利海军中将的顿河区舰队的支援下,于1736年6月30日攻占亚速。1737年7月顿河集团军在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锡瓦什湖,在萨尔吉尔河交战(1737)中击溃了克里木汗的军队。7月13日,第聂伯河集团军攻克奥恰科夫。同年,奥地利参战,但奥军屡战屡败。为了接应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的奥军,俄军于1739年初向摩尔达维亚展开进攻,使战争发生了转折。8月,第聂伯河集团军在斯塔武恰内战役(1739)中击溃土军。根据摩尔达维亚代表团的请求,摩尔达维亚并入俄国。俄国面临瑞典入侵的威胁,而盟国奥地利又退出战争,不得已而同土耳其签订了贝尔格莱德和约(1739)。根据1739年 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在1735—1739年的俄土战争中,强渡复杂水障碍(锡瓦什湖和克里木的琼加尔渡口)的经验丰富了军事学术。
第五次俄土战争(1768~1774)
1768—1774年俄土战争是由奥斯曼帝国侵略俄国和反对俄国在波兰扩大势力而引起的,由俄国武装入侵波兰而引起,是俄国取得黑海出海口斗争的继续。9月25日(10月6日),土耳其在法奥两国支持下对俄宣战。俄国将戈利岑将军的第1集团军(8—9万人)从基辅调往霍京,将鲁缅采夫将军的第2集团军(约3.5万人)调到第聂伯河与顿河之间的地带应战。1768年12月,克里木汗卡普兰—格来的军队(7—8万人)侵入乌克兰领土。俄军第2集团军将其击退,前出到亚速海,封锁了克里木。在多瑙河战区,戈利岑与20万土耳其军作战,在对霍京的两次进攻失利后,被迫于1769年6月率部撤回德涅斯特河。11月,土耳其驻军由于缺少给养,放弃了霍京。第1集团军在新任指挥官鲁缅采夫的指挥下向雅西展开进攻,于10月7日占领该城;第2集团军(由帕宁将军指挥)沿南布格河作战。1769年7月,海军上将斯皮里多夫的分舰队从波罗的海驶入地中海参战。
在1770年的战争中,第1集团军在里亚巴亚墓地附近及拉尔加河和卡古尔河河畔击溃了土耳其军(参见卡古尔河战役)。俄国分舰队在爱琴海的出现,促进了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统治的起义。在切什梅海战(1770)中,俄国分舰队击溃了土耳其舰队,从而保障了自己在爱琴海的制海权,并完成了对达达尼尔海峡的封锁。9月,俄军攻占了宾杰里要塞,7—11月,相继夺取了伊兹梅尔、基利亚、布拉伊洛夫和阿克尔曼(别尔哥罗德—德涅斯特罗夫斯基)。1771年,第1集团军在多瑙河区舰队的协同下,于2月占领了久尔久(朱尔朱),3月封锁了图尔恰和伊萨克恰要塞。多尔戈鲁科夫将军的第2集团军在亚速海区舰队的协同下,于6月25日攻下了彼列科普,并占领了克里木。
奥军推进到俄国边境之后,俄第一集团军(约4.5万人)转入积极防御。该集团军分3个集群在1000公里的正面上作战,从6月到10月多次击退土军优势兵力(12万人)对多瑙河左岸的进攻。俄国舰队在地中海的胜利,促进了埃及和叙利亚的阿拉伯人1771年反土起义的爆发。俄国在陆战和海战中的胜利迫使土耳其于1772年5月30日在久尔久同俄国签订停战协定。11月12日,俄国又同克里木汗萨希布—格来缔结条约,规定克里木脱离土耳其,成为俄国的保护国(1783年克里木汗国完全归属俄国)。
1773年的战事是在巴尔干战区进行的。6月,鲁缅采夫集团军渡过多瑙河,包围了锡利斯特拉要塞。5—6月,苏沃洛夫将军的一支部队多次成功地袭击(搜索)了图尔图凯。但由于兵力不足,鲁缅采夫集团军被迫撤回多瑙河彼岸。9—10月,俄军攻打瓦尔纳和舒姆拉(舒门),均未获战果。
1774年6月,鲁缅采夫率俄军5.2万人强渡多瑙河。6月20日,俄军(苏沃洛夫一个军和卡缅斯基将军一个军,近2.5万人)在科兹卢贾附近击溃土军4万人。萨尔特科夫的部队(1万人)在图尔图凯附近击溃土军1.5万人。鲁缅采夫所部封锁了舒姆拉、鲁什丘克(鲁塞)和锡利斯特拉诸要塞,其先头部队越过了巴尔干。在这种形势下,俄土双方于7月24日签订了小凯纳尔贾和约(1774)。和约确认俄国在这次战争中的胜利,保障俄国自由进入黑海。
在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中,陆军和海军的战略协同、强渡大的水障碍(布格河、德涅斯特河、多瑙河和锡瓦什湖)、山地进攻、夺取要塞等方面的经验丰富了俄军的军事学术。在此次战争中鲁缅采夫创建了利曼桨船区舰队(见多瑙河区舰队),用以配合陆军完成战斗任务。战斗过程中,被广泛采用的不是线式战斗队形,而是新的疏开式战斗队形——师、团方阵,以及与步兵(猎骑兵)散开队形相结合的纵队。军队的实战经验写入了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所着教范和守则。
根据1774年7月俄土《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汗国宣告“独立”,并于1783年并入俄国版图。
第六次俄土战争(1787~1792)
1787—1792年的俄土战争是由于土耳其推行复仇计划而引起的。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木,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属地,授权土耳其检查通过海峡的俄国商船。俄国拒绝了这一最后通牒。土耳其出动了20万军队和一支强大的舰队(战列舰19艘、巡航舰16艘、轻巡航炮舰5艘)对俄开战。俄军统帅部展开了两个集团军:叶卡捷琳娜集团军(8.2万人,由波将金元帅指挥)和乌克兰集团军(3.7万人,由鲁缅采夫元帅指挥),以及克里木军和库班军,此外,还有黑海舰队(军舰24艘,由海军少将沃伊诺维奇指挥)。1787年8月21日,土耳其舰队的大部兵力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的俄国护卫舰发起攻击。9月13日夜,土军700人在金布恩沙咀登陆,但被俄军击溃。
10月12日,土耳其登陆兵(5千人)在炮火掩护下在金布恩附近登陆,但遭到苏沃洛夫军的急剧突击,几乎被全歼。1788年战局初期,奥地利加入俄国一方参战,并派出科布尔格斯基亲王率军2.6万人开赴摩尔达维亚作战。战局进程中,俄军围攻并夺取了霍京和奥恰科夫要塞。在奥恰科夫要塞攻坚战中,舰队起了重要作用。在1789年的战局中,乌克兰集团军(后联合为南方集团军,由波将金指挥)在比萨拉比亚对宾杰里等要塞展开了争夺战。1789年8月1日,苏沃洛夫将军指挥的5000俄军和一个奥地利军(1.2万人,由科布尔格斯基亲王指挥)在福克沙尼击溃奥斯曼巴夏的一个军(3万人)。9月22日,俄奥联军(2.5万人)在苏沃洛夫的指挥下,勒姆尼克河畔一战,击溃了土耳其宰相优素福的十万大军。但波将金却未乘胜向多瑙河对岸发展进攻,而仅限于占领宾杰里、哈吉别伊(今敖德萨)和阿克尔曼诸要塞。在黑海和地中海,俄国捕船队在土耳其舰队交通线上采取行动。1790年战局中,波将金又是集中主力围攻要塞,而不是在野战中歼灭土军。土耳其统帅部将主要突击方向转向黑海高加索沿岸,令巴塔尔巴夏率部4万人开往阿纳帕要塞地区攻取库班,并准备在克里木登陆。俄军黑海舰队在海军少将(自1790年3月起)乌沙科夫指挥下,在锡诺普海域、刻赤海峡和坚德拉岛海域的海战中接连实施突击,击败了土耳其舰队。9月8—9日坚德拉岛一战,俄国舰队再次获胜。南方集团军在舰队的协助下占领了基利亚、图尔恰和伊萨克恰诸要塞。向卡巴尔达进攻的巴塔尔巴夏一个军也被击溃。9月,奥地利单独与土耳其缔结和约,致使俄国的处境恶化。尽管如此,俄国仍向多瑙河发动了进攻。1790年12月22日,苏沃洛夫所部以强大攻势一举攻克土耳其坚固设防的伊兹梅尔要塞(参见伊兹梅尔战役)。在1791年的战局中俄军取得了巨大胜利。6月15日,库图佐夫将军所部强渡多瑙河,在巴巴达格附近击溃土一个军(2.3万人)。7月9日,俄军主力(列普宁元帅指挥)在默钦战役(1791)中重创土军。7月3日,古多维奇将军所部在西高加索攻克阿纳帕。俄军在陆战和海战中的胜利,以及8月11日乌沙科夫在卡利亚克里亚角击溃土耳其舰队的胜利加速了雅西和约(1792)的签订。
1787—1792年的俄土战争中,陆军和海军在战略和战术上协同作战的新经验丰富了俄军的军事学术,纵队与散开队形相结合的战术和围攻要塞的战法得到了发展。对于俄军的先进经验,苏沃洛夫在《致胜的科学》这一军事着作中作了总结。
1792年1月,俄土签定《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木和格鲁吉亚。这次战争俄国作了充分准备,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获得了黑海不冻的出海口。
第七次俄土战争(1806~1812)
1806—1812年的俄土战争是土耳其在拿破仑一世的支持下发动的。土耳其企图用战争进行报复,因为当时俄国正与法国(1805—1807)、伊朗(1804—1813)进行激战。这场战争的起因是,1805年签订的关于俄国船只自由通过海峡的条约遭到破坏,以及土耳其擅自更换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公国大公。对此,俄国政府于1806年11—12月派米赫尔松将军的摩尔达维亚集团军(4万人、150门火炮)进驻土耳其傀儡控制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多瑙河哥萨克军转到了俄国方面。12月30日,英国站到了俄国一边,其舰队企图控制达达尼尔海峡两岸工事和埃及沿海,但未成功。
自1807年2月,谢尼亚文海军中将指挥的俄国分舰队,以捷涅多斯岛为基地,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并在达达尼尔海战(1807)和阿索斯海战(1807)中战胜了土耳其舰队。在巴尔干和高加索两战区,俄军也多次击败土军。英俄反土联盟解体后,1807年8月俄国与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但1809年春又战火重燃。在高加索战区,俄军与阿塞拜疆民军和格鲁吉亚民军协同作战,将土军逐出波季(1809)和苏呼米卡列(苏呼米)(1810),并攻占了阿哈尔卡拉基要塞(1811)。普罗佐罗夫斯基元帅率俄军8万人(1809年8月起由巴格拉季昂将军指挥),在拥有140艘舰船的多瑙河区舰队的配合下强渡了多瑙河,相继夺取了伊萨克恰、图尔恰、巴巴达格、默钦、伊兹梅尔、布拉伊洛夫等要塞。1810年5月,俄军在新任总司令卡缅斯基将军(同年2月任命)的指挥下,占领了帕扎尔吉克、锡利斯特拉和拉兹格勒诸要塞。在9月7—8日日巴蒂纳战役中,土军(10万人)失败。9月,鲁什丘克要塞和久尔久要塞的守军投降。1810年10月29日,俄军发动突然袭击,攻占洛维奇(洛夫恰),但未能久留。1811年1月28日(2.10)再次攻克该城。
1811年初,由于俄国面临拿破仑军入侵的威胁,多瑙河集团军之一部调往西部边境。俄军兵力几乎减少一半(4.6万人、218门火炮),由库图佐夫指挥(1811年3月起)。库图佐夫运用这部分兵力,在7月4日鲁什丘克战役(1811)中和12月5日斯洛博齐亚战役中大破土军,迫使其投降,打赢了这场战争。接着,库图佐夫又巧妙地运用外交策略,迫使土耳其在布加勒斯特和约(1812)上签字。和约确定比萨拉比亚和西格鲁吉亚并入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前夕,拿破仑失去了土耳其这一盟友。
经过1806—1812年的俄土战争,俄军在陆海军的战略协同作战方面,以及在夺取要塞、包围敌人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经验,丰富了俄国的军事学术。俄国目的是夺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主战场在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土耳其战败。根据1812年5月俄土《布加勒斯特和约》,俄国攫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把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
]第八次俄土战争(1828~1829)
1828—1829年的俄士战争是欧洲列强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领地的斗争所引起的。当时,奥斯曼帝国严重的国内危机由于希腊民族解放革命战争(1821—1829)而进一步加深。俄、英、法联合舰队为保卫希腊自治权而在纳瓦里诺海战(1827)中击败土埃联合舰队之后,土耳其苏丹获悉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便撕毁了俄土两国以前缔结的所有协定,并于1827年12月宣布对俄进行“神圣战争”。1828年4月26日,俄国向土耳其宣战。俄国将维特根施泰因元帅的集团军9.5万人调到多瑙河战区,迎战侯赛因巴夏的15万军队;将帕斯克维奇将军的军(2.5万人)调到高加索战区厂迎战5万土耳其军。
维特根施泰因集团军于5月7日越过国境,经过一个月的战斗,占领了多瑙河各公国,强渡了多瑙河。10月11日,俄军从陆上和海上发起联合攻击,攻下瓦尔纳。帕斯克维奇军越过国境之后,于7月5日攻占卡尔斯要塞。7—8月间,高加索军各部队在地方民军的支援下占领了阿尔达甘、阿哈尔齐赫、波季和巴亚泽特诸要塞。在1829年战局中,双方战斗激烈,力争主动。6月11日,季比奇将军指挥的俄军(1.8万人)在库列夫恰附近的战役中击溃了兵力比自己多一倍的土耳其军,并于6月30日占领锡利斯特拉。7月,季比奇率部1.7万人越过巴尔干地区,向阿德里安堡(埃迪尔内)挺进。8月20日,该城守军投降。俄军继续向南发展进攻,伊斯坦布尔(君土坦丁堡)岌岌可危。在高加索,俄军于7月9日攻占埃尔祖鲁姆,前出到特拉布宗。俄军在两战区获胜,主力逼近伊斯坦布尔,舰队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并在黑海土耳其沿岸一带游弋,这些情况迫使土耳其政府于9月2(14)日签订了阿德里安堡和约(1829)。
1828—1829年的俄土战争对于改进军队的指挥工作,对于陆海协同动作的组织都发生了影响,同时,积累了夺取要塞和进行野战的经验。战役的诸要素得到了发展。
经过多次俄土战争,俄国保住了南乌克兰、克里木、比萨拉比亚及高加索的部分领土,并在黑海沿岸牢固地树立了自己的地位。俄国利用希腊独立战争,进一步南下,再次蹂躏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后经保加利亚直逼君士坦丁堡。根据1829年9月俄土《亚得里亚堡条约》,俄国获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岛屿和黑海东岸,土耳其承认格鲁吉亚、伊梅列季亚、明格列利亚并入俄国。
[编辑本段]第九次俄土战争(1853~1856)
即克里木战争(又译克里米亚战争,详见该词条)。1853年俄国借口“圣地”问题,发动的对土战争。根据1856年《巴黎和约》,俄国把比萨拉比亚南部归还摩尔多瓦,实行黑海中立化,禁止外国舰队通过海峡。
第十次俄土战争(1877~1878)
这是一场奥斯曼土耳其与俄国及其盟友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源自于俄国希望打开通往地中海的通路,并且解放生活在巴尔干半岛,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使他们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来。
1877年,俄国利用巴尔干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战争,打着“解放”的旗号,对土宣战。俄军在罗马尼亚军队的配合下,攻克普列文;在保加利亚军队的支援下,连克索非亚和亚得里亚堡,兵临君士坦丁堡。由于英国干涉,俄国未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海峡。根据1878年3月《圣斯特凡诺条约》,建立一个由俄国“保护”的庞大的保加利亚公国。英奥两国反对该和约。有关各国在1878年6~7月召开了柏林会议,重订和约。根据柏林和约,俄国重新获得比萨拉比亚南部,在亚洲获得巴统、卡尔斯、阿达等地。保加利亚及塞尔维亚在战后脱离了土耳其的控制,两国视这次独立为第二次建国。这场战争也为罗马尼亚王国完全独立提供了机会,尽管罗马尼亚从未像其它巴尔干国家那样被奥斯曼帝国所统治,他们仍将此战视为罗马尼亚独立战争
战争最后结局
俄国扩大了疆域,南部边界伸展到黑海,西部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东部边界越过高加索山脉。

⑸ 达达尼尔海峡之战的经历

1914年,日后的英国首相当时英国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下了一招臭棋,他以一战爆发为由把两艘土耳其人已经付清全款的超无畏舰在交付当天“征用”走了。虽然英法两国曾经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帮助土耳其抵抗过死敌俄国,但如今这三个国家都在协约国阵营,土耳其苏丹正犯愁是要掺和这场群架还是当围观群众的时候英国人却来了这么一出背信弃义的闹剧--两艘价值七百七十万英镑的超无畏舰是土耳其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搞来撑门面表达发奋图强理想的形象工程,英国人这么干让土耳其人的脸丢到太平洋去了。同年八月,德国的地中海分舰队被英国人追得走投无路,一脑袋躲进伊斯坦布尔,而后精明德国人居然顺水推舟把包括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在内的数艘军舰连人带船送给了土耳其海军,彻底把苏丹的芳心打动了。土耳其人后来不但加入了同盟国阵营,更是大方地把相当一部分的军队指挥权交给了德国人。可以说,正是丘吉尔先生和德国人一起把土耳其推进了同盟国阵营。1914年10月,土耳其封锁了协约国通过达达尼尔的航线,跟英国人彻底翻脸。为了两艘超无畏舰把拥兵百万的土耳其推到对手的阵营,海军大臣丘吉尔先生的智商是需要不少人重新认识的。
估计在土耳其倒向同盟国之前,丘吉尔就考虑要拿土耳其人开刀了---征用土耳其的宝贝军舰正是为了给自己的计划找个好借口。他在1914年9月就向首相提交了从海路进攻土耳其的计划,建议夺取加里波利半岛,而后杀进马尔马拉海,直接威胁伊斯坦布尔,或者叫做君士坦丁堡--这个名字更合基督子民们的胃口。但当时整个英国只有他一个人对土耳其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其他的英国人都把目光盯在西线和德国的鏖战中。直到另一头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发来求援信--这个俄国的末代沙皇是个很彻底的败家仔,战争一爆发,他便响应英法的召唤向德国发动进攻,却忘记掂量自己有多少斤两,第一批出发的俄军甚至有拿着冷兵器的。结果体制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的俄国人被新锐的德国陆军在坦能堡一顿胖揍之后领着追兵把战火烧到境内来了。同时,俄国在高加索和土耳其也打了起来。两线作战的沙皇撑不住了,写信要求协约国对自己“英勇”进攻德国的举动给予“报答”,信里饥不择食地说明这种报答是“某种对付别处土耳其军的牵制行动,海军的或陆军的都可以。”
英国人是有求必应的,尤其是这种引狼入室的要求,丘吉尔本来被束之高阁的计划被迅速付诸实施。这个计划的关键就在于加里波利半岛,它犹如一只土耳其人从东北方向伸进爱琴海的靴子,从鞋底开始到小腿部分与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的形成了细长的达达尼尔海峡,最窄的“鞋跟”部分仅有不到两公里宽,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之后便进入了土耳其的内海马尔马拉海,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就建在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上。一旦加里波利半岛失手,伊斯坦布尔就将暴露在英法海军的舰炮射程之内。英国人这份热情高涨的计划终于把沙皇从饥不择食的状态中拉了回来,断然拒绝了丘吉尔提出的南北夹攻土耳其的建议---伊斯坦布尔又名君士坦丁堡,信奉东正教的沙皇们历来自称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是第三罗马,君士坦丁堡可是东正教徒们嫡出正溯的圣地,让新教徒或者天主教徒染指君士坦丁堡都将是对“第三罗马”最大的侮辱。撇开宗教单从地缘政治上考虑,与其让如日中天的英国人分享君士坦丁堡日后威胁自己富饶的南方,俄国人不如让老迈的奥斯曼帝国继续在这里苟延残喘。
即使北边的俄国人按兵不动,丘吉尔仍然坚持要单干。但这个固执的英国人只是个政客,他只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到了加里波利的价值,至于如何夺取它,他是一窍不通的。更可悲的是前面讲到过---除了丘吉尔,之前英国人对这里没有兴趣,包括英国的将军们。虽然对达达尼尔海峡和加里波利半岛的情况两眼一抹黑,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萨克维尔.卡豋上将依然觉得只要协约国的海军力量一出现在加里波利,土耳其人将不战自溃。
在卡豋上将的指挥下,由11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16艘驱逐舰、7艘潜艇、一艘飞机运输舰组成的英法联合舰队在2月19日就杀到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炮击这里的土军炮台,并派了数量有限的步兵上岸毁坏了部分土军撤离后留下的岸炮。虽然第一天的进攻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但由于没有派飞机校对目标,布置在纵深区域的土军堡垒并没有被摧毁,在卡豋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土耳其人鼓起勇气反击了。
第一个倒霉的是最前沿的扫雷渔船,或许是日不落帝国的荣耀让这些人脑袋不清醒,这些英国渔民驾驶拖网渔船径直杀向了海峡的蜂腰处--土耳其人重兵防守的恰纳卡莱。结果可想而知--英国渔夫们的自杀式裸奔受到了土耳其大炮的热烈欢迎。而后埋伏在半岛沿岸制高点的土耳其士兵突然开火,前面上岸的英国登陆部队恰好正在攀岩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被击溃退回海上。土耳其人并不准备束手就擒,况且他们身后还有德国人---由德国顾问团指挥的土耳其第一、第二集团军已经开赴海峡两侧,而海峡里则按照德国顾问的计划密密麻麻地布置了十道由300多颗水雷组成的封锁线---在达达尼尔海峡这种狭长水道中水雷是最有效的非对称武器。
卡豋上将在发现大英帝国的米字旗没能起到他想象中那种让土耳其人望风而逃的威力之后立刻就病倒了,据记载是因为“长时间紧张”。丘吉尔先生一定没有想到这位大英帝国的海军上将体质这么差,但上将不行了就换中将上,约翰.罗德贝克中将接过了指挥权。很快,不到一个星期,事实就证明卡豋上将病得是多么急流勇退且恰到好处。3月18日,罗德贝克同志把舰队开进达达尼尔海峡继续和土军用大炮对轰。一开始顺利得不得了,因为有飞机进行火力校对,仅一个早上沿岸的土军炮群就被打哑了,毕竟这些几万吨的大家伙不是吃素的,为首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拥有十五英寸(381毫米)的主炮,没有任何土军堡垒能受得了这种怪物的轰击。然而到了下午情况忽然急转直下,英法舰队不知不觉跑进了土军的雷区,虽然之前扫雷艇清理过这一带,但一条土军小木船在前一天又来这里布了一批水雷。更不幸的是走在舰队前面的扫雷渔船在遭到土军炮击之后竟然自己掉头跑了,估计是前些天在雷区受的惊吓太大,英国渔夫不准备再为那些躲在厚钢板后面皇家海军当替死鬼。法国人率先中标,老式战列舰布韦号在返航的时候触雷,难以理解的是它触雷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边开边沉,最后带着舰长和六百余名船员一起沉没了。之后触雷的是英国人的不屈号和不可抗拒号,达达尼尔海峡舰队的旗舰不屈号战列巡洋舰触雷后撤出战场搁浅在博兹加岛附近,老式战列舰不可抗拒号则在沉没前拉了一个同伴垫背,同为老式战列舰的海洋号在试图去拖带它时触发了第四枚水雷,两舰则相继沉没。人们都没有料到布韦号、不可抗拒号和海洋号三艘前无畏舰在水雷面前居然如此外强中干。相反不屈号战列巡洋舰倒是体现出了比较强悍的生存能力。但不管怎么说,用几万吨钢铁数百万英镑打造的高科技大家伙被这么几颗猥琐而便宜的老式水雷弄得如此狼狈,大英帝国的脸丢大了,为了避免剩下的面子也跟着沉到海里去,罗德贝克赶紧下令幸存的舰只撤回爱琴海。
不过倔强的英国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发现单纯依靠海军无法夺取海峡之后决定海陆一起上,搞一次陆海军联合战役。但从加里波利半岛的什么位置登陆?英国陆军部没想好,他们任命的登陆部队统帅伊恩.汉密尔顿爵士是个着名的诗人,在诗歌方面造诣颇高,诗人一接到任命就激情四射地行动起来,他冲进书店买了一本君士坦丁堡的旅游指南,跟一本1912年的土耳其陆军操典一起放进包里就走马上任了。和手忙脚乱的诗人将军一样,他的部队也是陆军部七拼八凑来的,七万八千名来自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和法国的士兵陆续抵达战区,其中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军队被称为澳新军团。这两个英联邦国家的军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非常骁勇,比本土的英国陆军厉害多了。如果没有这些勇敢的士兵,英国人会输得更加难看。
协约国舰队休整和集结登陆部队用了四十八天,期间隔海相望的希腊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出动三个师协助英法进攻加里波利。这份热情立刻招致沙皇俄国的强烈反对,沙皇不但自己不肯出兵策应加里波利的英法联军,而且绝不容许希腊染指土耳其。说来也在理,希腊这么一个几十年前刚刚脱离奥斯曼土耳其独立的东正教小国万一真跟着英法混成君士坦丁堡的征服者,沙皇做为“东正教的庇护者”面子往哪搁?为了沙皇的面子,兵力本来就不足的联军还是回绝了希腊的热情,不过他们依然相信少了希腊这点兵力并不影响自己摧枯拉朽般地夺取眼前这个小小的半岛。
这段时间里土耳其人在德国人的指导下有充裕的时间来布置它的防御体系。为了此次战役土耳其组建了拥有八万四千人的第五集团军,并将原来的第一集团军驻扎在半岛区域内的兵力也划归第五集团军,全部由德国名将奥托.利曼.冯.桑德斯指挥,桑德斯敏锐地判明了协约国的进攻方向,利用加里波利半岛多山的复杂地形挖掘了大量的壕沟工事,并增强了炮兵火力。而此时英国人却连一张加里波利准确的地形图都还没搞到。
鉴于本方对战场地形极度不熟悉这个客观现实,诗人将军汉密尔顿异想天开地布置了一个充分发放前线官兵主观能动性的的登陆计划,他只大致安排了登陆方向—澳新军团从北路、英军从南路、法国部队则佯攻海峡另一侧,具体登陆场由前线指挥官“自由选择”。于是数万登陆部队在只有大致方向不知道登陆地点和登陆时间的情况下被派了出去。北路澳新军团的指挥官威廉.伯德伍德爵士认为夜间发动进攻能够起到奇袭的效果,而南路的亨特.维斯顿将军却觉得白天进攻比较有利于舰队的火力支援。在无线电已经普及的1915年,这两位指挥官却在相隔仅有几十公里的两个地方各自为战,在没有通知友军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登陆。4月25日,澳新军团在位于加里波利半岛的鞋尖位置赛迪尔巴希尔登陆,由于夜间光线严重不足,大批登陆部队在还没有到达海滩前就开始迷路抓瞎,土耳其人这个晚上却没有打瞌睡。伯德伍德爵士即兴选择的登陆场居然是一块两侧都是悬崖的狭窄绝地,登陆兵力无法展开,大批人员和物资被限制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狭长滩头。土耳其人居高临下的炮击从澳新军团登上海滩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盟军的偷袭变成了强攻,澳新军团拥挤的滩头阵地成了一块巨大的活靶子,每一发土军炮弹都能卷起不少士兵的血肉。天亮前整个登陆场已经堆满了尸体和伤兵,所幸的是海上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英法舰队在天亮之后压制了土耳其人的炮火,缓解了澳新军团的困境,一些伤兵得以撤离滩头,同时也给土耳其人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到黄昏时分,双方的死伤人数就超过了五千人,其中澳新军团的伤亡占了其中的一半。之后这块登陆场成为了整个加里波利战斗最惨烈的地方,上万澳新军团将士埋骨于此。英勇的士兵和惨烈的伤亡让两国人民难以忘怀,十年之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都把登陆的这一天定为法定假日,称为“澳新军团日”。
到了第二天,已经有一万六千多澳新军团的官兵登陆,但由于土耳其人占据了制高点,联军没有能力扩大登陆场,反而是得到增援的土耳其人加强了炮击力度,登陆部队只能就地寻找山洞和弹坑来躲避炮火,伤亡人数不断上升,战线却推进得极慢。当面的土耳其军队是由穆斯塔法.凯末尔上校指挥的第19师,凯末尔应该是很多中国人唯一认识的土耳其人,他因后来领导了凯末尔革命被称为“现代土耳其之父”,如今土耳其但凡有阅兵或者游行,第一个抬出来的就是他的画像。凯末尔当时虽然已经参加了反政府组织,却没有在国家被入侵的时候倒打一耙,反而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他的第19师在后面的几天里与澳新军团开始了以不断死人为代价的僵持,双方一边用大炮对轰一边努力挖掘工事,伤亡数字不断攀升。由于土军占据了有利地形,虽然火力远不如有舰炮支援的澳新军团,但伤亡却和对手差不多,基本上一个换一个。这个结果对于联军而言是彻底的失败,当年的八旗兵在八里桥如果能跟英法联军取得这样的交换比,别说圆明园不会被烧,指不定到1915年都满清能混成列强了。
5月5日,桑德斯觉得在炮弹横飞的沙滩上已经趴了十天的联军应该精神崩溃了,于是命令土军发动反攻,但没有想到这些来自南半球的牛仔们在挨了十天炮击之后依然精神抖擞,脱离防御工事的土耳其军队显然不是澳新军团的对手,反攻的土耳其人被迅速击溃,但澳新军团在第二天乘胜追击的时候又被躲回工事的土耳其人挡了回来,双方不得不回到几天前的状态。
海上的战斗也很热闹,这里的主角是德国潜艇U21号,它在爱琴海两天之内搞掉了两艘英国战列舰。这条潜艇是德国海军历史上的一段传奇,它之前曾经闯进大英帝国的内海爱尔兰海一连击沉三艘商船之后旁若无人地开到海岸边上,用艇上的舰炮轰击岸边的一个英军机场,大胆程度让交战双方都大跌眼镜。5月25日U21长途奔袭4000多海里,在夜里偷偷溜进位于希腊角的协约国海军锚地,等到天亮才升起潜望镜挑了艘最大的英国战列舰凯旋号下手,仅用一条鱼雷就把凯旋号击沉。而后U21居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潜行到沉没的凯旋号旁边坐底等候,英国人的巡逻艇、驱逐舰在锚地折腾了一天都没有找到它。待到第二天U21又浮上来挑了另外一艘战列舰尊严号发射了艇尾的鱼雷,把尊严号也击沉了,至此U21才趁乱离开。在英军重重警戒的海军锚地,U21用两天时间两条鱼雷击沉了两艘英国战列舰后全身而退,彻底羞辱了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U21的艇长奥托.豪森也成为了德国海军的偶像。当然,英国潜艇也曾经有过战绩,在达达尼尔分舰队到达土耳其之前的1914年12月,英国潜艇B11曾经成功穿越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的土军封锁线,击沉了土耳其人的古董铁甲舰马苏迪号,不过从军舰价值上看,马苏迪号已经下水40多年了,十艘马苏迪号也比不上一艘凯旋号战列舰。
在遭受U21重创之后,英国海军终于承受不了这样巨大的舰船损失。之前的5月12日巨人号战列舰被土耳其鱼雷艇偷袭得手,再加上U21的战绩,协约国在达达尼尔海峡共损失了六艘战列舰。而后来跟德国公海舰队的大决战日德兰海战也才损失了三艘战列巡洋舰和三艘巡洋舰。5月底,海军这些大家伙们彻底没了继续呆在达达尼尔的勇气,撇下还在滩头苦战的陆军灰溜溜地离开了。也在这个月,海军大臣丘吉尔下台。
虽然丘吉尔下台后自愿下放到法国前线体验生活,但其实丘吉尔先生最应该去的是他魂牵梦绕的加里波利,在那里,他倡导这场“海陆军联合”奇袭登陆并没有随着他的下台而结束,而是演变成和西线一样的战壕战,双方的步兵连续数月在堆满尸体的烂泥里毫无意义地反复厮杀,所有的进攻和反击在到达对方的战壕跟前时都是乏力的。虽然8月份英军在苏弗拉湾开辟了一个新的登陆场,但仍只得到了一条无法推进的战线和一连串新的伤亡数字。很难理解协约国为什么在舰队撤离之后不但坚持将登陆部队留在半岛上继续伤亡,而且还不断向半岛加派军队。任何人都清楚:离开了舰炮的火力支援,协约国夺取半岛的希望比原来更渺茫了。战壕中的士兵已经明白这是一场没有希望的消耗战,僵持期间双方逐渐变得不那么以命相搏,很多距离仅有几十米的战壕时常心照不宣地停火数天,甚至还互相朝对方的战壕内投掷香烟和牛肉罐头等补给品表达友谊。但地中海干热的夏天让远道而来的协约国军队苦不堪言,痢疾等传染病开始迅速在战壕中传播起来,而舰队的离开也削弱了滩头阵地的医疗救治力量,战场上发生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随之而来的秋冬季节则是长时间的暴风雨天气,充沛的雨水甚至冲塌了双方的临时工事,数百名士兵被塌方的战壕活埋。僵持的战线和恶劣的气候让加里波利半岛变成了一个不断吞噬生命和物资黑洞。在1915年结束之前,陆续登陆的50余万协约国军队伤亡了59%,而土耳其方面则有25万人伤亡。
到了1915年底,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丘吉尔先生的战略意图已经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了。协约国在达达尼尔海峡的笨拙表现先是把旁边的保加利亚恶心到德国那边去,而后德国和保加利亚在巴尔干的联手又把做为协约国前进基地的希腊搞得意乱情迷,也有了倒向德国的苗头。担心后院起火的协约国被迫撤离战场。诗人将军汉密尔顿对从这个原本应该让他获得史诗般胜利的战场中撤离显得非常不满,他认为“撤离将会损失一半以上的部队”。很明显,汉密尔顿准备轰轰烈烈敲锣打鼓地“体面撤退”。所幸陆军部派了查尔斯.门罗将军来接替他指挥部队撤离。近代史告诉我们,英国人在撤退方面的天赋是无人可以企及的,从12月19日开始,在门罗将军的指挥下,21天的撤离行动有条不紊无声无息人员伤亡极少,土耳其人在几天后还在向空无一人的协约国阵地开炮开枪和扔手榴弹,全然不知对手已经坐船远去。这些应付了事的炮弹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下半年半岛上的战斗是多么乏味无聊和缺乏目的性,以致土耳其人在开火前根本不想知道准心里有没有敌人。
1916年1月9日,当最后一船协约国士兵离开加里波利半岛,这场伤亡总数超过50万的无谓屠杀终于结束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它结束得比一战早得多。
整个事件都是丘吉尔海军大臣拙劣的表演啊,损失了2个国家+6条战列舰+25万大军......德国人只是送出去2跳军舰给了盟友做“军援”而已!

⑹ 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时候,为何希腊要做担保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希腊政府和中国的关系非常的好,所以才会以国家的名义来担保瓦良格号。所以在随后希腊遭受了严重的债务违约的时候,中国也积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也是两个国家一直以来的深厚友谊所导致的。而且当时的北约国家并不希望中国拥有瓦良格号,但是受制于国际法的影响,并不能对于中国采取什么不利的措施,所以才会在一些关卡上积极的做一些小动作。

当然西方国家这么干预中国的瓦良格号,主要是因为他们害怕中国发展航母力量来针对这些曾经欺负中国的国家,所以他们才会积极的阻碍中国的经济以及军事发展。但是中国是一个和平崛起的国家,不会给任何的国家造成威胁。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17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1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0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09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4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0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2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1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77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