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土耳其为什么会坐大
㈠ 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是如何向欧洲扩张的
首先,乌尔罕苏丹不断派遣士兵越过海峡进入拜占廷,有时他们在色雷斯地区和君士坦丁堡城郊抢劫财物,有时则应拜占廷皇帝的邀请,帮助拜占廷军队作战。总之,他要以各种借口呆在欧洲,扩大影响并等待时机完成征服计划。当时,约翰六世也极需要土耳其人的骁勇善战的才干,为了满足土耳其人,他花光了国库的积蓄,甚至将莫斯科大公捐赠的用来修复圣索菲亚教堂的金钱也支付给了土耳其人。
其次,乌尔罕苏丹利用拜占廷的困境,以帮助拜占廷为名进兵欧洲。他曾于公元1348年、公元1350年、公元1352年和公元1356年四次大规模增兵,其中最大的一次(1352年)人数在两万左右,从而使色雷斯南部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每次派兵,乌尔罕苏丹都是一举两得,一则他要求与拜占廷皇帝订立协议,迫使后者提供金钱和承认对色雷斯部分城市的占领,二则又为他的军事扩张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
最后,乌尔罕致力于建立进军欧洲的军事基地。以前,奥斯曼土耳其人大多是经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色雷斯南部地区,因此,位于海峡欧洲一侧的加里伯利城就被确定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基地。乌尔罕曾多次进攻此城,都因城池坚固而未果。因此,乌尔罕要顺利达到目的,就必须攻下加里伯利城。
公元1354年,乌尔罕的机会终于来了,色雷斯南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当地居民纷纷逃离,奥斯曼土耳其军队乘着大好时机占领整个地区,在地震废墟上重新修建城墙和堡垒,并在加里伯利城驻扎大批军队,囤积大量给养。从此,这里就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军欧洲最重要的战略中心和军事基地。
㈡ 昔日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为何会沦为列强们瓜分的对象
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地域非常的大,所以需要统治的民族就非常的多,在被统治的民族里面,除了土耳其人不被剥削之外,其他的统治民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剥削,所以让整个帝国的经济出现的非常不均匀,一旦老百姓贫富差距过大,就会激起不平等人们的反抗,因为不想一直受剥削压迫,就需要站起来抵抗统治阶级,其实这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人们在面对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就会兴起反抗的心理。
其实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会落得被瓜分的结局,是由社会当中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和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所以一个国家的强大是非常重要的,在统治的时候还要采取对的方法。
㈢ 奥斯曼帝国领土很大,为什么土耳其很小
奥斯曼帝国强盛时期的15、16世纪欧洲英法德奥俄这些列强还没有真正崛起,所以有很大扩张空间。在不断的军事入侵下领土不断扩大,但进入19世纪后土耳其开始衰落(欧陆德法奥俄崛起,奥斯曼土耳其在列强挤压下不好混啊),二次世界大战跟德国混造成大量领土损失(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及其小弟们都被众多国家群殴)。所以今天的土耳其领土相比奥斯曼帝国时期小了很多。希望采纳^ω^谢谢!
㈣ 领土广袤的奥斯曼土耳其怎么衰落的,是怎么一步步被肢解的
辉煌的奥斯曼帝国在19-20世纪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当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意味着它作为砧板上的肉的命运以无法改变。
5、海峡被其他国家管理。黑海海岸基雷松之东、艾尔新疆、木施以西、比特利斯及凡湖以南归亚美尼亚;包括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两旁的“海峡地区”成为非军事区,但协约国拥有对该地区的军事行动权。美、英、法、意、日、俄六国组成“海峡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内航运、灯塔管理及领航等事宜;原属奥斯曼之阿拉伯及伊拉克地区领土割予英、法两国,成立新的保护地。其中卡拉塔施及马尔丁以南归叙利亚,摩苏尔以南归伊拉克。
㈤ 土耳其的扩张是怎么回事
土耳其的扩张是14世纪兴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国家为掠夺土地和财富对外进行的侵略战争。其结果是在亚洲、欧洲和北非洲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起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霸权。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我国北方游牧的突厥人。5世纪时,突厥人居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6世纪中期,突厥成为横亘亚洲北部的大国。经过6—7世纪隋、唐对突厥的战争,突厥国破灭,领土并入唐朝版图。1055年,在中亚游牧的一支塞尔柱突厥人以古代波斯为中心形成塞尔柱国家,塞尔柱国家曾繁荣一时。突厥人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和安纳托利亚。1299年,突厥部落的一支奥斯曼人成立独立的国家,即奥斯曼国。长期以游牧为生的奥斯曼人此时开始向农业定居生活过渡,并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分封采邑。1324—1360年奥尔汉统治时期,开始形成真正统一的奥斯曼国家。奥斯曼国家从建立之日起就不断对外扩张,直到16世纪建成庞大的帝国,达到奥斯曼帝国的极盛时期。
土耳其长达200多年的对外征服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360—1402年,经过两位皇帝的西征东讨,奥斯曼国土面积扩大了数倍。第二阶段是1451—1512年,奥斯曼由于帖木儿的侵略曾一度中衰。经过内战和对西方基督徒的战争又复强大起来。这一时期奥斯曼帝国灭了拜占庭,占领了巴尔干,完成了安纳托利亚的统一。第三阶段是1512—1571年,奥斯曼帝国处于极盛时期,建成地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但盛极而衰,帝国对外征战受挫,开始走下坡路。
1360年,穆拉德一世即位后立即着手组织对巴尔干的征战,因为此时的巴尔干形势对自己十分有利。拜占庭帝国日薄西山,治权不超过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一隅土地;巴尔干的重要国家塞尔维亚面临分裂;保加利亚自1330年被塞尔维亚战败后元气未复;在地中海东部和海峡地区有巨大经济政治利益的威尼斯和热那亚经常处于明争暗斗之中。
1363年,穆拉德一世攻占埃迪尔内,接着又占领保加利亚的普洛夫迪夫。惊恐之下,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组织联军反击,但在1364年的马查河战役中被人数处于劣势的奥斯曼军队击溃。此后的东南欧各国更抵挡不住土耳其人的攻势,节节败退。1389年6月,6万奥斯曼军队同由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匈牙利、瓦拉几亚、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人组成的10万联军在科索沃原野(塞尔维亚东南部普里什蒂纳城附近)进行决战。战役开始,塞国的拉扎尔公爵率军紧逼土军,酣战之际,塞国封建主米洛奇·奥比利奇潜入敌营杀死穆拉德一世,其子巴耶塞特接替指挥。战斗异常激烈,最终以联军惨败而告终,许多将军被俘并遭杀害。科索沃战役结束了多瑙河以南地区对土耳其的抵抗,塞尔维亚沦为奥斯曼附庸。
穆拉德在位30余年,使其国土面积扩大了5倍。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生气勃勃的军队,在向西扩张中几乎所向无敌。同时,他也是一位政治家,用联姻等手段扩大了在亚洲的领土。他为日后土耳其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他的儿子巴耶塞特一世即位后,把扩张的主要精力转向东方,数年之内疆土已达幼发拉底河上游。这时,西方国家的封建主和教会意识到东方“异教徒”的威胁,开始发出团结抗敌的呼声。1396年,他们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十字军,参加者除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领导的匈军、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军队外,还有来自英、法、意、德、捷等国的骑士,总数在6—10万之间。十字军分两路进攻奥斯曼国土,9月初在尼科波尔会合,准备攻占该城。24日,土军在此以南4—5公里处占领阵地,把步兵配置在高地上,并以木栅掩护,轻骑兵在步兵之前,重骑兵位于高地之后。十字军纪律败坏,傲慢轻敌。法国骑士不待整个军队做好战斗准备就向土耳其弓箭手展开猛攻。土弓箭手故意后撤,将法国骑兵引入步兵阵地,使其遭受重大损失。尔后,土重骑兵由两翼夹击法国骑士,将其击溃,接着又各个击破其余部队,大败十字军。被俘的近万基督徒除重金赎回24人外均被杀害。尼科波尔战役巩固了奥斯曼在多瑙河以南的统治。1393年起,奥斯曼人开始对君士坦丁堡持续围攻,迫使拜占庭帝国同意在城内修建穆斯林区、清真寺,任命伊斯兰法官,对奥斯曼的年贡增加到1万金币,奥斯曼在君士坦丁堡近郊有驻军权。此时正大力扩张的帖木儿与奥斯曼人在小亚细亚相撞。1402年在原野会战,奥斯曼军队大败,国王巴耶塞特和一个儿子被俘。从此奥斯曼在亚洲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为争夺王位发生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