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土耳其为什么被洗劫成鬼城

土耳其为什么被洗劫成鬼城

发布时间: 2023-07-14 00:48:13

❶ 曾经热闹非凡,如今已经沦落到“鬼城”的四个地方是哪里

首先是俄罗斯的阿卡玛拉,曾经这座城市非常的繁荣,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都是,但是后来由于战争等等原因,现在已经是一座鬼城。阿卡玛拉以前是一个人数非常多的城市,后来由于战争过后引起的经济衰退,大量的人被迫背井离乡,去到了更加适合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这座城市也就逐渐的被荒废了,到现在,阿卡玛拉已经没有人在这里生活了。

最后一个是美国的博迪,这座城市在以前美国的西部可以说是非常的繁华,因为附近有金矿,充斥着很多的淘金者。但是后来,金矿逐渐枯竭,也就没有淘金者来这里了,曾经十分繁华的一个美国西部小镇,也就逐渐的没落了,大量的人搬离这里,博迪变成了一座鬼城。

❷ 君士坦丁堡是被那个国家灭亡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最后毁灭

当时的东罗马面已经十分衰微,被奥斯曼帝国侵占越来越多的土地。1453年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周边地区,以及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部分。

其衰落的原因有:

1、在经济上受到威尼斯的挟制。失去了海关收入,帝国在商业方面的垄断地位也逐渐丧失。

2、几次十字军东征,西欧来的士兵肆虐城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突厥人兴起,蚕食鲸吞领土

——灭亡前夕的东罗马帝国疆域,拜占庭已经被包围了

❸ 鬼镇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走进去可能直接被捕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镇吗,知道他们在哪里吗,知道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吗?其实,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很多我们没有办法理解的事情,但这里头也有很多的谜题等待我们大家进行解答,有很多的地方因为环境的问题等各种原因渐渐变得荒芜起来,而这些地方常常也会发生一些难以解释的极为诡异的事情,因而变得可怕,人们称之为鬼镇。

原创声明:本文由旅游之后编辑小旅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亲爱的爱旅游的小伙伴,很高兴今天给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闻,虽然你们不能跟小旅一起体验旅行过程中激动和快乐,但是小旅会用最真实、最真情的感受,写出更好的文章,让你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乐趣;在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方去旅行,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小旅愿陪你走完这一场!

站在加州的伯帝镇上,你会看到什么?当你凝视这些摇摇欲坠的房子时,映入你眼帘的也许会是积满厚厚灰尘的家具、古老的松饼煎锅、绣迹斑斑的罐头盒子、破烂不堪的煤油灯,也或许是货架满满的杂货店,店里堆满古老的木箱,货架上摆放着锡罐。这里是美国出了名的闹鬼之地,它一开始仅仅是一座小小的采矿的地方,可自从这里频繁的闹鬼死人之后,就很少有人再去这里了。伯帝镇只能永远停格在“凝固的破败中”了,就像故事中的僵尸,从此不在改变……

❹ 信仰与故乡之殇

卡亚寇伊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位于土耳其西南部的旧利西亚省,距离美丽的海滨小城费特希耶大约8公里,离热闹的 旅游 度假圣地萨若努仅5公里。20世纪中叶,这里一度繁荣富足,上万名穆斯林和基督徒安居乐业;多方政治势力聚集,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

然而,若干年后,曾经一度繁华的村庄,变成了土耳其着名的“鬼城”。它的消亡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息息相关,战后的人口交换协议,打破了世外桃源原本的宁静,岁月的洗礼和自然灾害的摧残,使其沦为荒凉萧瑟的废墟群,吸引大批的探险者前往探秘。

卡亚寇伊的 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相传一群拜占庭时期的村民为了躲避海盗,选择定居在这片隐秘的山林中。他们说着希腊语,信仰的是基督教,而这群人所建立起的希腊小镇,在当时被叫做“莱维西”。

到14世纪,随着更多的人来到这里,莱维西已成为一雀仔个相当大的聚落点,居民上万,主要分为基督徒和穆斯林两个宗教族群。穆斯林们大多生活在山谷周边,顷蚂汪从事农业活动;以希腊人为主的基督教徒则住在山谷的内侧,以手工艺维持生计。虽然信仰各不相同,但两个族群相处融洽,互帮互助:每当遇上婚礼或神圣的宗教活动,穆斯林的音乐家会出现在基督教的庆典上为其弹奏优美的曲调,女人们会将糖果和食物进行分享,男人们在当地的咖啡馆中聚到一起,吸着水烟,下着棋,说笑着为彼此排忧解难,孩子们在路边一起玩耍……他们共同维持着卡亚寇伊的繁荣和稳定,使这座城镇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成为土耳其西南海滨首屈一指的繁荣地区。

然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被当地政府的一纸协议打破了。那是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统治者奥斯曼帝国战败,被迫与协约国签订的《色佛尔条约》。这项条约瓜分了土耳其的许多领土,希腊打算割走土耳其相当富庶的两大地区,而此时“莱维西”所在的半岛南部则是意大利想要的地盘。过于残酷的条约一经提出,当即激起了土耳其民众的反抗情绪,第二次希土战争爆发了。战后《,色佛尔条约》作废,双方重新签订了《洛桑条约》。其中有一项《人口交换协议》规定:希土两国之间需要交换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口。这就意味着物咐,生活在土耳其的希腊裔基督教居民,必须“返回故土”希腊;同时,生活在希腊的土耳其裔穆斯林,也必须迁居土耳其。

1923年的莱维西,一夜之间,6000多名基督教居民被迫离开,曾经相亲相爱的人们匆匆告别之后,再不相见。一场人口大交换,留下的是无尽的悲伤和凄凉。

信仰基督教的希腊裔居民,已经在莱维西生活了上千年,他们和当地土耳其穆斯林和睦相处,期间早已无数次通婚,血浓于水,就因为信仰基督教,他们不得不离开世代生活的故土,被遣返回“自己的国家”——希腊。据记载,希土两国的这次人口交换,大约有200万人的命运从此被改写。总共约有50万穆斯林离开希腊,迁往土耳其;同时,约有150万基督教徒离开土耳其,迁往希腊。迁移导致的结果是,希腊突然人口暴增,这些从土耳其返回的“同胞”缺少居所,被本土希腊人嘲讽为“酸奶洗礼过的东方人”,双方格格不入,一度互相排斥;同样,从希腊迁回土耳其的穆斯林日子也不好过,他们被本地土耳其穆斯林称为“异教徒”。

随着时间的流逝,基督徒离开后,在周边从事农业的穆斯林发现失去了生产价值,也纷纷离开此地。后来,莱维西小镇逐渐荒废,沦为空空如也的鬼城,人们便称之为“卡亚寇伊(意为卡亚可石头村)”,表明这里除了废墟里的石头,什么都没有。

自古以来,战争不仅会让人类损失惨重、威胁生命,甚至会破坏文明、激发族群矛盾。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战争,便加剧了种族的分崩离析。《人口交换协议》带给卡亚寇伊的破坏不可逆转,直接导致这座蕴含璀璨文明的村庄彻底消失于人类的 历史 长河中。

最初,村民的遣返只是导致卡亚寇伊变成空城。那些记载人类文明记忆的建筑仍旧屹立在那里,经受岁月的洗礼。但1957年发生的7.1级大地震,则彻底摧毁了所有建筑物,真正让这座村庄化作一片荒凉萧瑟的废墟。尽管后来山谷周边的房屋得到一定的修缮,但是山谷内部的建筑再无人问津。

从此,关于卡亚寇伊的往事,人们只能在史书的记载、老一辈的记忆中,找到几分痕迹。于是,后人把对那段岁月的怀念,写进一些文艺作品里,诞生了一个个爱恨别离的故事。英国作家博尼尔斯在他的小说《无翼之鸟》中,借卡亚寇伊村的背景,讲述了一个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美丽的希腊少女,由于两国之间的纷争,不得不与相爱的土耳其情人分离。

此外,着名影片《香料共和国》,也是以希腊与土耳其人口交换的 历史 为背景,根据导演塔索斯·布尔梅提斯的亲身经历改编。同样是因为人口交换,年幼的主角凡尼斯跟随父母一起迁往希腊,而身为穆斯林的祖父则留在了土耳其,还有他的童年玩伴莎米。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当凡尼斯的父亲被驱逐的时候,移民官在他耳边悄悄说,如果他能放弃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就能留下来,可是他犹豫了五秒钟,之后,一切都晚了——物是人非,当他再踏上这片土地时,参加的是祖父的葬礼,童年玩伴也早已嫁作人妇。

如今,人们若想要探寻 历史 ,只需穿过茂密的树丛,徒步往前继续行走,便能看到依山而建的卡亚寇伊。天气阴暗的时候,站在山脚下远远望去,能看到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散着大大小小数百幢破旧的房屋,没有房顶,有些只剩下一面孤墙、一根柱子或一块石墩,也没有人居住,看上去格外荒凉。当然,尽管它被当地人称作“鬼城”,但事实上却未发生过任何灵异鬼怪的事。

残败本来是压抑的场景,但卡亚寇伊却有一种另类的瑰丽。沿着碎石路,顺着坡道往上爬,便能更清晰地看到卡亚寇伊现存的容貌。房屋依山而建,设计独特,在景观和采光方面互不干扰。各种断壁富有层次感地分列两旁,有如一个个隐者,默默地守护着此地。越往上走,石头路面破坏得越严重,房屋坍塌得也更厉害,一些倒塌的房子下面,还留有希腊人用过的一些石头物品,如石灶、石凳等,都丢弃在那里。墙边、墙内疯长的野草、仙人掌,又给沧桑的画面平添了几分生机。

经历了战争、人口迁离、地理环境等多重因素的侵蚀后,卡亚寇伊呈现出一副破败的景象。但值得欣慰的是,20世纪末,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这座被人遗忘的小村庄得到修缮和翻新。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 历史 ,象征着土耳其和希腊之间的和平与友谊,因此政府对其非常重视,并将如今的卡亚寇伊及其周围地区列为土耳其三级保护区和考古遗址。

据统计,大约有4000幢石屋及其他建筑被保留下来,包括14座小教堂、2座大教堂、2座学校行会和1座海关大楼,其中有760处建筑被列入文化遗产保护范围。近几年来,由土耳其旅行社协会、土耳其-希腊友谊协会和土耳其建筑师协会开发的重建项目,也将陆续让剩下的房屋、教堂、学校、图书馆、医院、商店和其他一些设施得到恢复。

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卡亚寇伊已经逐渐成为土耳其特色小镇, 旅游 业的发展使其重获新生。游客们可以漫步在碎石街道上,穿行于教堂的立柱和拱门间,透过残缺的建筑追寻昔日的盛名。由于这里曾经居住过虔诚的信徒,所以废墟中的教堂相对比较完好,有3座可供游人进入参观。教堂的遗迹外,还设立了标志牌,用英语和土耳其语写着名字。它们大多建于17世纪,日晒雨淋的侵蚀下,内部的壁画已褪去原本鲜艳的色彩,哥特式拱形的屋顶也不像以前一样华丽,斑驳的锈蚀仿佛衰老者的沧桑褶皱,孤独地屹立在荒凉的“鬼城”中,记录着过去那段悲伤的往事。 历史 的长河里,这里也曾明亮宽敞,富丽堂皇,挤满了前来祷告的信徒。但在大自然和战争的掠夺下,美好逐渐消散,独留一丝怅惘。

不过,有时命运就是如此有趣。其实,并不是所有希腊人离去后的小城,都沦落成了“鬼城”。在土耳其境内,还有一座与卡亚寇伊有相似 历史 的小镇,却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在土耳其着名遗迹以弗所附近,有一个存在了千年的小镇,叫希林斯,因有“甜美”“可爱”的意思,所以又被称为“甜美小镇”。它建于6世纪。一群来自希腊的基督教徒,意外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当年第二次土希之战爆发,希林斯也受到波及,《人口交换协议》迫使希林斯的基督教徒回到希腊,而希腊的穆斯林“返回故土”,成为了小镇新的主人。戏剧性的是,同样 历史 下的希林斯,却跟卡亚寇伊走向了截然相反的命运之路:那些新迁来的穆斯林没有拒绝和抱怨,而是将希腊式房屋进行改建,融入了奥斯曼风格,过起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现在,隐匿在深山之中的希林斯因独特的建筑风格和 历史 文化,成为了热门 旅游 景点。狭窄的街道上遍布各式各样的商店,商品琳琅满目,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红顶白墙的希腊式民居,错落有致地盘踞在半山腰上,掩映在满山的果树中,远远望去,如同一幅风景画。

相比之下,卡亚寇伊确实显得有些许静谧和悲凉。在废墟旁的山间道路上行走,游客们都安安静静,大家都默契地保护着此地的静谧。毕竟,“废墟之美”需要用心去体会,沉浸其中,才能感受那份残缺的遗憾。当温暖的阳光驱散山林里的阴霾,登上顶峰,感受来自视觉的震撼体验;再闭上眼,于烈烈清风之中聆听岁月消逝的低语……

❺ 伊朗—土耳其战争是怎么样发生的

伊朗—土耳其战争指奥斯曼帝国与伊朗萨非王朝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阿拉伯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权以及欧亚两洲间最重要的战略和贸易交通线的控制权。

这场战争自1514年起,断断续续进行到1746年,是打着伊斯兰教的两大流派——什叶派与逊尼派捍卫者之间的斗争的幌子进行的。

得到逊尼派封建贵族上层人物支持的土耳其占领者,遭到了15世纪末产生的以萨非王朝为首的伊朗国家的反抗,萨非王朝宣布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残酷地镇压了1513年安纳托利亚的什叶派教徒起义,杀死什叶派教徒4万人。从此,开始了对什叶派的伊朗的战争。

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拥有封建民军,还拥有常备军——土耳其近卫兵和强大的炮兵。

伊朗军队由骑兵弓箭手近卫军、负责保护本部族领导机构并时常携带家小驱赶牲畜远出的游牧民族的骑兵民军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军组成。库尔奇伊和民军战士的武器是马刀和长矛。在恰尔德兰平原双方首次大战,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的军队在军事上各方面都占优势,打败了沙赫伊思迈尔一世的萨非王朝军队并占领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于给养不足,加之近卫兵内部发生骚乱,谢里姆一世被迫放弃了阿塞拜疆。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在科奇希萨尔附近的交战中,伊恩迈尔一世的军队再次大败。土耳其炮兵在这次交战中又一次起了决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谢里姆一世已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1516~1517年,土耳其在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贾兹建立了自己的统治,1519年又统治了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

1533年,苏丹苏里曼一世与奥地利签订了和约。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后,于同年重新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1536年,土耳其侵占了格鲁吉亚西南部的一部分,该地区成为伊土两国争夺外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统治地位的主要战场。由于伊朗军队也有了炮兵,所以战争进行到1555年时,双方已不分胜负。1555年5月29日,伊土两国在阿马西亚城缔结和约。

按照和约规定,伊朗保有所占领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领土。奥斯曼帝国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划入自己的版图。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则由两国瓜分。伊朗得到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卡尔特里和卡赫齐亚。土耳其获得了阿布哈兹、古里亚、伊美列丁以及拉济人的领土。两国承认卡尔斯城地区为中立区,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为废墟。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就这样以1555年双方缔结和约而结束。

伊土战争的第二个时期,始于1578年,时断时续地持续了约半个世纪。土耳其利用萨非王朝国内封建内讧的机会,再次进攻伊朗。

这期间,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拥有强大军队的克里木诸可汗。1578年,土军违反1555年和约,修复了卡尔斯城堡,继而进入外高加索境内,占领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军队在奇尔德尔附近被击溃,土军侵入东格鲁吉亚和东亚美尼亚,后又侵入北阿塞拜疆并在这里占领了希尔凡。

自1579年起,土军和克里木汗的10万军队共同夺取了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伊朗恢复了昔日的强盛,不仅夺回了被土耳其侵占的西部领土,而且还吞并了一些新的领土。

然而,由于对乌兹别克封建主进行战争和镇压反封建的起义,阿拔斯一世不得不于1590年3月21日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对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尔和约。按照这项和约,几乎整个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库尔德斯坦的颇大部分都划归奥斯曼帝国统治。

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阿拔斯一世进行了军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备部队,其中包括一个1.2万人的火枪兵军团和一个1万人的骑兵军团;还建立了火炮工厂和由炮手组成的炮兵部队。火枪兵和炮手只从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时,伊朗军队的兵力达12万人,计有常备军4.4万人、封建民军7.5万人,封建民军中有3万克济尔巴希人和由土库曼人、库尔德人、卢尔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组成的4.5万民军。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很快增至30万人。伊朗为准备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进行战争,还与土耳其的敌对国——俄国和欧洲诸国建立了政治与外交关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对土耳其开战。

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伊朗国第一次成为进攻的一方,而军事组织未作根本改变的奥斯曼帝国却成为防御的一方。1603~1604年,在苏菲安附近的数次交战中,伊军打败了土军,攻占并洗劫了大不里士、纳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余万亚美尼亚人从被征服的亚美尼亚被赶往伊朗内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战争中,伊朗获得全胜。1613年11月20日,交战双方在伊斯坦布尔签订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战果的和约。

由于对1613年伊斯坦布尔和约的条款不满,土耳其于1616年开始对伊朗采取报复行动。

在1616~1618年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新战争中,土耳其又遭失败,于1618年在谢拉布签订和约,条约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尔和约的各项条款。在最后两次战争中,伊朗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土范围,接着就开始了进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战争起因于沙赫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对苏丹穆斯塔法一世统治的起义之机,攻占了巴格达市,随后占领了整个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于17世纪的前25年里,对东格鲁吉亚的几次远征,破坏性特别大。外高加索人民对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格鲁吉亚,萨阿卡则领导的广泛的反伊朗起义,动摇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统治。

与此同时,土耳其在欧洲的战事中遭数次挫折后,在苏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间,便重新致力于征服东方。

1625年,土耳其占领了阿哈耳齐赫,夺取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将其变为土耳其的一个省。穆拉德四世还进犯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同时,他的部队还占领了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可是他未能占领巴格达,对该城长达9个月的围攻毫无成效。

1630年,土军转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毁掉了哈马丹城,屠杀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签订了卡斯列—席林条约。

按照这项条约,伊土两国间的疆界没有变动,但阿拉伯的伊拉克归属土耳其。

伊土战争的第三个时期开始于18世纪初,土耳其苏丹艾罕默德三世对伊朗重起战端。

1723年春,土军乘萨非王朝国家崩溃之机侵入外高加索,占领了第比利斯、整个东格鲁吉亚、东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与此同时,土军还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胜利直接威胁着俄国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远征波斯和土耳其的军事胜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马斯普二世同俄国签订了1723年彼得堡条约。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条约在伊斯坦布尔签订。

根据这项条约,1723年俄伊彼得堡条约列举的里海沿岸所有地区转归俄国,而外高加索的其余地区和包括克尔曼沙赫、哈马丹两市在内的伊朗西部则转归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条约的条款有利于土耳其,这是由于法国对它支持的结果,因为法国害怕俄国势力加强。土耳其不满足于已占领的大片领土,其军队又向伊朗东部推进并攻占了加兹温。对土耳其侵略者进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阿塞拜疆的人民群众。

18世纪30年代初,统帅纳迪尔成为伊朗的实际统治者。

1730年,他击败了土军并将其逐出哈马丹、克尔曼沙赫和南阿塞拜疆。

然而,当纳迪尔忙于镇压阿富汗阿布达尔部族的霍腊散起义时,唯恐纳迪尔的声望增高的塔赫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个人威望。塔赫马斯普二世的军队在哈马丹城下遭到失败。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与土耳其签订和约。和约使土耳其侵占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领土合法化。

1732年底,纳迪尔推翻了塔赫马斯普二世,事先与俄国签订腊什特条约后,便亲自出征土耳其。

按该条约规定,吉兰省立即归还伊朗,而库拉河以北的领土待将土军从外高加索境内驱逐后归还。

1735年6月14日,纳迪尔的7万军队在卡尔斯城下打败了苏丹的8万大军。

1736年,纳迪尔加冕为伊朗沙赫,着手改组军队,以期增加兵员和装备,尤其是炮兵。在这方面他得到英法两国军事专家的帮助。纳迪尔—沙赫在巩固了萨非王朝国家的统一之后,为了从土耳其手中夺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于1743年对土耳其重新开战。3年战争双方未分胜负而结束。

16至18世纪的伊士战争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死亡,交战的任何一方都未获胜。战争阻碍了伊土两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一些由许多民族和部落松散地拼凑而成的封建国家的崩溃。

伊土战争的非正义性,在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中间——特别是在17至18世纪——不断激起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封建运动,这些运动都为交战国的某一方所利用,以建立自己的统治。伊土战争对外高加索人民来说是他们自古以来的历史上苦难最深重的时期。在血腥的伊土战争中遭到削弱的伊朗和土耳其,日益沦为在近东和中东建立霸权的英法两国的殖民地。

在伊朗和土耳其,武装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封建民军,武装力量的主要兵种是用矛、盾、马刀、弓箭、短剑和火枪武装起来的正规骑兵和非正规骑兵。伊朗的正规骑兵和土耳其的正规骑兵是军队中灵活机动的部队。常备步兵与骑兵相比则处于从属地位。

但是,到17至18世纪时常备步兵的作用上升到主要地位,这是由于西欧经验传到了这些国家。步兵装备有热兵器并按正规原则编成。炮兵作为一个兵种在土耳其出现的较伊朗为早。

在纳迪尔的军队中有许多战象,交战时用它们冲击敌人战斗队形的中央,为步兵开路。在运用热兵器之前,交战胜负通常取决于大批骑兵的冲击,旨在包围敌人,随后将被围之敌击溃。骑兵能保证突然而迅速地打击敌人。

随着正规步兵和炮兵的出现,骑兵成为战斗队形的基础,它能够掩护翼侧并对敌突击。部队作战采用疏开队形,而到17至18世纪时则采用线式战斗队形。对击溃之敌一般不予追击。夺取要塞主要靠长期围攻。

在伊土战争中,总的说来军事学术发展极其缓慢,这是由于两国军队中存在着大量非正规的、不同种族的、用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起来的封建骑兵和封建步兵组成的民军。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7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2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3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9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48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0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5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4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7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