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清朝为什么没有像土耳其一样解体

清朝为什么没有像土耳其一样解体

发布时间: 2022-06-05 14:41:05

1. 我国清朝灭亡后没有像奥斯曼一样解体这是为什么

楼上一苏粉(不是苏粉就是没脑子)搞笑发言,称远东没有中国名族认同,历史上确是整个远东中国人都被斯大林下令流放或者屠杀,之后大毛大量迁入远东。从建国之后不论中苏关系好坏,苏联一直都严防中国人进入远东(宁愿用日本或者朝鲜人),哪怕是短期定居的劳工,都禁止使用中国人。

2. 为什么清朝没有像奥斯曼土耳其一样被西方列强肢解掉

简单回答,
1.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民族统治别的民族。但是不同民族住的地方是分开的。所以一战结束后日本一直对东北的动作就是这个理由。当然当时关外也是汉人多。
2.因为一战时候中国站队对了,站在了胜利方协约国一方。
3.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以及中国本土的文化认同,既然大家都用的同样的文字语言,凭什么分裂

3. 奥斯曼土耳其和中国清朝沙俄一样为什么奥斯曼沙俄瓦解

当然不一样,但是中国学校灌输的马列主义唯物史观容易让人们对事物下意识的分类~并不是这样就是错的,但是这种方法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并不是全部,他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部分,当然分不分类如何分类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最直接的说,一个国家在衰落过程中瓦不瓦解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组成部分的认同程度和利益协调程度。一般就是地区认同程度(对中央统治的认同),最直接的指标是统治时间的长短,时间长认同高,统治短认同低(不是绝对的,是一般的)。

直接说这三个国家就是:

奥斯曼的建立过程你可以另行查询,是一个建立在新的征服和地盘上的国家,实际上对奥斯曼有很强的认同的地区只有土耳其地区,一旦中央集权衰落后其他地区纷纷脱离,只有土耳其自认并且被认为是奥斯曼的继承~

俄国也是一样,俄国名义上追溯到基辅大公国时期,实际上是建立在蒙古人政权灭亡后的莫斯科大公国的基础上的,时间很近,整个的俄国雏形是在罗曼诺夫王朝才形成的,罗曼诺夫王朝可是1907年才灭亡的,由此可见有多近了,边疆新征服的地区认同感极差,一有风吹草动就酝酿独立~

同理,中国不也是么,比如外蒙丢了,边疆也丢失好多,这些地区认同感不强,在风雨飘摇的情况下有很强的独立欲望。不过好在主体部分都被保留下来了,我国的主体部分大家的认同感还是很强的~

其实现在不也是么,新 疆,西 藏 是我国现在的主要分 裂活动的地区(台湾不是一回事),这两个地区加入我国主体部分还没几百年呢,所以可见认同感的作用无比强大~

当然,中央的控制强度也是有直接关系的,但是你说的这三个国家的时代都是风雨飘摇了,中央控制能力低下,只能近似的看作无限制能力了~

4. 为什么奥斯曼土耳其被肢解了,而晚清却没有

晚清时期,“东亚病夫”的称号令当时的国人倍感耻辱。实际上,当年的大清朝还有个被称为“西亚病夫”的“难兄难弟”。

没错,正是传说中的奥斯曼土耳其。



近代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

欧洲列强包括俄国崛起后,东欧的基督教民族主义也比较早地觉醒了。

1829年,在英、法、俄三国的干涉下,希腊在19世纪30年代的希腊独立战争后宣布独立;

1875年,塞尔维亚、黑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宣布脱离帝国独立,俄土战争正式确立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黑山及保加利亚的独立。

5. 为什么清朝没有像奥斯曼土耳其一样被西方列强肢解掉

因为中国人太多,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反抗!官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民间有太平天国、义和团,资产阶级有辛亥革命……各阶层的中国人都在为救亡图存做努力,团结起来的中国是不可能被瓜分滴

6. 同样是没落的封建国家,为什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丢的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清朝为什么还能保留国家的

奥斯曼不但是多民族国家而且是多宗教国家,国家崩溃时不同的民族因为宗教不同文化也不同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像土耳其是逊尼派,巴尔干是东正教等等

7. 奥斯曼土耳其主体民族是是说阿拉伯语清朝为什么没有瓦解

土奥斯曼土耳其的主体民族当然是突厥人,语言是土耳其语,长期用阿拉伯文字记载他们的语言,到土耳其独立后,才改用拉丁文字记载他们的语言。
土耳其是少数族凌驾于各族之上的帝国,所以在其衰亡之际,各地纷纷独立,造成瓦解。
而清朝的情形不同,清朝是满蒙汉三族的联合政权,满族的地位虽然最高,但并没有形成和其他民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满族自身的汉化也很严重,在自身政权崩溃之后,并不能形成多个民族政权,只是在相对独立性较强的外蒙古,出现了真正的独立趋势。
另外,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不同的是,清朝所统治的疆域是个有着几千年文化认同的国家,在土耳其政权衰弱后,各地便纷纷独立的形势不同。在辛亥革命后,各地纷纷独立,但很快就都在为谋求统一做努力。
所以清朝虽然崩溃得很快,但是并没有造成瓦解。

8. 为什么晚清时的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

感谢大家于百忙之中,还来看小编的文章,你在,或者不在,小编都在辛勤劳作,只为等您到来!小编会一如既往的给大家分享各类穿衣搭配,观看辛苦了,谢谢,祝您阅读愉快,天天有个好心情,健康生活每一天,喜欢小编的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关注小编吧

中国靠大,日本靠墙,泰国靠巧

近代以降,亚洲许多国家都沦为了西方的殖民地,唯有三个国家避免了被殖民的命运,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日本,另一个是泰国,关于这三个国家为什么能够避免被殖民,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中国靠大,日本靠墙,泰国靠巧”。

那么,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对近代中国有殖民野心的国家有很多,但是最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真正殖民中国。历史上,中国曾经很多次亡国,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如宋元易代,明清易代,但是那只是民族之间的政权轮替,与近代西方国家想要对中国实行的殖民不一样。自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就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先后与列强之间爆发过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等大规模冲突,虽然中国所遭受的损失一次比一次大,但是最终都没有使中国完全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广大、均势、奋斗:

当然,首先就是因为中国足够大,无论哪个列强都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吞并中国,西方列强多是通过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地重要城市设立租界的方式来对中国的政府和社会施加影响,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所以列强们都倾向于保留中国的中央政府,意图实行以华制华,但是实际上即便是中国的中央政府,包括清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其次,西方列强乃至日本在中国形成的均势也是导致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原因。英法美日等国之间,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没有足够的实力独自占领中国,因而在中国形成了均势,每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另一个国家对中国的影响过大,这就很好的避免了中国被殖民的命运。

当然,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的奋斗与努力也是避免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一个重要。如果单纯够大,而内部一盘散沙,像印度那样,仍然不能避免被殖民的命运。正是因为有了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的爱国志士,在抵抗侵略和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上奋斗不息,中国才有了后来的胜利。

世界步入大航海时代后,亚洲各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各国纷纷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7?不过呢,不也有六个国家未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分别是:中国、日本、泰国、伊朗、土耳其、阿富汗?7?

(一)、

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牢固,依然无法被彻底解体,因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有着强大的抵抗力?7?

事实上,直到现在,自然经济(也就是农业)在中国的经济体系中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7?

(二)、

文化上,虽然近代对外战争屡遭失败,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优越感并没有丧失,洋务运动讲“中体西用”,戊戌变法讲“托古改制”,都体现了这一点?7?

另外就是传统的“华夷之辨”,让我们对西方侵略者有着天然的排斥?7?

(三)、

具体来说,义和团运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7?

义和团运动展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国侵略时爆发出的强大力量,让西方殖民者意识到了“文明诸国皆无能力与脑力可统治此世界生灵之四分之一?7?所以,西方殖民者转变了侵略方式,改用扶植清政府作为他们的统治代理人?7?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列强为什么要有殖民地?

殖民地相对于列强来说,主要是什么情况呢?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西方列强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控制一个国家或者地区。

殖民地能给列强提供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商品倾销市场,一个是廉价的资源。

对十九世纪前期的西方列强来说,主要缺乏的是廉价的资源,以此来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获取高额利润。而到了十九世纪晚期,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列强更需要的是市场,而不是资源。

也就是说,前半期是供应不足,需要从殖民地掠夺,后半期是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更需要开发新的市场。

所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列强对殖民地的需求情况是不同的。十九世纪上半期之前,列强对殖民地都是以低廉的成本进行控制,然后进行竭泽而渔的掠夺。而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大多数列强更需要能够商品倾销市场,而不是直接掠夺资源来进行生产。

当然,对于后发现代化的列强来说,他们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初级阶段,还是倾向于能够建立直接统治的殖民地。例如德国和日本,意大利,他们都更希望得到更多殖民地。但这时候能够瓜分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已经被瓜分完了,没给他们留下多少。所以,他们需要发动战争,从帝国主义前辈手中夺取殖民地。

中国被打开国门的时候,与非洲或者拉美那种殖民地完全不同。虽然中国没有经历工业革命,经济上落后于西方列强,但是中国的政治并不能算是特别落后。中国有成熟而稳定的中央集权统治机器,有成熟发达的文官官僚体系,有自己的文化,而是以此为傲。

所以,对列强来说。要把中国变成一个完全的殖民地,就意味着要投入极高的成本,甚至会超过他们能够获得的利益。这对志在获取超额利润的帝国主义列强来说,是一个不划算的买卖。

相反,只要他们能够以武力威胁和敲诈清政府,迫使清政府按照他们的意愿来开放市场,并且维持基本的政治秩序,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所以,很多时候,列强虽然也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但都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目标,而不是彻底推翻清政府。甚至于在清政府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宁可帮助清政府继续维护统治。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以,我们如果看看晚清历次丧师失地的反侵略战争中列强投入的兵力,就会感到很屈辱,因为对方完全是用武器和军队之间的代差优势非常大,所以他们投入的兵力往往很少,也可以获得碾压式的胜利。

而且,在中国国门被打开的时候,列强之间的均势已经基本达成,谁也不愿意冒险投入巨额的成本来推翻清政府。只有临近中国而且是后发现代化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和俄国对中国有领土诉求和征服欲望。但这是不符合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的利益的,他们就会出面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甲午战争之后的三国干涉还辽。在英法俄三个列强的压力之下,已经通过战争占领并且得到清政府同意占领辽东半岛的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晚清时代的中国虽然变成了半殖民地国家,却没有变成完全的殖民地,至少统治中国的并不是列强派驻的总督之类,而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政权。

这种情况在二十世纪初期被打破了。尤其是再一战之后,列强实力受到严重损失,从而也失去了压制日本的扩张冲动的能力,所以日本成为了晚清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个试图全面征服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

第一点,中国足够大。

大家都知道,清王朝巅峰时期,领土面积达到1300万多万平方公里。这种规模体量,在任何时代,世界上也拿不出一二个。想侵略中国的那些西方殖民者,本身体量人口就不多,想完全占有这些土地。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事儿,当然了如果没人住那也是无用。别人甚至可以直接占领了。所以这就涉及到第二点。

第二点,中国人口足够多。

中国自古以来基本上人口在世界上的排名除了个别战乱年代之外。大都能稳居世界第一。在清末期的时候中国人口已经达到4亿以上了。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5%以上,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要知道当时的世界超级大国英国人口直到清朝灭亡时也不过区区4000万。可以想象,在此规模下任何一个殖民者想单独吞下中国。都会犹如蛇吞大象,压根吞不进去,何况各殖民者之间本身在华利益各不相同,也是互相制衡的,谁都不希望另一方把中国这块大肥肉被别人独吞!当然,人口多,若分布均匀一点就更好了。当年外东北地区之所以能轻易的割让给沙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那里人口过于稀少。

可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两方面来讲吧:

内部原因:

1.清政府依然是中国最大的统治者,没有造成更大混乱的因素。

2.洋务运动强行续命,最成功的战绩是在缅甸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法国陆军。

3.文化体系不同,对洋人的认同感不高。

4.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外来基督思想并没有对人们造成多大的思想洗脑。

5.义和团,太平天国运动让洋人意识到中国跟印度非洲那些国家不同,中国政府虽然抵抗力不是特别高,但是民间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强的。

6.清政府依然是世界上的一个强国。虽然跟欧洲那几个资本主义国家比差很远,但是清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只是跟拉美那些小国家相比。

7.中国人守旧,对于洋人更多的持有拒绝的态度。

8.国家领土太大,人口太多,不容易一下子全部占领和统治。

外部原因:

资本主义力量并不是特别强大,参见俄国日本的改革,都是比较晚的,甚至美国在没有完成南北战争之前,资本主义的力量都是比较弱的。

2.新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以美日德为主,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

3.中国市场太大,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不会容忍单独国家独享。参加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在华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4.并没有出现像核武器这样的碾压性的武器,中国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是并没有到被碾压的地步。

5.旧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资本积累,更多在乎维持现有体系。参见一战前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更多的不是用于技术革新,而是贷款给日德等新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为什么二次科技革命是在美德等国家优先爆发的主要原因。

6.外国佬可能更多的想蚕食中国

第三点,清末中国国力尚可。

正所谓瘦死骆驼比马大。依托中国庞大的国土和人口。这么大的基数摆在那,中国再穷,只要不是作死瞎折腾,总体国力放在世界上仍然是可观的。就如现在的印度,基本上各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但总体国力放在世界上来说仍然不弱。所以清朝末期中国政府依托这种国力,哪怕科技等严重落后,他仍然可以通过金钱等手段得以维持一只可供使用的军队!假若不是慈禧老佛爷为首的满清贵族保守软弱,换做是一位有作为的铁腕统治者实行制度等变革的话,中国完全可能在清末实现中兴,彻底改变中国历史命运。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凝聚力足够强。

大家都知道印度,稍微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印度那么广阔的面积和众多的人口却仍然被英国殖民了两三百年。为什么呢?别的原因我不多说,但众多史学家公认的一点就是,那时候的印度次大陆没有形成自己统一的思想文化,没有足够的民族凝聚力是造成印度被英国殖民那么久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在这点上却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基本就是儒家思想统治史。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西方思想传了那么多年。在中国仍然掀不起多大波澜。可见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国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历史长时间在世界上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更是造就中国人无与伦比的民族自豪感,虽然清末的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认识到中国并非还是那个心中想象的天朝上国。但是每一个有自尊心的华夏儿女,无不希望中国能恢复祖先的荣光。所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那一刻起,使每一个有民族认同,有自尊的中国人为中国强大,统一而前赴后继!其中义和团运动和后面一系列的革命之所以产生,不能不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跟这些有关。西方列强也是通过义和团等运动,认识到中国人这种潜在的又根深蒂固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从而彻底放弃了完全殖民中国的想法,因为这样代价太大太大,得不偿失!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失败就是明证!

当然,除了以上四点,还有很多的外在因素,比如当时的西方殖民者在世界各地之间战争也是不断,并不可能完全把心思放在中国,以及各西方殖民者离中国距离太过遥远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赋述了,如若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或意见,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1.国土面积太大,单一国没法一口吞并,多国又互相牵掣,就像毛子想独吞东北,很快来个“三国干涉还辽”,

2.华夏文明根深蒂固,基督教进步缓慢,传教士不成功,中国不像菲律宾墨西哥,居民多为当地土着,容易洗脑,想当初,满清入关,“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抵抗极其激烈,最后满清也是借汉奸做事,以汉制汉,才慢慢统一,况且满人汉人长相并无大异,如果像北美非洲那样列强派遣总督来中国管理,直接抵抗恐怕比当年满清剧烈百倍.

3.晚清虽腐败无能,国力尚在,约占世界四分之一多点,欧洲诸国重商主义立国,既然可做生意赚钱,干嘛刀兵相见,反过来,非洲南美土着未开化,资源丰富,选择殖民方式就更有利,1840一声炮响,鸦片战争也是为了做生意,打完签完合同走了,他们对推翻中国皇帝不感兴趣,成本太大,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先彼此维持现状

4.中国在欧亚大陆版块,地理上资源不够丰富,既不像南非有钻石,墨西哥有黄金,甚至49后还被认为是贫油国,人多资源少,人还脑壳硬,适合做生意不适合殖民

5.反观华夏历史,经过三国五湖乱华南北朝以后,到了唐宋元明清,外族就很难统治汉人,元朝未融入华夏文化,一百年不到就被逼回草原放羊去了,满清拼了小命努力学习汉文化,维持的长一点,以满族消失为代价融入汉族,你在今天几乎看不到纯正满人,诸君,最后瓦解满清的还是中国人自己,你听,武昌起义,一声炮响

6.事后分析这种问题,可以找到一百条说的过去的理由都不难,难的是对当下是对民族未来的走向精准预测,我没有这种能力,不能妄言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0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4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4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0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6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4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6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2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