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为什么发起战争
㈠ 土耳其为什么要进攻叙利亚库尔德人
土耳其之所以要进攻叙利亚库尔德人,一是因为地缘政治因素,二是领土纷争,三是国家利益。
我们的地球人民,现在最水深火热的区域,肯定是中东。现在的中东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而这锅粥里面,最惨淡的,无疑是叙利亚库尔德人。美国政府的放弃,叙利亚国内武装势力的围剿,土耳其的进攻等等,让库尔德人成了风箱的老鼠。本来,美国的政府的抛弃,意料之中,国内势力的围剿,也是必然。但置身事外的土耳其,突然杀出。这就比较奇怪了。具体原因有三:
3、国家利益。
土耳其和库尔德人,一直是世仇。库尔德人,是中东的第四大民族,一直致力于建立自己的国家。在土耳其也有大量的库尔德人,一旦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建立国家,土耳其国内的库尔德人一定会跟着闹独立。因为,进攻库尔德人,符合土耳其的国家利益。
㈡ 土耳其为何要对叙利亚库尔德人发动军事进攻
土耳其要打击库尔德武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库尔德武装中有一些分支已经渗透到土耳其,而而且被土耳其认定为头号打击目标,为了保持国内的安全稳定,土耳其只能想办法对库尔德武装进行军事进攻,彻底地解决这些对土耳其有威胁的组织。
同时土耳其也想利用军事行动在叙利亚北部推进建立“安全区”,让仍身居土耳其的部分叙利亚难民返回自己的国家。自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有300多万的叙利亚难民逃往邻国土耳其,而土耳其东部库尔德人区原本就是发展不利、社会不太稳定的地区。加之过去这两年土耳其金融和经济的大幅波动,大量叙利亚难民的存在也是土耳其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㈢ 俄国土耳其历史上有什么恩怨,为什么发生那么多次战争呢
如果问起,这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最恨俄罗斯,抛开苏联解体后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那就非土耳其莫属了。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三百多年间,两国之间的大型战争,多达12次。
即使是今天,两国在叙利亚战场的暗中较量,也是持续不断。
那么,俄土两国间究竟有什么历史恩怨,为什么会造成今天这种水火不容的局面呢?
(叶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
真正让土耳其痛不欲生的,是沙俄历史上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第五次俄土战争爆发后,俄军名将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大败土军,攻入克里木汗国和巴尔干,爱琴海的俄海军也大获全胜。
土耳其不得不休战求和,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地区和刻赤海峡,成功打通了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但是叶卡捷琳娜并不满足。1783年,克里木半岛、塔曼岛和库班地区也被俄国强行占有。至此,俄国得到包括黑海重要港口在内的大片海岸线,成为黑海沿岸国家。国势日衰的土耳其,只能间接承认了俄罗斯的吞并。
俄国在黑海区域的扩张,和英国的庞大殖民利益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英国希望利用土耳其,控制两个海峡,遏制俄国与其争霸。
第十次俄土战争时,俄军一直挺进到离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的地方,差点实现彼得大帝的夙愿。这次战争,不仅土耳其在整个巴尔干地区的领土被肢解独立,卡尔斯、阿尔达汉等也落入了俄国手中。
和俄国打了数百年的土耳其,慢慢沦落到墙倒众人推的境地。1911年发生意土战争,1912年发生巴尔干联盟战争。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广博领地,仅剩下伊斯坦布尔所在的一小块东色雷斯。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和土耳其的凯末尔运动一拍即合。两个世仇国家出现了少有的亲密。但二战后两国关系再次走入冰点。在冷战时期,土耳其一直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抗苏俄的最前沿阵地。
直到今天,俄罗斯还念念不忘君士坦丁堡和南方出海口的梦想,让土耳其如芒在背。这对十世之仇的冤家,围绕各自的政治利益,在叙利亚局势中,暗地里仍然摩擦不断。
㈣ 俄土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1806~1812年的俄土战争是土耳其在拿破仑一世的支持下发动的。土耳其企图在战争中进行报复,因为当时俄国正与法国、伊朗进行着激烈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1805年签订的关于俄国船只自由通过海峡的条约遭到破坏。
对此,俄国政府于1806年11~12月将米赫尔松将军的摩尔达维亚集团军调到了土耳其傀儡控制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多瑙河哥萨克军投靠了俄国。12月30日,站在俄国一边的大不列颠开始行动,其舰队企图控制达达尼尔海峡两岸的工事和埃及沿海,但未成功。辛亚文海军中将的俄国分舰队,以捷涅多斯岛为基地,从1807年2月起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在达达尼尔海战和阿索斯海战中战胜了土耳其舰队。
在巴尔干战区和高加索战区,俄军也多次击败土军。英俄反土联盟崩溃之后,俄国于1807年8月与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但1809年春战火重燃。俄军与阿塞拜疆民团和格鲁吉亚民团在高加索战区协同作战,将土军逐出波季和苏胡姆—卡列,同时还占领了阿哈尔卡拉基要塞。普罗佐罗夫斯基元帅率俄军8万人,在拥有140艘舰船的多瑙河区舰队的配合下强渡了多瑙河,夺取了伊萨克恰、土耳恰、巴巴达格、默钦、伊兹梅尔、布赖洛夫等要塞。
1810年5月,俄军在新任总司令卡缅斯基将军的指挥下,占领了帕扎尔吉克、锡利斯特里亚和拉兹格勒诸要塞。在9月7~8日巴蒂纳战役中,土军败北。9月,鲁舒克要塞和茹尔扎要塞的土耳其驻防军投降。1810年10月29日,俄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取了洛佛奇,但很快又将其放弃;1811年2月10日以猛攻的方式再次攻克该城。
1811年初,俄国由于面临拿破仑军入侵的威胁,被迫将多瑙河集团军一部调往西部边境。兵力几乎减少一半的俄军开始由库图佐夫指挥。他在7月4日鲁舒克战役和12月5日斯洛博德泽亚地区的交战中迫使土军投降,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由于库图佐夫具备高超的外交艺术,土耳其才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和约规定比萨拉比亚和西格鲁吉亚并入俄国的版图。拿破仑在1812年卫国战争前夕失去了土耳其这一盟友。
在1806~1812年的俄土战争中,陆海军在战略上协同作战的新经验,以及夺取要塞、包围敌人的经验丰富了俄军的军事学术。
1828~1829年的俄土战争是由于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的领地而引起的。
当时,奥斯曼帝国严重的国内危机由于希腊民族解放革命战争而进一步加深。
当联合舰队出动保卫希腊自治权而在纳瓦里诺海战中击败土—埃联合舰队之后,土耳其苏丹得知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便撕毁了俄土两国以前缔结的所有协定,并于1827年12月宣布对俄进行“神圣战争”。
1828年4月26日,俄国向土耳其宣战。为对付侯赛因·帕夏的15万军队,俄国将维特根施泰因元帅的集团军9.5万人调到多瑙河战区;将帕斯克维奇将军的军团2.5万人调到高加索战区,以对付5万人的土耳其军。
维特根施泰因集团军于5月7日越过国境,经过一个月的战斗,占领了多瑙河各公国,强渡了多瑙河。10月11日,俄军从陆上和海上发起联合攻击,占领了瓦尔纳。帕斯克维奇军团越过国境之后,于7月5日以猛攻夺占了卡尔斯要塞。7~8月间,高加索军团各部队在地方民团的支援下占领了阿尔达甘、阿哈尔齐赫、波季和巴亚济特诸要塞。
在1829年战争中,双方战斗非常激烈。6月11日,季比奇将军指挥的俄军在序列夫恰附近的战役中击溃了兵力比自己多1倍的敌军,并于6月30日占领锡利斯特里亚。7月,季比奇率部1.7万人越过巴尔干地区,向亚得利亚那堡挺进。8月20日,该城守军投降。
俄军向南发展进攻,使伊斯坦布尔岌岌可危。在高加索,俄军于7月9日控制了埃尔祖鲁姆,前出到特拉帕作斯。俄军在两战区取得胜利,主力前出到伊斯坦布尔,舰队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以及舰船在黑海土耳其沿岸一带游曳,这些行动都迫使土耳其政府于9月14日签订了亚得利亚那堡和约。
1828~1829年的俄土战争对于改进军队的指挥,组织陆海协同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积累了争夺要塞和进行野战的经验,使战役诸要素得到了发展。
俄土战争的结果,是俄国保留了南乌克兰、克里木、比萨拉比亚及高加索的部分领土,并在黑海沿岸巩固地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㈤ 为什么会爆发亚美尼亚—土耳其战争
亚美尼亚—土耳其战争是土耳其和达什纳克党的亚美尼亚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在协约国和美国的唆使下,达什纳克党政府指望通过军事冒险行动来压制劳动人民的革命活动和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
1920年色佛尔和约的签订更促使达什纳克党人加速实现其冒险意图。根据和约,土耳其的凡省、比特利斯省以及埃尔祖鲁姆和特拉布松两省的部分地区划归亚美尼亚。土耳其方面考虑到亚美尼亚在军事上的明显劣势,也企图利用达什纳克党人的冒险政策以夺取亚美尼亚相当一部分领土。6月9日土耳其军队向纳希切万出动。达什纳克党人指望协约国和美国给予援助,拒绝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关于通过外交途径调停冲突的建议。
但是,协约国和美国只向亚美尼亚提供了武器和为数不多的贷款。达什纳克党军队因为敌军在人员和装备方面占优势而遭到失败。9月29日,土耳其人占领了萨勒卡默什,随后又占领阿尔达汉。10月30日占领了卡尔斯。这不仅是对亚美尼亚的威胁,而且也是对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的威胁,俄罗斯联邦政府对此感到不安,再次建议达什纳克党接受调停,但又遭到拒绝。
帝国主义集团为了在苏俄和土耳其之间制造纠纷,鼓动达什纳克党人继续进行战争。也由于此原因,孟什维克的格鲁吉亚拒绝援助亚美尼亚,并于11月宣布中立。11月7日土耳其人占领亚历山德罗波尔,11月12日占领阿金车站,并开始向埃里温进攻。土耳其军队几乎占领了亚美尼亚2/3的领土。
达什纳克党得不到协约国和美国的军事援助,于11月18日签署停战协定,12月2日签订和约。根据这一和约亚美尼亚实际上成了土耳其的附庸国。依照条约规定,亚美尼亚只剩下埃里温市和戈克恰湖的一些地区。亚美尼亚的军队限制在1500人、20挺机枪和8门火炮以内。但是,达什纳克党已经无权缔结条约了。11月29日,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亚美尼亚劳动人民举行了起义,并在红军的帮助下推翻了达什纳克党政府。就在这一天,领导起义的革命委员会宣告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共和国政府拒绝接受达什纳克党与土耳其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1921年3月16日,苏俄和土耳其之间签订了条约。按照该条约,卡尔斯省和其他一些地区划归土耳其。根据苏俄政府的要求,土耳其从业历山德罗波尔地区和纳希切万省撤出了自己的军队。1921年10月13日,南高加索各苏维埃共和国和土耳其签订了共同一致的和约,确定了它们之间的边界。
亚美尼亚—土耳其战争非常明显地揭示了达什纳克党活动的反人民性质。他们像南高加索其他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和孟什维克党一样,不是为本国人民的民族利益服务,而是为国内外反革命的反苏维埃政策效劳。
苏维埃政权在亚美尼亚的建立,苏俄在推翻达什纳克党和恢复亚美尼亚领土完整的斗争中给予亚美尼亚劳动人民的援助,对于亚美尼亚人以及南高加索其他各族人民的社会解放和民族解放都具有重大意义。
㈥ 为什么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常发生战争
这是地缘政治导致的最后结果。
1、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战略位置无需赘言。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掌握了这道海峡谁就管控了俄罗斯在黑海的出海口,黑海舰队沦为废铁一堆;
2、阿富汗虽然土地贫瘠,但是长期以来的宗教冲突不断,阿富汗是高原地区,地缘上雄视巴基斯坦。并且长期以来的战争当地一直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3、伊朗则是老牌的反美斗士,石油资源世界排名靠前。而且与伊拉克一直存有矛盾。
总结,这一地区长期就是陷入分裂状态,并同为伊斯兰国家,与他国的冲突往往是意识形态的差异,深层的则是追逐资源抢占战略高地。表现在形式上就是常常为其他大国所利用,作为在当地制衡另一方势力的棋子。这不是单单的地理原因就能解释的。
㈦ 希腊和土耳其为什么会有战争
1967年希腊军政府通过军事政变上台,遭到全欧洲谴责,但美国却支持希腊军政府的“反共努力”。
1974年春,塞浦路斯情报部门发现希族准军事组织---塞浦路斯全国战士组织正策划推翻马卡里奥斯总统,他们还得到希腊军政府的暗中支持。1974年7月2日,马卡里奥斯总统写信给希腊总统费宗·吉斯吉斯将军,抱怨希腊试图在塞浦路斯策动军事政变。然而,希腊军政府的答复却是加快政变步伐。
7月15日,塞浦路斯国民警卫队在希族军官指挥下突然炮轰总统府,马卡里奥斯总统护送一队参观总统府的学生离开后,自己乘出租车逃到塞浦路斯南部的帕福斯,那里有英国空军基地。随后,他乘上一架英国飞机前往纽约,向联合国控诉希腊军政府的暴行。与此同时,政变军人扶植赞同希塞两国合并的尼科斯·桑普森就任临时总统。
塞浦路斯政变使土耳其获得了“口实”,迅速制定了“阿提拉1号”作战计划。7月20日拂晓,大批土耳其部队突然在塞浦路斯北部港口城市凯里尼亚以西8公里处登陆,土耳其宣称此举是为了“保护”塞浦路斯土族人的安全。土耳其入侵部队包括“恰克马克”特别攻击旅、第6两栖步兵团、第50步兵团和第39师坦克营,装备有12辆M47坦克、20辆M113装甲车和12门105毫米口径榴弹炮。
为了赶走入侵的土耳其军队,塞浦路斯国民警卫队先派出第251步兵营的2个连和第23坦克营的1个排(5辆T-34坦克)前去拦截。塞军起初打掉土军2个无后坐力炮阵地,但土军的M113装甲车和步兵密切协同,击毁2辆塞军T-34坦克,使塞军的努力付诸东流。